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科技第三屆(2021)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揭曉,红色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實施的文化“互聯網+長征”數字化展示與傳播項目位列十佳。 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實施的拓宽“互聯網+長征”數字化展示與傳播項目是針對目前長征文物保護公眾參與度低、文物展示吸引力弱的传承创新問題,通過將5G、科技AR、红色大數據和4K直播等新技術融入長征文物保護和展示工作,文化增強公眾對長征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拓宽參與感和獲得感,期望通過該試點項目的传承创新實施,引領科技賦能革命文物保護、科技展示和革命文化傳播的红色新方向,同時總結有益經驗,文化為今後其他同類項目的拓宽建設提供基礎後台數據以及參考示範。 該項目橫跨文物、传承创新科技、媒體和教育等多個領域,實現專業保護與公眾參與的結合、真實世界和虛擬內容的融合、線下展示與線上傳播的互動、跨專業和跨學科的協同等創新。注重互動式參與,開發“長征文物地圖”小程序,實現全國1600多處長征文物地理位置信息可視化展示,便捷化分類搜索、查詢和定位,讓使用者在“時空地圖”中更清晰了解長征文物、學習長征曆史;設置“文物信息上報”等用戶互動功能,引導公眾參與長征文物保護。注重沉浸式體驗,開發“強渡天險”APP,利用5G+AR技術,實現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現場的曆史場景再現,觀眾用手機對準遺址,即可360度觀看疊加與現實場景中的3D虛擬影像,在不複建、不擾動革命遺址的前提下,提升長征遺址展示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注重融媒體推廣,拍攝“互聯網+長征”宣傳片,組織“不能忘卻的記憶”宣傳節目,設置微博話題“光輝征途智敬曆史”,網絡閱讀量過億。 同時,該項目作為國家文物局“互聯網+中華文明”示範項目中唯一革命文物範疇的“互聯網+長征”示範,已經被列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工程。借助互聯網和數字化展示技術,以互聯網的手段降低公眾參與長征文物保護門檻,以易於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對長征文化線路的曆史及其蘊含的長征精神進行展示,有利於實現革命文化廣泛傳播,對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具有重要的意義,並成為5G新基建服務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賦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 據了解,此次共有24個省(區、市)的166個案例申報參評,項目類型涵蓋革命文物保護修繕、陳列展示、社會教育等方麵。入圍終評的有36個案例,經專家逐項審核、參閱資料、充分討論,評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和十個優秀案例,展現了各地在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運用方麵的工作實踐和機製創新、改革成果。 記者 吳丹
本報訊 近日,科技第三屆(2021)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揭曉,红色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實施的文化“互聯網+長征”數字化展示與傳播項目位列十佳。
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實施的拓宽“互聯網+長征”數字化展示與傳播項目是針對目前長征文物保護公眾參與度低、文物展示吸引力弱的传承创新問題,通過將5G、科技AR、红色大數據和4K直播等新技術融入長征文物保護和展示工作,文化增強公眾對長征文物保護和利用的拓宽參與感和獲得感,期望通過該試點項目的传承创新實施,引領科技賦能革命文物保護、科技展示和革命文化傳播的红色新方向,同時總結有益經驗,文化為今後其他同類項目的拓宽建設提供基礎後台數據以及參考示範。
該項目橫跨文物、传承创新科技、媒體和教育等多個領域,實現專業保護與公眾參與的結合、真實世界和虛擬內容的融合、線下展示與線上傳播的互動、跨專業和跨學科的協同等創新。注重互動式參與,開發“長征文物地圖”小程序,實現全國1600多處長征文物地理位置信息可視化展示,便捷化分類搜索、查詢和定位,讓使用者在“時空地圖”中更清晰了解長征文物、學習長征曆史;設置“文物信息上報”等用戶互動功能,引導公眾參與長征文物保護。注重沉浸式體驗,開發“強渡天險”APP,利用5G+AR技術,實現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現場的曆史場景再現,觀眾用手機對準遺址,即可360度觀看疊加與現實場景中的3D虛擬影像,在不複建、不擾動革命遺址的前提下,提升長征遺址展示的直觀性和吸引力。注重融媒體推廣,拍攝“互聯網+長征”宣傳片,組織“不能忘卻的記憶”宣傳節目,設置微博話題“光輝征途智敬曆史”,網絡閱讀量過億。
同時,該項目作為國家文物局“互聯網+中華文明”示範項目中唯一革命文物範疇的“互聯網+長征”示範,已經被列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工程。借助互聯網和數字化展示技術,以互聯網的手段降低公眾參與長征文物保護門檻,以易於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接受的形式、對長征文化線路的曆史及其蘊含的長征精神進行展示,有利於實現革命文化廣泛傳播,對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具有重要的意義,並成為5G新基建服務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賦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典型案例。
據了解,此次共有24個省(區、市)的166個案例申報參評,項目類型涵蓋革命文物保護修繕、陳列展示、社會教育等方麵。入圍終評的有36個案例,經專家逐項審核、參閱資料、充分討論,評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和十個優秀案例,展現了各地在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運用方麵的工作實踐和機製創新、改革成果。
記者 吳丹
【僑一瞧】馬爾代夫駐華大使法澤爾·納吉布:中國在關稅戰中彰顯的領導力令人鼓舞
瞄準數字座艙 億咖通科技、芯擎科技與德賽西威/東軟/北鬥智聯達成戰略合作
車圈熱搜:特斯拉召回甩鍋供應商?油價大跌你加油了嗎
定增審核未完成,三文魚項目已完工!佳沃食品撤回定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