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行走线翻正是重建漢源大櫻桃豐收的季節。沿著災後重建煥然一新的国道國道108線翻越泥巴山,一路伴著鳥語花香,越泥到花果之鄉的巴山漢源吃大櫻桃,或許是吃樱最愜意的事情。 風光秀美泥巴山 去年到泥巴山的行走线翻時候,由於修路,重建路況不太好,国道一路幾乎都在吃灰。越泥時隔一年,巴山再次驅車翻越泥巴山,吃樱卻是行走线翻不一樣的感覺。 從滎經縣泗坪鄉段至整個泥巴山,重建之前坑窪的国道國道線經過重建,已經平整了不少,加之來往的車輛較少,走起來特別順暢。 神奇的泥巴山,由於大相嶺和二郎山一起遮擋了東部季風帶來的水汽,孕育了嶺東的雨城雅安和嶺西的風城清溪。 正值炎熱的夏季,國道108線滎經縣境內泥巴山段植被豐茂,一路上,還能看見許多養蜂人,偶爾一私家車路過,也會停下來,遊客們會順道買一點蜂蜜,這種天然的泥巴山土特產看來挺受歡迎。 篷布搭建起來的房屋不到五平方米,裏麵有一張簡單的小床,有爐子、水壺,最引人注意的是裝蜂蜜的木桶。養蜂人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種簡陋的小屋裏度過,但為了一年的收成,這些都是值得的。 “我家是漢源九襄的,我跟家裏人會換著來這裏養蜂。”一位姓周的養蜂人說,在泥巴山上養蜂的大多是漢源人,大家基本都在這裏搭建臨時的小屋,以方便管理這些小蜜蜂。 “每個季節蜜蜂采的花不一樣,夏季主要采的是山花。”周姓養蜂人說,他家養了80箱蜜蜂,每斤蜂蜜賣50到70元不等,去年產了800斤蜂蜜,收入近4萬元。 不過,不是每年都能有那麽好的收成的。養蜂人說,蜂蜜的收成得看氣候,氣候好的時候,收成就好,氣候不好,收成也就一般。 翻閱泥巴山的路上,偶爾會看見一兩隻調皮的鬆鼠在路邊曬太陽。車到山頂,夏日的陽光瀑布般傾瀉下來,空氣裏含著一股泥土與草木的淡淡清香。 因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車,沿國道108線翻閱泥巴山的車輛越來越少,隻偶爾看見大貨車經過,也正因如此,那些泥巴山上曾經客流如織的餐館如今也隻剩下四麵空牆,曾經擺滿座椅杯盞的院壩,雜草叢生,逐漸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翻過埡口,滎經縣多雨溫濕的氣候頓失,換成了幹燥少雨的幹旱河穀氣候。氣候的改變使山上的植被隨之改變。鬱鬱蔥蔥的森林不見了,變成了裸露的岩土、低矮的灌叢和滿山的花椒樹。漢源縣境內的泥巴山,其獨特的緯度和氣候,養育了享譽中外的“貢椒”和色澤喜慶的大櫻桃。不過,花椒尚在枝頭,現在正是吃櫻桃的季節,從山頂下來,一路都可看見掛滿果實的大櫻桃樹。 到達清溪時,強勁的“清風”迎麵撲來,頭發被吹亂了,但心卻被吹舒坦了。在這裏,幾乎可以看見整個清溪場鎮,眺望遠方,除了廣闊的田野外,滿目都是被塑料薄膜遮蓋的大櫻桃樹,一片片的白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給整棵樹套上塑料薄膜,是為了防止櫻桃被雨淋後開裂。”下山途中,一位種植大櫻桃的農戶說,大櫻桃快成熟的時候,如果被淋了雨就容易裂口,影響賣相和口感。為了防止大櫻桃裂口,果農們除了套塑料薄膜,還會給一些品相好的櫻桃套袋,這樣櫻桃的色澤和味道會更好一些。 專業的管理和悉心的照顧,豐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櫻桃樹下享受豐收的喜悅 六月的漢源縣清溪鎮是炎熱的,但“清風”依舊給力,頂著太陽吹大風,是清溪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大櫻桃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櫻桃樹上,一串串紅彤彤的大櫻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紅瑪瑙”,煞是好看。 