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20)日上午,福龙大熊貓“福龍”回家歡迎儀式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隆重舉行。大熊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归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李青文、福龙奧地利駐華大使賽迪科及夫人、大熊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園長DagmarSchratter、归雅副市長毛凱等參加歡迎儀式。福龙 據悉,大熊2003年3月3日,归雅根據中奧兩國簽署的福龙大熊貓科研合作協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大熊兩歲半的大熊貓“龍徽”和“陽陽”前往奧地利開始了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2007年8月23日清晨,归雅“龍徽”和“陽陽”的福龙愛情結晶——一對大熊貓雙胞胎,在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降生,大熊其中一隻幼崽不幸夭折,归雅另一隻存活下來的就是“福龍”,它幸運地成為歐洲首隻在圈養環境下以自然交配方式受孕出生的大熊貓寶寶。 “福龍”出生時隻有10公分長,體重僅100克,被飼養員喚作“小不點”,如今,“福龍”已經是70公斤重的大胖小子了。2007年底,奧地利民眾通過網上投票確定“福龍”之名,意為“幸福之龍”。在奧地利生活的兩年時間裏,“福龍”與奧地利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了中奧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福龍”將在兩歲後回歸中國生活。今年8月23日,“福龍”在美泉宮動物園度過了兩歲生日,隨即便開始準備回國事宜。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表示,“福龍”作為歐洲首隻在圈養環境下以自然交配方式受孕出生的大熊貓,注定將被載入歐洲大熊貓繁殖的史冊。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繁衍基地,擁有世界領先的大熊貓繁育技術,全麵攻克了製約圈養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關,大熊貓人工飼養種群增長到154隻,一直是大熊貓異地保護的旗艦。為更好地整合科研技術資源,促進大熊貓科研工作的發展,研究中心一直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國際國內間的科研合作,分別同奧地利、美國、日本、泰國等地的多家動物園積極開展廣泛的科研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截至目前,已有11隻大熊貓在國外出生。2004年2月份,國外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華美”從美國歸來;2004年世界上第一隻人工飼養條件下在冬季出生的大熊貓“雄浜”從日本回國;我國第一隻在國外通過自然交配出生的大熊貓“美生”也於2007年11月7日回國定居。 “從今天開始,‘福龍’將在自己的家鄉——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開始獨立的生活,雖然對家鄉的環境還比較陌生,但相信在家鄉人民的關心和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下,‘福龍’會很快適應家鄉的環境,愉快地生活。”張和民說。 賈建生表示,希望奧地利人民放心,“福龍”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照顧,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福龍”回到中國是中奧合作新的起點,希望雙方繼續精誠合作,共同努力,為中奧大熊貓保護領域的合作,為中奧自然保護領域的合作作出貢獻,同時也為增進中奧兩國人民的友誼增光添彩。 賽迪科表示,“福龍”在奧地利生活的兩年期間是愉快的,也給奧地利民眾帶來了很多歡樂,“福龍”出生於奧地利,它現在也作為奧地利的熊貓大使回到了中國,祝願“福龍”在家鄉的生活幸福。 歡迎儀式上,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與美泉宮動物園正式交接了“福龍”檔案資料,並向奧方大熊貓項目主管、“福龍”的飼養員和獸醫頒發了“福龍榮譽管理員”、“福龍榮譽飼養員”、“福龍榮譽獸醫師”榮譽證書,他們可以隨時來雅安看望“福龍”。 記者康君/文實習生李依凡/圖
本報訊昨(20)日上午,福龙大熊貓“福龍”回家歡迎儀式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隆重舉行。大熊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归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李青文、福龙奧地利駐華大使賽迪科及夫人、大熊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園長DagmarSchratter、归雅副市長毛凱等參加歡迎儀式。福龙
據悉,大熊2003年3月3日,归雅根據中奧兩國簽署的福龙大熊貓科研合作協議,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大熊兩歲半的大熊貓“龍徽”和“陽陽”前往奧地利開始了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2007年8月23日清晨,归雅“龍徽”和“陽陽”的福龙愛情結晶——一對大熊貓雙胞胎,在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降生,大熊其中一隻幼崽不幸夭折,归雅另一隻存活下來的就是“福龍”,它幸運地成為歐洲首隻在圈養環境下以自然交配方式受孕出生的大熊貓寶寶。 “福龍”出生時隻有10公分長,體重僅100克,被飼養員喚作“小不點”,如今,“福龍”已經是70公斤重的大胖小子了。2007年底,奧地利民眾通過網上投票確定“福龍”之名,意為“幸福之龍”。在奧地利生活的兩年時間裏,“福龍”與奧地利民眾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了中奧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福龍”將在兩歲後回歸中國生活。今年8月23日,“福龍”在美泉宮動物園度過了兩歲生日,隨即便開始準備回國事宜。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表示,“福龍”作為歐洲首隻在圈養環境下以自然交配方式受孕出生的大熊貓,注定將被載入歐洲大熊貓繁殖的史冊。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繁衍基地,擁有世界領先的大熊貓繁育技術,全麵攻克了製約圈養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關,大熊貓人工飼養種群增長到154隻,一直是大熊貓異地保護的旗艦。為更好地整合科研技術資源,促進大熊貓科研工作的發展,研究中心一直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國際國內間的科研合作,分別同奧地利、美國、日本、泰國等地的多家動物園積極開展廣泛的科研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截至目前,已有11隻大熊貓在國外出生。2004年2月份,國外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華美”從美國歸來;2004年世界上第一隻人工飼養條件下在冬季出生的大熊貓“雄浜”從日本回國;我國第一隻在國外通過自然交配出生的大熊貓“美生”也於2007年11月7日回國定居。 “從今天開始,‘福龍’將在自己的家鄉——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開始獨立的生活,雖然對家鄉的環境還比較陌生,但相信在家鄉人民的關心和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下,‘福龍’會很快適應家鄉的環境,愉快地生活。”張和民說。 賈建生表示,希望奧地利人民放心,“福龍”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照顧,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福龍”回到中國是中奧合作新的起點,希望雙方繼續精誠合作,共同努力,為中奧大熊貓保護領域的合作,為中奧自然保護領域的合作作出貢獻,同時也為增進中奧兩國人民的友誼增光添彩。 賽迪科表示,“福龍”在奧地利生活的兩年期間是愉快的,也給奧地利民眾帶來了很多歡樂,“福龍”出生於奧地利,它現在也作為奧地利的熊貓大使回到了中國,祝願“福龍”在家鄉的生活幸福。
歡迎儀式上,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與美泉宮動物園正式交接了“福龍”檔案資料,並向奧方大熊貓項目主管、“福龍”的飼養員和獸醫頒發了“福龍榮譽管理員”、“福龍榮譽飼養員”、“福龍榮譽獸醫師”榮譽證書,他們可以隨時來雅安看望“福龍”。 記者康君/文實習生李依凡/圖
明宇全係列工程機械震撼登場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蘆山地震已記錄到餘震3244次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
美東地區華僑親赴雨城捐款 愛心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