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推西南小城乡村振兴

时间:2025-04-21 01:28:41来源: 分类:焦點

新鮮洋芋賣了1000多斤、数字筍幹賣了700多斤、技术葛根幹賣了800多斤……從直播間下播後,助推振兴王啟紅粗略查看了一下後台數據,西南小城乡村覺得成績不錯。数字

“攢的技术貨都賣光了。”王啟紅笑著說,助推振兴手機直播帶貨就是西南小城乡村快,隻需有序放出產品鏈接,数字同時準確介紹產品的技术生產方式、生長環境等信息,助推振兴消費者就會主動做出選擇,西南小城乡村方便、数字快速、技术有效。助推振兴

“90後”王啟紅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兩汪鄉兩汪村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土特產“買賣”。2017年接觸短視頻創作和直播帶貨後,她和家庭團隊幫助本村及周邊村民陸續賣出折耳根、筍子、靈芝、葛根、辣椒等大批土特產,帶動數百戶農戶增收。


(相關資料圖)

榕江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這裏自然條件優越、民族文化豐富、土特產品類多樣。

近年來,榕江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大力吸引、挖掘和培育像王啟紅一樣的榕江籍青年為主的傳播人才,改走由數字技術變革驅動的新媒體道路,致力於帶貨出山、引客入山,助推鄉村振興。

榕江縣新媒體專班副主任金忠誠介紹,2021年以來,榕江通過引進多家新媒體公司,開展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和直播帶貨陪跑陪練,已挖掘和培育本地網絡直播營銷團隊超2200個,帶動8000餘名群眾就業增收。

“走上直播帶貨道路後,我才逐步感受到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作為榕江縣挖掘和培育的直播團隊之一、定威水族鄉定旦村致富帶頭人楊雲表示,近年來,她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將榕江的數十萬斤春筍、核桃、西瓜、臍橙等土特產“帶出”大山,帶動上百名農戶增收。

金忠誠介紹,榕江搶抓數字經濟,利用數字技術,就是要讓群眾變手機為“新農具”、變數據為“新農資”、變直播為“新農活”,改變傳統農業、旅遊業的生產和營銷方式,重塑產業發展格局。

數據顯示,在新媒體的推動下,2022年榕江全縣各類產品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超3億元;全縣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0.4%,增速排名貴州省第10位,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96.44%。

“今年,我們將直播帶貨的總銷售額目標設置為突破1億元。”“90後”榕江青年唐勝忠表示,為響應榕江發展號召而返鄉創業的他,正是利用短視頻拍攝和直播帶貨的方式宣傳與推銷榕江的好資源、好產品。

唐勝忠及其團隊於2022年3月紮根榕江平陽鄉丹江村的小丹江苗寨,在短短10個月內就實現全網粉絲量破百萬,幫助提升當地旅遊知名度的同時,為村民賣出總銷售額超500萬元的土特產。

“新媒體要落腳於賦能實體經濟。”唐勝忠說,一年多來,他和團隊先後投資建設並運營起民宿產業,並與多地種植戶簽訂了天麻、葛根等土特產擴大種植收購協議,助力農旅產業更好發展。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