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对保並不是险行為了改變生活,而是业满意為了現有的生活不被改變。”生老病死、对保災難意外是险行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人生曆程,如何才能安穩地享受現有的业满意幸福生活,為不可預知的对保危險提前做好準備?保險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近年來,险行隨著人們的业满意保險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对保險種進入人們的視野,隨之而來的险行是,保險客戶投訴案件也層出不窮。业满意2015年,对保雅安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授牌,险行將市保險行業協會納入其下5個投訴處理中心之一,业满意正是為了更及時、完善地處理保險客戶投訴,維護保險消費者權益。 據了解,2015年裏,市保險行業協會共接收消費者相關有效投訴35件,通過反複協調、多方努力,案件都得到了妥善處理,客戶滿意率為100%。 保險投訴居高 四大原因解析 “一直以來,保險行業的信訪投訴都居於高位,這讓人又喜又憂。”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黎明說,喜的是這一現象反映出社會文明的進步,保險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正在增強;憂的是反映出保險行業在服務上確實仍存在一些問題。 據王黎明介紹,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保險行業從業門檻低,部分從業人員素質較差。為了追求高業績,某些保險公司在招聘營銷員時,不看重文化素養、不關心人品行為,隻求“能賣出去就行”。因此,保險營銷員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不同程度都存在“誤導客戶”的現象,“部分業務員專揀好的說,把保險責任、職能擴大化,把保險除外責任、退保扣除風險金等不利開展業務的部分,輕描淡寫或避開不談。” 其次,改革期的“陣痛”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近年來,保險行業正在深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發展”工作,“在目前調整工作未完善的情況下,可能某些地方會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例如,少數產險公司在銷售車險時,設立各種條件,不到5個險種不保、營運車不保、免賠不保等。” 第三,“理賠難”現象仍然存在。“投保容易,理賠難”是許多保險消費者的心聲,雖然造成“理賠難”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保險公司所承擔的責任顯然更大,“有些保險公司在理賠前,人為設置了許多條件,以期達到少賠、漏賠、不正當拒賠等,這是不講誠信的行為,危害了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 當然,也有部分投訴案件,是涉及利益的人或群體故意出謀唆使,妄圖從中獲利。 “經過我們的調查,這種情形會被確定為‘無效投訴’。”王黎明說。 保險案例解讀 “知情”成關鍵 據王黎明介紹,近年來,我市保險投訴案件在訴求上也發生著變化。“2014年前,很多保險投訴都是涉及利益上的糾紛,而從去年開始,對保險合同條款是否‘知情’,成了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一】 市民王某在某保險公司購買“一世終身壽險”,附加“真愛健康”險,已續保9年。2014年底,王某因患腰椎間盤疾病入院治療,理賠時,公司要求其簽署一份“腰椎間盤不再列為下次保險範圍”的條款,否則不再續保“真愛健康”險。王某不同意,並提起投訴。 經市保險行業協會協調,該保險公司主動與王某聯係,就服務態度致歉,並對保單條款進行逐條解釋溝通,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補充條款後繼續承保。 【分析】 腰椎間盤疾病屬慢性疾病,因治療周期短、時間長,在該保單條款中被明確列為“除外責任”。對“必然性”的風險,保險公司通常不予承保,因此,在已知王某患有腰椎間盤疾病後,保險公司有權要求簽署補充協議。 【案例二】 2015年,連續兩個月內,市保險行業協會連續接到4起同類投訴,都是關於車主與保險公司之間在維修地點上的爭議。市民在行車過程中發生擦掛,決定到某維修廠定損,但保險公司告知,隻能到公司指定的維修廠定損維修。 市保險行業協會經過調查了解,約談了相關保險公司負責人,及時製止了這一違規行為。 【分析】 按照四川保監局相關文件規定,保險公司若強製指定車主到某維修廠維修,屬於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在車險中有一項“指定專修廠特約條款”,作為機動車損失險的附加條款使用。