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從1983年開辦以來,给力便帶著祝福與歡笑,才王春晚伴隨著我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道雅每年除夕之夜,安人家家戶戶都會一邊吃著團圓飯,话说一邊靜候在電視機旁等待著春晚的央视到來。可以說,给力春晚已經成為了人們過年時的才王春晚調味品,沒有它便沒有了年味兒。道雅 年年過節,安人年年舉辦春晚。话说今年的央视春晚好不好看,它又有哪些亮點?给力雅安觀眾各有各的說法,七嘴八舌地評論著自己心目中的才王春晚“給力”節目。 歌舞類節目: 草根節目是道雅亮點 春晚是一個“星”光熠熠的舞台,它從來就不缺乏明星的加盟。無論是毛阿敏、張也、宋祖英、閻維文這樣的民歌唱將還是周傑倫、容祖兒、謝霆鋒、孫燕姿這樣的偶像歌手,他們都和春晚這個璀璨的舞台緊緊相連。 如果說過去的春晚是明星的舞台,那麽今年的春晚則加入了許多草根元素,讓已經成名的歌手亮相春晚的同時,也讓許多擁有歌唱和舞蹈夢想的草根們走上春晚舞台一展風采。所以,我們看到了西單女孩手抱吉他清唱著《想家》,我們看到了旭日陽剛熱情豪邁地吼上了一曲《春天裏》,我們還看到了一個來自民工演繹的舞蹈《我們工人有力量》。可以說,這些草根元素的出現是今年春晚的特別之處,對於今年明星與草根的混搭表演,雅安觀眾買不買賬呢? 市民張靜是市區東大街一家服裝店的店員,作為一名80後的春晚觀眾,她認為明星與草根的混搭是值得繼續發揚的。“每年春晚,我幾乎都看。以前過去過來都是那些明星,看都看膩了,今年幾個草根歌手還讓人感覺挺新奇的。特別是那個“旭日陽剛”就唱得很好,他們選的歌也挺不錯,唱出了草根奮鬥的激情洋溢,比起明星更能感染人。” 年輕人總是喜歡求新求變,同是80後的郭子陽告訴記者,他希望春晚有變化。“我認為每年春晚都是被幾個‘釘子戶’占據了,如果多一些新麵孔,特別是多一些人氣旺的新麵孔,那肯定會有更多吸引觀眾的目光。”郭子陽說,他平時就喜歡聽港台地區的流行歌曲,今年他最喜歡的節目就是蕭敬騰、方大同等新偶像共同演唱的歌曲串燒。“可惜節目是在後半段,那個時候我都放鞭炮去了,第二天看重播的時候才注意到這個節目的,如果節目安排在前半段,肯定更給力,至少能得到年輕人的喜愛。”郭子陽說。 在福建打工的雅安小夥兒楊有基除夕也和家人一起看春晚,他說每年一家人一起看春晚是十多年來不變的傳統。對於今年的春晚,楊有基表示十分滿意,他最喜歡西單女孩的表演,他說這個草根明星唱出了外出務工者的艱辛。“我常年在福建打工,就知道離鄉背井的感覺是多麽痛苦,還好今年在福建認識了我的女朋友,今年把她帶回來過年,父母都非常滿意。”楊有基高興地說。 采訪中,大多數的市民都較為接受明星+“民”星的混搭,不少市民還點評說今年的草根明星是亮點,給一成不變的春晚注入新鮮的血液。市民劉遠福退休在家,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娛樂節目。對於曾經上過《我要上春晚》的西單女孩和旭日陽剛,劉遠福一點也不陌生。他認為,春晚是老百姓的舞台,表演嘉賓就是應該由老百姓自己來評選。“上春晚的幾個草根歌手我一直都特別喜歡,希望以後的春晚還能看到更多的‘民’星。”劉遠福說。 語言類節目: 關注熱點話題語言很“給力” 每年春晚,語言類節目都是重中之重,可以說它的精彩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晚會的成敗。這些年來,不管是相聲還是小品都湧現了相當多的經典之作,當中也湧現出了不少因為春晚小品而“一炮走紅”的喜劇紅星。 雅安女孩兒任春麗最愛看趙本山的小品,每年看春晚更多的是在等著趙本山出場,等著看這個忽悠高手怎麽下套忽悠觀眾。不過,今年任春麗有些失望,她覺得今年的趙本山小品有些不盡人意,反倒是幾個反映當下熱點話題的小品、相聲比較“給力”。“我個人覺得開場的那個相聲講得不錯,語言幽默、淺顯,道出了當下假專家盛行的現實狀況。前段時間一個叫張悟本的把綠豆炒得沸沸揚揚,相聲裏也諷刺了這些專家的言論,不僅不靠譜,還影響人們正常生活。”任春麗說,除了這個相聲之外,黃宏的小品和蔡明的小品都還不錯,讓人在笑過之後能有所反思。