泥巴山下清溪鎮富民村,大櫻桃產地。從山下到半山腰都是鬱鬱蔥蔥的櫻桃樹,綠中透著紅,不少櫻桃還穿著白色的“衣裳”(套袋的大櫻桃),十分壯觀。 櫻桃樹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循聲走進果園,不少外地遊客將車停在路邊,走到櫻桃樹下興高采烈地采摘櫻桃。 “今年收成好,賣到了錢,我準備把房子重新修一下。”村民王鼎清說,自家種了5畝大櫻桃樹,大約300多株,目前收獲的大櫻桃近2000公斤,還有部分櫻桃在樹上,沒來得及采摘。 “今年收成比去年好。現在每公斤大櫻桃賣50元左右,套了袋的櫻桃價格還要高一些。”王鼎清笑嗬嗬地告訴記者,去年他家的櫻桃賣了近6萬元,今年收成比去年好,等他賣完了櫻桃,準備把房屋裝修一遍。 隨著大櫻桃的成熟,平常較為冷清的清溪鎮熱鬧了起來。場鎮上,以往長期閉門謝客的館子、小賣部、肥料店等,這段時間都紛紛開門迎客,櫻桃收購商的貨車停滿了街道,講價聲、吆喝聲不絕於耳。果園裏,果農們忙著采摘大櫻桃,賣給遊客或水果收購商。 “今天賣了差不多50公斤,每公斤櫻桃50元左右,這幾天生意都不錯。”記者見到黃光仁時,他正在自家地裏采摘大櫻桃。他說,每天都有收購商在場鎮上收購大櫻桃,“批發價稍微便宜點,如果是遊客買的話,零售價每公斤要多幾元。” 黃光仁說,今年由於氣候等原因,大櫻桃成熟時間比往年要稍晚一些。這段時間,每天有不少來自成都、重慶等地的收購商從中午11點開始就駐紮在清溪農貿市場收購大櫻桃,此外,大櫻桃的成熟還吸引了大量外地自駕遊客前來品嚐、購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清溪旅遊業的發展。 賞完泥巴山的秀美風光,到清溪吹著清風,在樹下享受豐收的味道,或許這就是六月的泥巴山帶給人們最大的樂趣。記者 蔣陽陽
六月,行走线翻正是重建漢源大櫻桃豐收的季節。沿著災後重建煥然一新的国道國道108線翻越泥巴山,一路伴著鳥語花香,越泥到花果之鄉的巴山漢源吃大櫻桃,或許是吃樱最愜意的事情。
風光秀美泥巴山 去年到泥巴山的行走线翻時候,由於修路,重建路況不太好,国道一路幾乎都在吃灰。越泥時隔一年,巴山再次驅車翻越泥巴山,吃樱卻是行走线翻不一樣的感覺。 從滎經縣泗坪鄉段至整個泥巴山,重建之前坑窪的国道國道線經過重建,已經平整了不少,加之來往的車輛較少,走起來特別順暢。 神奇的泥巴山,由於大相嶺和二郎山一起遮擋了東部季風帶來的水汽,孕育了嶺東的雨城雅安和嶺西的風城清溪。
正值炎熱的夏季,國道108線滎經縣境內泥巴山段植被豐茂,一路上,還能看見許多養蜂人,偶爾一私家車路過,也會停下來,遊客們會順道買一點蜂蜜,這種天然的泥巴山土特產看來挺受歡迎。 篷布搭建起來的房屋不到五平方米,裏麵有一張簡單的小床,有爐子、水壺,最引人注意的是裝蜂蜜的木桶。養蜂人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種簡陋的小屋裏度過,但為了一年的收成,這些都是值得的。 “我家是漢源九襄的,我跟家裏人會換著來這裏養蜂。”一位姓周的養蜂人說,在泥巴山上養蜂的大多是漢源人,大家基本都在這裏搭建臨時的小屋,以方便管理這些小蜜蜂。
“每個季節蜜蜂采的花不一樣,夏季主要采的是山花。”周姓養蜂人說,他家養了80箱蜜蜂,每斤蜂蜜賣50到70元不等,去年產了800斤蜂蜜,收入近4萬元。 不過,不是每年都能有那麽好的收成的。養蜂人說,蜂蜜的收成得看氣候,氣候好的時候,收成就好,氣候不好,收成也就一般。 翻閱泥巴山的路上,偶爾會看見一兩隻調皮的鬆鼠在路邊曬太陽。車到山頂,夏日的陽光瀑布般傾瀉下來,空氣裏含著一股泥土與草木的淡淡清香。 因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車,沿國道108線翻閱泥巴山的車輛越來越少,隻偶爾看見大貨車經過,也正因如此,那些泥巴山上曾經客流如織的餐館如今也隻剩下四麵空牆,曾經擺滿座椅杯盞的院壩,雜草叢生,逐漸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翻過埡口,滎經縣多雨溫濕的氣候頓失,換成了幹燥少雨的幹旱河穀氣候。