車主在投保時,可要求車輛在出險後,自主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修理廠進行修理,並支付相應保險費;相反,如果車主沒有選擇該條款,那麽車輛出險之後,由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修理方式和費用。 支招 保險購買攻略 四招防“忽悠” 近年來,市保險行業協會立足行業實際,在進一步加強銷售誤導治理、車險理賠難治理工作,加強行風建設的同時,以信訪投訴工作為抓手,提高保險消費滿意度。 目前,我市保險消費者有三種渠道可進行投訴:一是撥打中國保監會建立的維權服務專線12378;二是撥打雅安市保險行業協會投訴電話0835-6212378;三是登陸雅安保險網(http://www.yaanbxw.com/),在相關欄目進行投訴。 王黎明也為我市保險消費者支招,“注意這4個關鍵,就能規避風險。” 一、老年消費者應選擇疾病、傷亡等人身安全類保險,盡量不要選擇分紅等理財類保險;二、不要聽信別人“這個保險好”的推薦,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定製”式選擇險種;三、要量入為出,不過度消費;四、要認真確認保險合同中的每一項信息,逐項讀懂除外責任條款、名詞注釋、合同解除或終止情況的規定等關鍵條款,再簽署合同。 同時,保險消費者也可詢問銷售人員的展業證號碼、索要產品資料、強調“10天猶豫期”保障、詢問退保最壞打算,多方麵做好購買準備。 日前,2016雅安“3·15”“護航消費 共鑄誠信”係列主題活動已經啟動。 活動由雅安市消委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辦,雅安日報傳媒集團、雅安市廣播電視台承辦,將以有獎征集新聞線索、評選消費維權達人、消費安全品牌網絡線下巡展等方式,不斷提高我市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引導督促企業、商家自覺履行消法責任,共創誠實守信、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不止是保險行業,如果你知曉某個領域的“陷阱”和黑幕,如果你了解某些企業、商家的違規行為,如果你在某次消費過程中受到不公對待,隻要提供相關信息,就能維護自身權益,還有機會贏取價值200元的物品獎勵。 參與方式: 1.撥打12315熱線; 2.參與媒體互動(關注“雅安看點”微信公眾號留言,登陸北緯論壇回複主題帖); 3.前往各級消委會辦公室。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山川
“保險,对保並不是险行為了改變生活,而是业满意為了現有的生活不被改變。”生老病死、对保災難意外是险行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人生曆程,如何才能安穩地享受現有的业满意幸福生活,為不可預知的对保危險提前做好準備?保險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近年來,险行隨著人們的业满意保險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对保險種進入人們的視野,隨之而來的险行是,保險客戶投訴案件也層出不窮。业满意2015年,对保雅安市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授牌,险行將市保險行業協會納入其下5個投訴處理中心之一,业满意正是為了更及時、完善地處理保險客戶投訴,維護保險消費者權益。
據了解,2015年裏,市保險行業協會共接收消費者相關有效投訴35件,通過反複協調、多方努力,案件都得到了妥善處理,客戶滿意率為100%。
保險投訴居高 四大原因解析
“一直以來,保險行業的信訪投訴都居於高位,這讓人又喜又憂。”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黎明說,喜的是這一現象反映出社會文明的進步,保險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正在增強;憂的是反映出保險行業在服務上確實仍存在一些問題。
據王黎明介紹,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保險行業從業門檻低,部分從業人員素質較差。為了追求高業績,某些保險公司在招聘營銷員時,不看重文化素養、不關心人品行為,隻求“能賣出去就行”。因此,保險營銷員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不同程度都存在“誤導客戶”的現象,“部分業務員專揀好的說,把保險責任、職能擴大化,把保險除外責任、退保扣除風險金等不利開展業務的部分,輕描淡寫或避開不談。”
其次,改革期的“陣痛”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近年來,保險行業正在深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防風險、促發展”工作,“在目前調整工作未完善的情況下,可能某些地方會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例如,少數產險公司在銷售車險時,設立各種條件,不到5個險種不保、營運車不保、免賠不保等。”
