雅宝: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

时间:2025-04-20 23:31:40来源: 分类:百科

生活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的大熊貓

深山中,一個黑白色的张享身影出現。這是名片一種從遠古走來的物種,也是雅宝誉世至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愛的動物。這便是张享大熊貓。

雅安與大熊貓,名片有著千絲萬縷的雅宝誉世聯係,這裏是张享人類最早科學發現大熊貓的地方,這裏有全國首個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名片這裏是雅宝誉世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麵積最大、山係最全、张享縣份最多的名片市(州)……

大熊貓,從雅安走向了世界。雅宝誉世


遠古有“神獸”

西漢時期的张享東方朔曾經在《神異經》中描述過這樣一種食鐵獸:“南方有獸焉,角足大小形狀如水牛,名片皮毛黑如漆,食鐵飲水,其糞可為兵器,其利如剛,名曰齧鐵。”

晉代學者郭璞在《爾雅·釋獸》中注釋道:“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同時他又在其所注《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邛崍山,在漢嘉嚴道,有九折阪,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駁。亦食銅鐵。”

今人已經明了,古籍中所描述的食鐵神獸其實就大熊貓。關於大熊貓的傳說,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候,它是蚩尤的坐騎,炎帝與蚩尤決戰時就是騎著它,最後蚩尤輸了,大熊貓也被炎帝封印。

大熊貓這一物種最初在這個星球留下足跡要追溯到800萬年前,始熊貓(Ailurarctos)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經過多次演化,到了距今約300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其中一個主要支係已經進化成體型較小的熊貓,被稱為大熊貓的小種。

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大熊貓開始選擇竹作為它們的食物。800萬年滄海桑田讓大熊貓一退再退,最終頑強地生存下來。地質變遷和第四紀冰川洗禮並未改變大熊貓的古老特征,作為見證地球曆史的孑遺物種,它們安穩又隱秘地生活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峽穀中。

人們探究大熊貓在變幻莫測的氣候和環境中存活下來的原因後發現,青藏高原東緣的冰川屬於山嶽冰川,因此在冰期來臨時,這裏不會像北極或南極那樣被大量冰雪覆蓋,從而對物種造成毀滅性破壞。大熊貓正是通過適應這種氣候特點,從而在冰期和間冰期之間“同進退”,在這個地方找到了生存的機會。

“神獸”再現世

“蚩尤坐騎”“食鐵獸”“貊”……翻閱古籍,大熊貓雖然隱居,但人們總還是有機會窺見它的身影。

人們再一次清晰地看見大熊貓的樣子,是在1869年,中國四川雅安一個茂林修竹的小山溝裏。

1862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懷揣著科學家們擬定的動植物名錄踏上了到中國尋找動植物的旅程。7年後,他來到了地處夾金山南麓的寶興穆坪。

1869年3月12日,阿爾芒·戴維在穆坪一位姓李的當地人家中看見了一張黑白色的獸皮,並知曉了這在當地人口中被稱為黑白獸。這種從未見過的動物讓阿爾芒·戴維驚奇不已。同年4月1日,獵人為他帶來了一隻活體。

這是一個從前沒有記錄的物種,穆坪也因此成了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10月,大熊貓的皮毛和骨頭被寄到了法國,大熊貓模式標本在法國展出。

大熊貓這個在深山隱居百萬年的遠古神獸,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也引發了一場“大熊貓熱”。

這場大熊貓熱從巴黎出發,席卷整個歐洲、美洲大地,開啟了一場長達70年的“熊貓追逐”。1936年12月18日,一隻名叫“露絲”的大熊貓曆經千難萬險,抵達美國舊金山,宣告全球首隻大熊貓離開中國到達西方國家。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進一步加強,外國盜獵大熊貓的故事漸成曆史。

新中國大熊貓肩負著“和平友好使者”的身份,作為“國禮”被送出國門。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早期,我國先後送出去24隻“國禮”大熊貓。24隻“國禮”大熊貓中,有18隻來自雅安(其中,寶興縣17隻,天全縣1隻)。雅安成為提供“國禮”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地方。

不過,自1982年後,中國停止了向外純政治性的贈送大熊貓。許多國家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邀請中國大熊貓去“訪問”。

2007年9月12日,國家林業局(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布“中國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但仍可以與國外開展合作研究”。

“大熊貓外交”以一種新的更有利於大熊貓保護的形式繼續發揮著作用。

工作人員記錄泥巴山廊道大熊貓野外監測數據

“神獸”變“團寵”

走進雅安,“大熊貓”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城市裏,無論是橋梁、道路還是公園,人們總能輕而易舉看見各種各樣的大熊貓造型,甚至市區一條主幹道也命名為“熊貓大道”。村莊和野外,野生大熊貓更是頻頻造訪,人與大熊貓“偶遇”事件在雅安並不算什麽“大新聞”。

大熊貓,成了雅安人的好朋友和老鄰居。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基地裏,從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回到家鄉的大熊貓“香香”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其中不乏從日本專程前來的遊客。

“和在日本看到的‘香香’相比,它現在更加活躍、更貼近大自然。”看到自由自在的“香香”,日本遊客忍不住感歎。

雅安,給予了大熊貓生息繁衍的自然環境,更給予了大熊貓足夠的保護。

1998年,雅安率先在全國禁伐天然林,大熊貓棲息地不斷擴大,2003年,全球最大的半野生大熊貓基地落戶雅安碧峰峽,2019年10月29日,雅安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南部入口社區項目。2021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等首批五個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而雅安,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劃入麵積最大、市域占比最高、山係涵蓋最全、野化放歸數量最多、全鏈條保護最完整的市(州)。

雅安南端的栗子坪,邁出了大熊貓野化放歸的第一步。這裏正好是大小相嶺大熊貓種群交流走廊帶。“淘淘”“映雪”“八喜”“華妍”“張夢”“瀘欣”……一隻隻大熊貓從栗子坪奔入茫茫深山,擁有了自己的領地,融入野生族群,自然配種、順利繁育後代,讓人們看到了複壯孤立小種群的希望。

滎經縣“貊貊”家園一隅

同時,大熊貓生態廊道的恢複也在雅安開展起來,泥巴山、二郎山、拖烏山等生態廊道上,大熊貓種群恢複了往日生機。放歸的大熊貓“張想”被監測到從石棉縣栗子坪出發,通過拖烏山生態廊道進入冕寧冶勒;在泥巴山生態廊道監測發現大熊貓母子活動蹤跡,跨區域的大熊貓活動明顯增加……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魯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