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不滿意趙本山的小品,有人卻表示今年趙本山的小品不錯,讓人看了很感動。在我市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李強表示,趙本山小品一直都是春晚的一個娛樂符號,從早期的經典小品再到近些年的《昨天、今天、明天》《賣拐》《不差錢》,每一個都是叫好又叫座。“雖然每年春晚都有趙本山,但他年年出現都能給我們帶來歡笑,今年他的小品雖然不太好笑,但給我們帶來的卻是一份感動,特別是當中一段台詞透露著他將會離開央視春晚,這讓我們也隱約感覺到有些失落,不知道沒有趙本山的春晚會不會失去些什麽。” 和趙本山一樣,黃宏、蔡明、薑昆等明星也是央視春晚的常青樹,隻是今年春晚的舞台上,站在他們身邊的搭檔都換上了清一色的新鮮麵孔。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這些新麵孔中不少是當紅的影視明星,如與馮鞏搭檔的小宋佳、與邵峰搭檔的李小冉、與黃宏搭檔的陳數,以及將大熒幕搬上大舞台的“夫妻檔”海清和黃海波。 “以前的春晚我幾乎都不怎麽看,今年通過春晚開播前的宣傳了解到‘毛豆豆’和她‘老公’要上春晚演小品,所以才特別關注了一下。”在市區做服裝生意的李梅告訴記者,她剛剛才看完海清主演的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所以這段時間也特別迷戀這兩個影視明星,看春晚隻是關注這對快樂的小“夫妻”。大熒幕上的演員轉戰舞台小品,還是能讓人眼前一亮,讓人樂一樂。 雜技魔術類節目: 很刺激很不可思議 每年春晚結束,被觀眾討論最多的除了語言類節目之外,更多的是一個個驚險、刺激的雜技或是魔術表演。 “每次看到那些雜技表演,心裏都特別緊張,真怕這些演員會表演失敗,不過最後他們都順利地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度的動作,我覺得這樣的節目很棒。”在市區某幼兒園任教的老師薑娟告訴記者,平時電視裏很難看到精彩的雜技表演,但春晚特別增加了這些驚險、刺激的節目,很受觀眾歡迎。“今年這個晃管就很精彩,管子疊管子本來就不穩當,兩個小夥子還要在上麵轉圈,完成一係列的動作,我覺得不可思議。”薑娟說。 和雜技相比,神秘莫測的魔術更能吸引一批人的目光。 2010年,一個來自台灣的魔術師劉謙在央視的舞台上每每“見證奇跡”,和董卿合作大變戲法取得成功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最紅的寵兒,他也讓魔術熱瞬間風靡大江南北。今年央視的舞台上,沒有了劉謙的身影,卻仍然有著魔術的身影。記者采訪中,許多看過春晚的市民都紛紛表示,金魚列隊遊水的魔術最讓人過目難忘。“我覺得這些魚不可能是受過訓練的,魔術師肯定是用什麽法子讓這些魚聽話地排隊遊泳,以前沒見過這樣的魔術,感覺很新穎。”對魔術頗為喜愛的市民蘇偉對記者說。 和劉謙魔術一樣,這個《年年有魚》的魔術剛被魔術師精彩演繹完畢,馬上就有人在網上對其揭秘,揭秘者的各種想法層出不窮。雅安小夥兒張亮就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各大網站點擊魔術節目揭秘。“我覺得這個魔術確實比較新奇,至少當時讓我驚呆了,我看了許多網上的揭秘,有的揭秘者說魔術師在金魚肚子裏安裝了類似磁鐵的東西;有的揭秘者又說認為金魚被喂了鐵球,布置魚缸的桌下有人以磁鐵操控。” 張亮認為,魔術的魅力就是神秘莫測的,如果任何魔術被揭秘了,那魔術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在網上看揭秘主要還是湊個熱鬧,我並不會去特意弄懂這個魔術是怎麽變出來的,給自己留一些遐想的空間,這樣的感覺會更美。”張亮說。 記者 邵也萍
天順長城:東方紅動力閃耀第137屆廣交會!
司法鑒定 你應該明白的法律知識
外逃八載度日如年 民警規勸投案自首
我市一玉米科研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