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时间:2025-04-21 01:05:01来源: 分类:娛樂

雨城區積極開展竹編培訓,重塑质和提升農村群眾發展技能

 

  走進雨城區中裏鎮龍泉新村聚居點,群众44戶受災群眾的精神家园房屋主體已完工,接下來將完善道路環線建設,重塑质和配套建設遊道、群众觀景台、精神家园星級廁所、重塑质和遊客接待中心等旅遊基礎設施。群众待聚居點打造結束,精神家园將帶動村民發展鄉村度假旅遊產業,重塑质和實現產村相融互動,群众全麵打造鄉村度假旅遊示範片,精神家园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戶持續增收。重塑质和

  自去年年底,群众啟動災後恢複重建“新生活進萬家”活動以來,精神家园雨城區開展了“生活新習慣、生活新技能、生活新氣象”為工作重點的新生活進萬家活動,並結合雨城實際,在全區開展以“三大行動”、“九大主題活動”等為載體的活動。目前,該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整治庭院新環境

  “新村聚居點建成後,我們在自家門前就能掙錢,依托本村茶葉和獼猴桃兩大產業,發展鄉村旅遊,讓今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雨城區中裏鎮龍泉新村聚居點工程受到了村民們的廣泛關注,大家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明天。

  村民們紛紛表示,“新生活進萬家”真正讓大家享受到了實惠。以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如今,聚居點的環境幹淨、舒適,就像生活在城裏,大家也自覺地加入了做文明人的行動中。

  活動開展以來,雨城區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堅持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月活動,廣泛開展“美化家園”環境整治活動。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整治活動,重點解決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現象,並做到保持。

  接下來,雨城區將引導農戶實現公路沿線及河道兩岸無垃圾亂堆亂倒現象;農戶院壩無亂堆亂放、私搭亂建現象;院壩臨街麵無衣物、雜物、穀物晾曬現象;畜禽飼養規範,無敞養敞放;庭院硬化、綠化,幹淨、整潔,保潔情況良好;農戶房屋內部幹淨整潔,無衛生死角;經營戶認真履行“門前三包”責任製、廣告張貼及店招店牌規範,車輛有序停放,無攤位亂擺現象。

  培養農戶新習慣

  “我患高血壓好幾年了,飲食上一直不知道要注意啥,如果不是專家耐心講解,我還不知道要少吃鹽,每天必須限量。”雨城區上裏鎮廟圷村5組的楊婆婆在接受醫生診斷後高興地說,“黨的政策真好,處處為老百姓著想,鎮上時不時會有健康義診活動,不用排隊、掛號,在家門口就有專家給我們看病診療!”

  針對農村居民防病意識淡薄、衛生知識匱乏等現狀,雨城區以知識巡講、設置健康專欄和科普專欄等方式,簽訂村民衛生公約,並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戶、文明青年、文明院落、文明村落等評選活動,培養村民新生活行為、新生活習慣、新麵貌的形成。

  接下來,雨城區將引導農戶遵守鄉規民約、誠信守法、勤儉文明、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裏融洽,無封建迷信、邪教活動,無黃賭毒,注重子女教育培養,積極參加當地的公益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訓農民新技能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產品也不愁銷路。”在雨城區上裏鎮竹編工坊裏,村民們正在學習竹編技藝。一根竹筒被切割機勻稱地分為六根竹片條,每根竹片條經過再次分割後,變成了均勻、柔軟的竹篾條。談起竹編培訓班,村民們個個樂嗬嗬。

  下一步,雨城區計劃在上裏古鎮打造雨城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展現全區文化產業成果,建立雨城區民俗藝術工作室、本土藝術創作室、名家名畫展覽室,展示和銷售剪紙、繩編、鞋墊等民俗手工藝品以及本土著作、名家名畫。引入雨城區非物質文化品牌金兜兜手工皮拖鞋進行展銷;引入竹編專業合作社展銷竹編產品;引入烏木根雕藝術、綠茶品茗;引入雅安藏茶協會展銷藏茶產品,進行茶藝表演,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提升上裏古鎮旅遊業態。

  今年,雨城區整合部門、鄉鎮力量,加大竹編人員培訓、產品研發、專業合作社組建和企業引進等工作力度,計劃全年完成竹編工人培訓1100人次,組建成立竹編專業合作社9個,實現竹編產業產值500萬元以上,帶動林農年增收300元以上,創建具有雨城特色的竹編品牌。

  雨城區還將引導農戶實現家庭成員積極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鄉(鎮)、村舉辦的各種技能培訓班,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家庭人均收入不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特別要加大以剪紙、繩編、納鞋底、竹編等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做到既增產又增收,同時不斷拓寬增收渠道。

  讓新生活進萬家

  “通過‘新生活進萬家’行動,幫助廣大群眾掌握科學致富新技能,養成健康生活新習慣,展示文明和諧新氣象,重塑我們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雨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生活進萬家”活動是全麵實現重建新村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環境整潔、鄉風文明的抓手,是不斷提高農民群眾文明素質和農村整體文明程度的前提。

  據悉,“新生活進萬家”活動是雨城區災後重建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惠民富民的一項重要內容,該活動由實施“三大行動”(生活新習慣、生活新技能、生活新氣象)和“九大主題活動”組成,包涵文明評選、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文化重建、綜合治理、文化下鄉、健身問題、對口幫扶等內容。

  記者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