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芦山老两蘆山縣一連幾天的县龙星村雨勢終於有所收斂,龍門鄉五星村泉水源安置點的门乡板房內,吃過早飯的口传樂紹農和但長英夫婦倆像往常一樣打開音響,熟悉的承芦蘆山花燈曲調再次響起。 “雨停了,山花地上也幹透了。芦山老两今天好好練一把。县龙星村”但長英口中的门乡“練一把”指的是她和老伴排練的蘆山花燈和快板節目。自今年四月中旬樂氏夫婦告別拆遷的口传舊屋,搬進安置點臨時居住以來,承芦兩人練習花燈的山花習慣也保留了下來。這不,芦山老两住進安置點的县龙星村板房後,老兩口不僅把快板表演融入感恩奮進元素,门乡還帶動安置點的老少一起參與文藝表演,讓板房安置點的業餘文化生活開展得有聲有色。 自編自演 節目融入感恩元素 “來來來,各人把隊站好,準備開始了。”18日上午9點半,泉水源板房安置點的一處空地上,但長英吆喝著十多個小學生站好隊伍。隨著悠揚的蘆山花燈曲調響起,小演員們在樂紹農夫婦倆的指揮下,有模有樣地跩起了花燈。“動作要比到位,表情豐富點,笑起來。”但長英一邊跟著節拍扭動,一邊提醒小演員們注意動作和表情。周圍的群眾聽見樂氏夫婦又開始了一天的表演,三三兩兩圍聚過來觀看演出。 一曲舞畢,樂紹農似乎不太盡興,又拿出一副快板,為大家表演起來。“上下擰成一股繩,災區人民一條心;眾誌成城抓重建,災民戶戶得安居。別說災後家鄉苦,苦盡甘來日子甜;隻要汗水勤澆灌,美麗蘆山譜新篇。” 快板唱詞,是樂紹農有感創作。據樂紹農介紹,快板唱詞的靈感來源於生活中所見所想。 “有一次,跟隨縣裏的演出團隊去寶盛鄉送文化下鄉,沿路上看見家家戶戶在重建新房,那熱火朝天的景象和勞動人民勤勞刻苦的精神,激發了我創作的欲望。”樂紹農默默把重建的場景記錄在心裏,回家後創作了名為《美麗蘆山譜新篇》的快板詞。 不僅如此,樂紹農還和但長英自編自導自演了小品《我愛蘆山》等節目。 言傳身教 花燈傳承下一代 五星村泉水源板房安置點安置了94戶居民,安置群眾305人,主要安置城北產業集中區拆遷戶。 由於經常在安置點表演、排練,花燈吸引了板房裏居住的群眾積極參與。如今,隻要不下雨,板房居民們每天吃了晚飯都要來樂家板房門前的空地上觀看,板房裏的孩子們則在夫妻倆的組織下排練蘆山花燈。 “平時在學校,老師們會教我們跩花燈。回了安置點,還有樂爺爺組織我們排練。”蘆陽小學四年級學生樂雅霖告訴記者。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壯大,如今跩花燈的孩子們已經有近20個。 “蘆山花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蘆山的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記者 衛葳
10月18日,芦山老两蘆山縣一連幾天的县龙星村雨勢終於有所收斂,龍門鄉五星村泉水源安置點的门乡板房內,吃過早飯的口传樂紹農和但長英夫婦倆像往常一樣打開音響,熟悉的承芦蘆山花燈曲調再次響起。
“雨停了,山花地上也幹透了。芦山老两今天好好練一把。县龙星村”但長英口中的门乡“練一把”指的是她和老伴排練的蘆山花燈和快板節目。自今年四月中旬樂氏夫婦告別拆遷的口传舊屋,搬進安置點臨時居住以來,承芦兩人練習花燈的山花習慣也保留了下來。這不,芦山老两住進安置點的县龙星村板房後,老兩口不僅把快板表演融入感恩奮進元素,门乡還帶動安置點的老少一起參與文藝表演,讓板房安置點的業餘文化生活開展得有聲有色。
自編自演 節目融入感恩元素
“來來來,各人把隊站好,準備開始了。”18日上午9點半,泉水源板房安置點的一處空地上,但長英吆喝著十多個小學生站好隊伍。隨著悠揚的蘆山花燈曲調響起,小演員們在樂紹農夫婦倆的指揮下,有模有樣地跩起了花燈。“動作要比到位,表情豐富點,笑起來。”但長英一邊跟著節拍扭動,一邊提醒小演員們注意動作和表情。周圍的群眾聽見樂氏夫婦又開始了一天的表演,三三兩兩圍聚過來觀看演出。
一曲舞畢,樂紹農似乎不太盡興,又拿出一副快板,為大家表演起來。“上下擰成一股繩,災區人民一條心;眾誌成城抓重建,災民戶戶得安居。別說災後家鄉苦,苦盡甘來日子甜;隻要汗水勤澆灌,美麗蘆山譜新篇。”
快板唱詞,是樂紹農有感創作。據樂紹農介紹,快板唱詞的靈感來源於生活中所見所想。
“有一次,跟隨縣裏的演出團隊去寶盛鄉送文化下鄉,沿路上看見家家戶戶在重建新房,那熱火朝天的景象和勞動人民勤勞刻苦的精神,激發了我創作的欲望。”樂紹農默默把重建的場景記錄在心裏,回家後創作了名為《美麗蘆山譜新篇》的快板詞。
不僅如此,樂紹農還和但長英自編自導自演了小品《我愛蘆山》等節目。
言傳身教 花燈傳承下一代
五星村泉水源板房安置點安置了94戶居民,安置群眾305人,主要安置城北產業集中區拆遷戶。
由於經常在安置點表演、排練,花燈吸引了板房裏居住的群眾積極參與。如今,隻要不下雨,板房居民們每天吃了晚飯都要來樂家板房門前的空地上觀看,板房裏的孩子們則在夫妻倆的組織下排練蘆山花燈。
“平時在學校,老師們會教我們跩花燈。回了安置點,還有樂爺爺組織我們排練。”蘆陽小學四年級學生樂雅霖告訴記者。
經過幾個月的發展壯大,如今跩花燈的孩子們已經有近20個。
“蘆山花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蘆山的傳統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記者 衛葳
滎經縣長效機製治理環境
世界速看:滬上黃金周|“五一”酒店搜索量達去年9倍 連鎖投資加盟升溫
“五一”最熱十大景區出爐!排第一的是……
用心織牢疫情防控網格 用力提高茶葉管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