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市委全市農業係統在中央、农工省委、委强市委一號文件的好农指引下,緊緊圍繞市委三屆七次全會“抓住災後恢複重建大機遇,业底做好生態文明示範大文章,座助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的推产戰略部署,在後發追趕中努力打重建“硬仗”、发展補發展“欠賬”。市委 去年,农工全市農業災後恢複重建168個開工項目(包括市本級水產項目2個)齊頭並進,委强為促進雅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好农 抓住災後農業產業重建機遇,业底結合雅安自然生態、座助資源稟賦、推产現有產業基礎等實際,我市重新審視和定位雅安農業發展,確定了“5+3”產業思路和“3+1”產業經濟帶。 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統領,全市農業係統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經濟加快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各項社會事業加快恢複重建。據統計,201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12.5%以上。 “三年災後重建對雅安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各項重建資金的湧入、各個農業重建項目的啟動,推動了全市第一產業飛速發展,我們深感打重建‘硬仗’、補發展‘欠賬’責任重大。”市委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市委農工委將緊緊圍繞市委三屆八次全會精神,依托災後恢複重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充分整合農村農業資源,調動各級涉農部門工作積極性,堅決打“硬仗”、補“欠帳”,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強力助推雅安農業現代化發展,努力實現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2015年,市委農工委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農業強底座、工業挑大梁、三產當尖兵”的產業定位,堅守“六位一體”工作底線,持續壯大“五雅”富民增收產業,積極建設“3+1”四大產業經濟帶,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深入開展農村體製改革。積極創新農業經營體製機製,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麵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努力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努力建設災後幸福美麗新家園,力爭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過萬元目標。 記者李麗
2014年,市委全市農業係統在中央、农工省委、委强市委一號文件的好农指引下,緊緊圍繞市委三屆七次全會“抓住災後恢複重建大機遇,业底做好生態文明示範大文章,座助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的推产戰略部署,在後發追趕中努力打重建“硬仗”、发展補發展“欠賬”。市委
去年,农工全市農業災後恢複重建168個開工項目(包括市本級水產項目2個)齊頭並進,委强為促進雅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好农
抓住災後農業產業重建機遇,业底結合雅安自然生態、座助資源稟賦、推产現有產業基礎等實際,我市重新審視和定位雅安農業發展,確定了“5+3”產業思路和“3+1”產業經濟帶。
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統領,全市農業係統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農村改革,農業農村經濟加快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各項社會事業加快恢複重建。據統計,201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12.5%以上。
“三年災後重建對雅安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各項重建資金的湧入、各個農業重建項目的啟動,推動了全市第一產業飛速發展,我們深感打重建‘硬仗’、補發展‘欠賬’責任重大。”市委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市委農工委將緊緊圍繞市委三屆八次全會精神,依托災後恢複重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充分整合農村農業資源,調動各級涉農部門工作積極性,堅決打“硬仗”、補“欠帳”,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強力助推雅安農業現代化發展,努力實現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2015年,市委農工委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農業強底座、工業挑大梁、三產當尖兵”的產業定位,堅守“六位一體”工作底線,持續壯大“五雅”富民增收產業,積極建設“3+1”四大產業經濟帶,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深入開展農村體製改革。積極創新農業經營體製機製,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麵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努力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努力建設災後幸福美麗新家園,力爭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過萬元目標。
記者李麗
彩票管理條例昨起實施
漢陰縣養老保險經辦中心 聚焦新業態 宣傳促擴麵
名山區全力籌備確保第十二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舉辦
探索脫貧方式 名山區馬嶺鎮第一書記跨區“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