第三,“理賠難”現象仍然存在。“投保容易,理賠難”是許多保險消費者的心聲,雖然造成“理賠難”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保險公司所承擔的責任顯然更大,“有些保險公司在理賠前,人為設置了許多條件,以期達到少賠、漏賠、不正當拒賠等,這是不講誠信的行為,危害了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
當然,也有部分投訴案件,是涉及利益的人或群體故意出謀唆使,妄圖從中獲利。
“經過我們的調查,這種情形會被確定為‘無效投訴’。”王黎明說。
保險案例解讀 “知情”成關鍵
據王黎明介紹,近年來,我市保險投訴案件在訴求上也發生著變化。“2014年前,很多保險投訴都是涉及利益上的糾紛,而從去年開始,對保險合同條款是否‘知情’,成了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一】
市民王某在某保險公司購買“一世終身壽險”,附加“真愛健康”險,已續保9年。2014年底,王某因患腰椎間盤疾病入院治療,理賠時,公司要求其簽署一份“腰椎間盤不再列為下次保險範圍”的條款,否則不再續保“真愛健康”險。王某不同意,並提起投訴。
經市保險行業協會協調,該保險公司主動與王某聯係,就服務態度致歉,並對保單條款進行逐條解釋溝通,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補充條款後繼續承保。
【分析】
腰椎間盤疾病屬慢性疾病,因治療周期短、時間長,在該保單條款中被明確列為“除外責任”。對“必然性”的風險,保險公司通常不予承保,因此,在已知王某患有腰椎間盤疾病後,保險公司有權要求簽署補充協議。
【案例二】
2015年,連續兩個月內,市保險行業協會連續接到4起同類投訴,都是關於車主與保險公司之間在維修地點上的爭議。市民在行車過程中發生擦掛,決定到某維修廠定損,但保險公司告知,隻能到公司指定的維修廠定損維修。
市保險行業協會經過調查了解,約談了相關保險公司負責人,及時製止了這一違規行為。
按照四川保監局相關文件規定,保險公司若強製指定車主到某維修廠維修,屬於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在車險中有一項“指定專修廠特約條款”,作為機動車損失險的附加條款使用。車主在投保時,可要求車輛在出險後,自主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修理廠進行修理,並支付相應保險費;相反,如果車主沒有選擇該條款,那麽車輛出險之後,由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修理方式和費用。
支招
保險購買攻略
四招防“忽悠”
近年來,市保險行業協會立足行業實際,在進一步加強銷售誤導治理、車險理賠難治理工作,加強行風建設的同時,以信訪投訴工作為抓手,提高保險消費滿意度。
目前,我市保險消費者有三種渠道可進行投訴:一是撥打中國保監會建立的維權服務專線12378;二是撥打雅安市保險行業協會投訴電話0835-6212378;三是登陸雅安保險網(http://www.yaanbxw.com/),在相關欄目進行投訴。
王黎明也為我市保險消費者支招,“注意這4個關鍵,就能規避風險。”
一、老年消費者應選擇疾病、傷亡等人身安全類保險,盡量不要選擇分紅等理財類保險;二、不要聽信別人“這個保險好”的推薦,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定製”式選擇險種;三、要量入為出,不過度消費;四、要認真確認保險合同中的每一項信息,逐項讀懂除外責任條款、名詞注釋、合同解除或終止情況的規定等關鍵條款,再簽署合同。
同時,保險消費者也可詢問銷售人員的展業證號碼、索要產品資料、強調“10天猶豫期”保障、詢問退保最壞打算,多方麵做好購買準備。
日前,2016雅安“3·15”“護航消費 共鑄誠信”係列主題活動已經啟動。
活動由雅安市消委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辦,雅安日報傳媒集團、雅安市廣播電視台承辦,將以有獎征集新聞線索、評選消費維權達人、消費安全品牌網絡線下巡展等方式,不斷提高我市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引導督促企業、商家自覺履行消法責任,共創誠實守信、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不止是保險行業,如果你知曉某個領域的“陷阱”和黑幕,如果你了解某些企業、商家的違規行為,如果你在某次消費過程中受到不公對待,隻要提供相關信息,就能維護自身權益,還有機會贏取價值200元的物品獎勵。
參與方式:
1.撥打12315熱線;
2.參與媒體互動(關注“雅安看點”微信公眾號留言,登陸北緯論壇回複主題帖);
3.前往各級消委會辦公室。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山川
作案不留痕跡 開門“高手”落入法網
打造企業文化 提升競爭實力
市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評審辦法出台
海歸大熊貓“蘇琳”在雅產下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