氣候的改變使山上的植被隨之改變。鬱鬱蔥蔥的森林不見了,變成了裸露的岩土、低矮的灌叢和滿山的花椒樹。漢源縣境內的泥巴山,其獨特的緯度和氣候,養育了享譽中外的“貢椒”和色澤喜慶的大櫻桃。不過,花椒尚在枝頭,現在正是吃櫻桃的季節,從山頂下來,一路都可看見掛滿果實的大櫻桃樹。 到達清溪時,強勁的“清風”迎麵撲來,頭發被吹亂了,但心卻被吹舒坦了。在這裏,幾乎可以看見整個清溪場鎮,眺望遠方,除了廣闊的田野外,滿目都是被塑料薄膜遮蓋的大櫻桃樹,一片片的白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給整棵樹套上塑料薄膜,是為了防止櫻桃被雨淋後開裂。”下山途中,一位種植大櫻桃的農戶說,大櫻桃快成熟的時候,如果被淋了雨就容易裂口,影響賣相和口感。為了防止大櫻桃裂口,果農們除了套塑料薄膜,還會給一些品相好的櫻桃套袋,這樣櫻桃的色澤和味道會更好一些。 專業的管理和悉心的照顧,豐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櫻桃樹下享受豐收的喜悅 六月的漢源縣清溪鎮是炎熱的,但“清風”依舊給力,頂著太陽吹大風,是清溪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大櫻桃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櫻桃樹上,一串串紅彤彤的大櫻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紅瑪瑙”,煞是好看。 泥巴山下清溪鎮富民村,大櫻桃產地。從山下到半山腰都是鬱鬱蔥蔥的櫻桃樹,綠中透著紅,不少櫻桃還穿著白色的“衣裳”(套袋的大櫻桃),十分壯觀。 櫻桃樹下,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循聲走進果園,不少外地遊客將車停在路邊,走到櫻桃樹下興高采烈地采摘櫻桃。
“今年收成好,賣到了錢,我準備把房子重新修一下。”村民王鼎清說,自家種了5畝大櫻桃樹,大約300多株,目前收獲的大櫻桃近2000公斤,還有部分櫻桃在樹上,沒來得及采摘。 “今年收成比去年好。現在每公斤大櫻桃賣50元左右,套了袋的櫻桃價格還要高一些。”王鼎清笑嗬嗬地告訴記者,去年他家的櫻桃賣了近6萬元,今年收成比去年好,等他賣完了櫻桃,準備把房屋裝修一遍。 隨著大櫻桃的成熟,平常較為冷清的清溪鎮熱鬧了起來。場鎮上,以往長期閉門謝客的館子、小賣部、肥料店等,這段時間都紛紛開門迎客,櫻桃收購商的貨車停滿了街道,講價聲、吆喝聲不絕於耳。果園裏,果農們忙著采摘大櫻桃,賣給遊客或水果收購商。
“今天賣了差不多50公斤,每公斤櫻桃50元左右,這幾天生意都不錯。”記者見到黃光仁時,他正在自家地裏采摘大櫻桃。他說,每天都有收購商在場鎮上收購大櫻桃,“批發價稍微便宜點,如果是遊客買的話,零售價每公斤要多幾元。” 黃光仁說,今年由於氣候等原因,大櫻桃成熟時間比往年要稍晚一些。這段時間,每天有不少來自成都、重慶等地的收購商從中午11點開始就駐紮在清溪農貿市場收購大櫻桃,此外,大櫻桃的成熟還吸引了大量外地自駕遊客前來品嚐、購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清溪旅遊業的發展。 賞完泥巴山的秀美風光,到清溪吹著清風,在樹下享受豐收的味道,或許這就是六月的泥巴山帶給人們最大的樂趣。記者 蔣陽陽
街頭與人搭話 1.1萬元遭“洗白”
三一重能再登“胡潤中國500強”
特斯拉官方發FSD使用說明視頻,連續違規5次將禁用一周
科學防震減災 知識守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