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4年
他們步履堅定,汉阴护健風雨兼程。县人
他們持續奮鬥,民医砥礪前行。院守
在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康共道路上
邁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步伐
每一個拚搏的日子,都閃閃發光。赴新
每一段難忘的汉阴护健記憶,都溫潤人心。县人
每一名平凡的民医醫務工作者都熠熠生輝!
為全縣人民的院守健康全力以赴
以專業與擔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讓我們一起回顧漢陰縣人民醫院2024年的康共亮點工作
開啟2025新征程!
黨建引領,赴新高質量發展聚合力
全麵加強黨的汉阴护健領導,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县人管大局、民医做決策、促改革、抓落實的領導作用。堅持以公益性為導向,彰顯公立醫院責任擔當,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全麵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1255”黨建工作模式,強化政治思想和黨風廉政建設,設置黨員示範崗,引導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當表率;落實院長接待日,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問題;出台“零押金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號管三天”等十二項便民服務措施,切實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以黨建促學科發展,各支部圍繞學科建設目標,組織黨員幹部開展科研攻關、技術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在2023年度全省縣醫院服務能力評估中漢陰縣人民醫院榮獲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雙優秀”榮譽稱號。心血管內科獲評2024年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神經內科、病理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獲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消化內科、腎病科、腫瘤內科等科室獲評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全年開展《甲狀腺癌根治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取出術》等新技術、新項目7項,發表論文12篇,為譜寫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紅色動能”,為人民的健康福祉築起了堅實屏障。
人才引育,激發醫院發展新活力
醫院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標尺,持續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圍繞學科發展及重點工作,在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專業和技能人才等急需緊缺人才引培上持續發力,大力加強人才梯隊建設。2024年,從三級醫院聘請10名副高以上職稱醫療專家擔任部分臨床科室名譽主任,有效填補了相關專業學科的空白;選派行政管理、臨床、醫技等多學科業務骨幹50餘人赴北京、江蘇、四川、湖北、西安等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加快相關學科的建設步伐;公開招聘在編專業技術人才12名,編外專業技術人才49名,其中研究生1名,大學本科16名,激發人才內生動力。
中心建設,急救水平日趨增強
醫院以三級公立醫院功能定位要求為標準,不斷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強化“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建設,著力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急救體係日趨完善,綠色通道更加暢通,急救能力快速提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從入院到完成介入手術的時間大幅縮短,成功救治了400餘名患者。卒中綠色通道全年高效運轉,靜脈溶栓、取栓手術成功率穩步提升,為150餘名腦卒中患者帶來希望曙光,有效降低了致殘率。創傷中心成功救治創傷患者1600餘名,其中危重患者350餘名。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成效顯著,高危孕產婦救治能力持續提升,連續10年無危重孕產婦死亡。2024年,卒中中心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榮獲陝西省卒中中心建設二級卒中中心建設先進單位,在綜合質量管理評價指標中排名前三,胸痛中心順利通過中國胸痛中心再次認證。
學科精進,構築全麵醫療服務體係
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的核心支撐。2024年,漢陰縣人民醫院多學科協同發展,全麵開花。
內科係統不斷深耕細作,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引入先進的呼吸支持技術,成功救治了多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內分泌科規範開展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慢性病管理,建立起完善的隨訪體係,幫助患者穩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腫瘤內科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技術熟練開展,全年開展腫瘤介入手術100餘例,有效控製患者病情,延長生存期;消化內科經內鏡逆行膽胰治療技術日趨完善。
外科領域,普外科開展的甲狀腺癌根治術,憑借精準的操作和微創優勢,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痛苦;泌尿外科在結石微創治療、前列腺增生手術方麵技術愈發成熟,為患者解除泌尿係統頑疾;骨科成功開展多例複雜骨折內固定及關節置換手術,其中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骨科手術50餘例;婦產科開展的卵巢癌全麵分期術日趨成熟,同時在婦科微創手術上不斷創新,為女性患者提供更貼心的診療方案;皮膚科、康複醫學科、中醫科、疼痛科也發展迅速,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麵、個性化的專科診療服務;影像、檢驗、超聲等醫技科室全力奮進,不斷革新業務流程,優化檢查項目,業務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影像科《基於“雲影像”平台縣域一體化影像會診中心構建及成效分析》研究課題通過安康市科技局項目立項。
服務升級,溫暖患者就醫全過程
醫院始終將患者體驗放在首位,不斷優化服務流程。門診推行預約診療、自助繳費、移動支付等便捷服務,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開展一站式服務,為患者提供谘詢、導診、入院、出院辦理等全方位服務,讓患者就醫更省心;推行日間診療,實現“隨治隨走、可以報銷”的診療模式。推行“減免救護車費”,為患者提供暖心服務。病區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一科一品”“延伸式優質護理服務”等多項護理創新舉措,為行走不便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優質護理服務。從患者入院時的熱情接待、住院期間的精心照料,到出院後的醫療延伸服務,醫護人員用耐心、細心、責任心,溫暖患者就醫全過程,全年為300餘名患者實施了上門延伸式護理服務,自2024年11月以來,共計為300餘名患者減免了救護車費,合計金額11000餘元。
協同發展,彰顯醫共體“龍頭”作用
充分發揮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總院作用,認真落實上級醫改工作總體部署,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積極運作,全麵落實各項改革任務。醫院以三級醫院創建及醫共體建設為抓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積極達標擴容,深耕內涵。在提升自身服務能力的同時,積極發揮醫共體龍頭作用,通過硬件支持、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學科共建、同質化管理、信息共享等方式,傾心幫扶帶動基層分院服務能力提升。全年下沉35名業務骨幹對分院進行駐點幫扶,通過學科共建、專家坐診、業務指導、名醫帶教、巡回義診、查房、業務培訓等方式為醫共體各成員單位實施傳、幫、帶,帶動鎮衛生院業務融合發展和縣、鎮同質化管理,開展巡回義診活動30次,業務查房指導200餘次,技能培訓40餘次,免費接收各基層分院骨幹人員進修學習19人;充分發揮遠程心電、影像、檢驗、病理等中心作用,推進縣域內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為基層衛生院提供影像會診15000餘例,累計發放心電報告13000餘例,有效帶動鎮衛生院醫療業務發展和基層診療承載能力,為全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編輯:沈傑
編審:黃琪雅 文婷
終審:鍾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