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 逃过初一难逃十五

时间:2025-04-21 01:45:05来源: 分类:探索

  日前,市區青鼻山隧道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逃逸逃过逃造成一人受傷,初难肇事車輛逃逸。肇事在線索匱乏、逃逸逃过逃偵查方向不明等不利因素疊加下,初难特勤大隊本著“維護法律威嚴,肇事還受害人公道”的逃逸逃过逃信念,鍥而不舍,初难群策群力,肇事攻堅克難,逃逸逃过逃經過30個小時的初难連續奮戰,從車流中鎖定了嫌疑車,肇事 又通過以車找人等措施,逃逸逃过逃最終成功破案。初难

  4月24日,市交警支隊特勤大隊通過此案告誡:肇事逃逸,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選擇肇事逃逸,不如選擇勇敢承擔。

辦案民警查獲嫌疑車後,嫌疑人(右一)指認肇事機動三輪車

  隧道事故  有人受傷肇事車逃逸

  4月10日上午10時45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特勤大隊接到報警稱,位於雨城區境內北外環青鼻山隧道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員受傷,肇事車逃逸……特勤大隊立即派出事故勘查警組趕往事發現場。到達現場後,傷者已被120救護車送到醫院救治,為確保道路暢通,路麵民警已將事故電瓶車移至隧道外。現場勘查,民警既沒有發現任何痕跡,也沒有發現任何散落物,也無目擊證人,偵查工作麵臨困難。

  為尋找線索,民警兵分兩組,一組調取隧道內的監控錄像,但監控沒有拍到事故現場。另一組到醫院詢問傷者,雖然傷者已經清醒,但說不清事發時的情況,隻聽到“嘭”一聲響後倒地,她清醒時人已在醫院治療。

  辦案民警介紹,偵破肇事逃逸案,時間比黃金更貴重。其最佳破案時間為3天,3天後偵破概率將會大大降低,偵破難度將成倍增加。

  視頻步追蹤   找到了事車逃逸者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民警的配合下,民警多次對整個事發時間段、路段車輛進行梳理、摸排,很快鎖定了肇事車輛為一輛黃色機動三輪車,民警通過沿路監控追擊,發現其蹤跡。經過一路追蹤,發現該黃色機動三輪車開進市區西門南路天力小區。

  目標鎖定,辦案民警立即前往天力小區搜尋,在小區一僻靜處找到嫌疑黃色機動三輪車。黃色機動三輪車是誰的?民警以停車處為中心,逐戶調查。

  “黃色機動三輪車是不是你的?你知道青鼻山隧道發生的交通事故嗎?”當民警進入第二戶魏某家時,魏某臉色一下變了。麵對民警的詢問,魏某說話吞吐,甚至拿出一張發生在一月份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給民警看,稱他曾經出過交通事故,但已經處理好了,也沒聽說青鼻山隧道發生了交通事故。

  民警根據其所問非所答,及其驚謊表情,判斷魏某就是黃色機動三輪車車主,他肇事逃逸的嫌疑迅速上升。

  民警單刀直入——4月10日上午,你駕駛黃色機動三輪車在青鼻山隧道內撞到電瓶車?麵對民警的突然發問,魏某頓時答不上來。但他很快回過神來,稱他當時確實駕駛機動三輪車通過青鼻山隧道,好像在隧道內撞了什麽東西,因家裏有急事,所以沒停車觀察,直接開走了……民警告訴他撞到的是一輛電瓶車時,魏某沉默片刻,承認自己知道撞上了電瓶車後逃逸的事實。

  溫情執法  肇事者得到傷者諒解

  民警調查發現,魏某有孩子在讀書,家中還有臥床多年的八旬老人,生活無法自理,他既要外出掙錢養家糊口,還要照顧老人,生活困難重重。

  鑒於魏某的家庭實際情況,特勤大隊秉著“人性執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宗旨,對其進行嚴厲批評教育後,帶他到傷者所住醫院,讓其與傷者及其家屬見麵。雙方見麵後,魏某承認錯誤行為,並與之道歉。現場,民警介紹了魏某的家庭情況,並與傷者及其家屬溝通、協商,還帶傷者家屬到魏某家了解情況。傷者家庭看到魏某一家的生活確實困難的現實後,表示願意諒解,希望司法機關給予從輕處罰。至此,特勤大隊經過3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發生在青鼻山隧道內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告破。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提醒,發生交通事故,正確做法是:迅速停車,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車後來車方向數十米至150米處擺放危險警告標誌,並確認傷者傷情,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撥打120電話求救,同時通知投保的保險公司;保護現場,在交警勘察現場和調查取證時,如實陳述、積極配合處理。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