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能動學院“牛津團”成員們將舞扇、打电到扬羽毛球拍、话传書信等寄往蘆山龍門中心小學 連日來,照片州爱本報與《揚州日報》共同發起的寄礼“我願做你的兄弟姐妹”結對活動喜訊頻傳,10組結對孩子紛紛找到各自的雅安小夥伴,有了第一次通話。心频本報給揚州小朋友發去了雅安小朋友的打电到扬照片,揚州小朋友們也給雅安結對夥伴們送來禮物。话传據《揚州日報》透露,照片州爱揚州小朋友們已將愛心“打包”,寄礼近日將寄往蘆山。雅安 電話聊出友情 “4·20”蘆山強烈地震已過去一個月,心频揚州和蘆山結對的打电到扬小朋友,相互間也越來越熟悉。话传從剛開始隻知道名字,照片州爱到後麵電話交流,小朋友的友情迅速升溫。 一場愛心對接,兩地的孩子都有不小的收獲。 “孩子結對後成熟懂事多了,這樣的變化讓家長很欣慰。”揚州汶河小學結對學生鮑榕的媽媽說,孩子和蘆山龍門中心小學的晏婉欽小朋友結對後,前幾天雙方互通了電話,一聊就是10多分鍾,兩個孩子都很開心,“多了一個地震災區的小哥哥,孩子更會為他人考慮了,特別是通了電話後,更是牽掛著蘆山的小哥哥。” 龍門中心小學的老師認為,這樣的結對活動有助於孩子更快走出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盡管揚州離蘆山很遠,但來自揚州的愛心卻是實實在在的,“遠隔千裏的問候,有時候更能打動人心,溫暖心靈。” 照片成為珍藏 15日,記者在龍門中心小學拍下了10個結對孩子的照片並發到揚州。當照片一一傳到結對家庭的孩子手上時,他們特別激動。“終於知道雅安小妹妹長什麽樣了,我這就給她打電話。”汶河小學的李天仲在看到雅安夥伴張瓊華的照片後,立即撥通了對方的電話。“小妹妹,我看到你了,我也會盡快寄我的照片給你。”看到孩子興奮的樣子,李天仲的媽媽表示,照片他們會珍藏起來,過幾天還會把他們的照片連同一些書籍文具一並寄到雅安結對孩子手上。 記者給蘆山結對孩子拍照時,孩子們顯得有些羞澀,並要求記者把他們拍得好看點。“希望揚州的小夥伴會喜歡。”孩子們說,他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接到揚州夥伴的電話。 “孩子們的溝通最能安撫心靈,感謝揚州的孩子們,讓震區的孩子有一個心靈的陪伴和依靠。”龍門中心小學的老師說。 禮物飽含愛心 21日下午,與龍門中心小學付小琴結對的揚州大學能動學院“牛津團”成員們先行一步,將送給付小琴的愛心禮物打包,當日寄往震區。禮物包括一把簽滿姓名的舞扇、一副羽毛球拍、一部裝有同學號碼的手機、一打厚厚的明信片和一封寫滿真情的書信。 “在前兩天的通話中,得知付小琴很喜歡運動,最喜歡跳舞,於是我們給她準備了這些禮物。”團長王昊一說,同學們希望她舞出堅強,跳出美麗。 同時,同學們還把自己的號碼都存進了一部新手機,一並寄給付小琴小朋友,“這樣可以方便我們和她進行交流,希望付小琴能盡快收到我們的關愛禮包,幫助她更快地走出地震的陰霾。”王昊一說。 揚州日報記者 王榮斌記者蔣陽陽
揚州大學能動學院“牛津團”成員們將舞扇、打电到扬羽毛球拍、话传書信等寄往蘆山龍門中心小學
連日來,照片州爱本報與《揚州日報》共同發起的寄礼“我願做你的兄弟姐妹”結對活動喜訊頻傳,10組結對孩子紛紛找到各自的雅安小夥伴,有了第一次通話。心频本報給揚州小朋友發去了雅安小朋友的打电到扬照片,揚州小朋友們也給雅安結對夥伴們送來禮物。话传據《揚州日報》透露,照片州爱揚州小朋友們已將愛心“打包”,寄礼近日將寄往蘆山。雅安
電話聊出友情
“4·20”蘆山強烈地震已過去一個月,心频揚州和蘆山結對的打电到扬小朋友,相互間也越來越熟悉。话传從剛開始隻知道名字,照片州爱到後麵電話交流,小朋友的友情迅速升溫。
一場愛心對接,兩地的孩子都有不小的收獲。
“孩子結對後成熟懂事多了,這樣的變化讓家長很欣慰。”揚州汶河小學結對學生鮑榕的媽媽說,孩子和蘆山龍門中心小學的晏婉欽小朋友結對後,前幾天雙方互通了電話,一聊就是10多分鍾,兩個孩子都很開心,“多了一個地震災區的小哥哥,孩子更會為他人考慮了,特別是通了電話後,更是牽掛著蘆山的小哥哥。”
龍門中心小學的老師認為,這樣的結對活動有助於孩子更快走出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盡管揚州離蘆山很遠,但來自揚州的愛心卻是實實在在的,“遠隔千裏的問候,有時候更能打動人心,溫暖心靈。”
照片成為珍藏
15日,記者在龍門中心小學拍下了10個結對孩子的照片並發到揚州。當照片一一傳到結對家庭的孩子手上時,他們特別激動。“終於知道雅安小妹妹長什麽樣了,我這就給她打電話。”汶河小學的李天仲在看到雅安夥伴張瓊華的照片後,立即撥通了對方的電話。“小妹妹,我看到你了,我也會盡快寄我的照片給你。”看到孩子興奮的樣子,李天仲的媽媽表示,照片他們會珍藏起來,過幾天還會把他們的照片連同一些書籍文具一並寄到雅安結對孩子手上。
記者給蘆山結對孩子拍照時,孩子們顯得有些羞澀,並要求記者把他們拍得好看點。“希望揚州的小夥伴會喜歡。”孩子們說,他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接到揚州夥伴的電話。
“孩子們的溝通最能安撫心靈,感謝揚州的孩子們,讓震區的孩子有一個心靈的陪伴和依靠。”龍門中心小學的老師說。
禮物飽含愛心
21日下午,與龍門中心小學付小琴結對的揚州大學能動學院“牛津團”成員們先行一步,將送給付小琴的愛心禮物打包,當日寄往震區。禮物包括一把簽滿姓名的舞扇、一副羽毛球拍、一部裝有同學號碼的手機、一打厚厚的明信片和一封寫滿真情的書信。
“在前兩天的通話中,得知付小琴很喜歡運動,最喜歡跳舞,於是我們給她準備了這些禮物。”團長王昊一說,同學們希望她舞出堅強,跳出美麗。
同時,同學們還把自己的號碼都存進了一部新手機,一並寄給付小琴小朋友,“這樣可以方便我們和她進行交流,希望付小琴能盡快收到我們的關愛禮包,幫助她更快地走出地震的陰霾。”王昊一說。
揚州日報記者 王榮斌記者蔣陽陽
民營經濟譜新篇|奮楫未來 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麵
多舉措 強支撐 釋潛力 全力確保工業經濟開局良好
輔導班學科類遇冷 藝體類依然有市場
強化黨建引領 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