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災後恢複重建啟動以來,教育教育重建一直被擺在優先地位。灾后重建按照省重建委第五次全體會議“2015年秋季開學前全部搬離板房、恢复到永久性校舍上課”的跟踪要求,我市中小學(含幼教項目)災後重建工程秋季開學要投入使用。教育目前,灾后重建全市上下一邊快馬加鞭攻堅最後任務,恢复一邊通過災後重建推動雅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跟踪努力把人民群眾最期盼、教育最需要的灾后重建教育事業建設好、發展好。恢复名山二中災後重建項目效果圖建築工人頂著烈日趕進度 目標任務 按照部署,跟踪全市教育係統堅持統籌兼顧的教育工作方法,全力推進教育災後重建項目,灾后重建為加快災區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恢复截至目前,我市教育係統前四個節點任務已順利完成,正全力攻堅最後的節點任務——2015年9月1日前,全麵完成所有重建目標任務。 全市教育災後重建總規及專規重建學校374所,估算總投資331938.44萬元。截至2015年6月23日,已累計開工374所,開工率為100%;已累計完工335所,完工率為89.57%;已累計完成投資271231.4萬元,投資完成率為81.71%。 軟件建設 健全教育保障體係 全麵提高教學質量 “硬件”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教育發展基礎能力,全麵提高教育質量,“軟件建設”同等重要。 記者在市教育局了解到,未來五年內,我市將圍繞“到2020年,形成與雅安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現代教育體係和優質教育體係”的目標而奮鬥。 為此,市教育局將采用實施職級製度、“領雁工程”和改革校長選拔任用的方式,推進校長群體的自我完善和專業提升,以全麵深化教育改革為引擎,擴展校長視野,提升校長思想,激發校長活力,從而打造職業化的校長隊伍,提升學校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同時,為培育壯大名師隊伍,引領教師隊伍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素養,優化教學技能,為教育質量提升提供人才支撐,市教育局將組建名師工作坊,促進教師群體的可持續發展;啟動教師“縣管校用”改革,縮小縣域內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師資配置差距,逐步實現城鄉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改革教師培養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還將在全市範圍內,以高效的數字平台應用,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和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變革,建設高效課堂。”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我市還將在全市各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2項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工程。 重建現場一: 加快施工進度 現場忙而有序 25日上午,在雨城區大興鎮穆家村,雅安中學高中校區災後重建現場如火如荼,正向著既定的目標任務全力攻堅。 工地上,施工人員有的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有的在教學樓內安裝電線,有的在貼牆磚…… “現在正在進行外牆裝飾,別以為很簡單,稍不留神貼歪了就麻煩啦。”在教學樓外腳手架上,兩名正在貼牆磚的施工人員說。 雅安中學災後重建項目負責人宋可文,正在和技術人員交流當天建設任務及存在的困難。在無數次討論中,他們解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難題,節假日加班是常態。 “自開工以來,全體施工人員一直奮戰在重建現場,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工程進度都沒有停下。如今,新校區建設已經完成90%左右,剩下兩個月我們會全力加快施工進度,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宋可文說。 重建現場二: 工程難度較大 克服重重困難 25日下午,在名山區第二中學(以下簡稱:名山二中)災後重建現場,校長趙士虎同往常一樣來到工地。自去年11月開工建設以來,除去春節放假一周外,這個新建工地總是傳來陣陣機器轟鳴聲,沒有停歇。 數十台挖掘機同時作業,鏟除渣土、搬開大石塊、清理路麵。工地上600人左右的施工隊伍,忙碌在各個角落。很難想象,如今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在建設之初麵臨著重重困難。 “學校重建現場為山地,高低落差達50米,給建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難。”趙士虎告訴記者,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工地啟用多台挖掘機,將原本50米的地勢落差降為20米。此外,依據學校地勢特點,將教學樓設計為台地式教室。 如今,項目主體建設已完成95%,正在進行室內裝修等工序。“接下來,我們會夜以繼日,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加快建設步伐,爭取完成在9月1日具備入學能力的任務。”趙士虎說。屆時,學校能容納3000人左右同時入學。 雅安中學和名山二中隻是我市教育災後重建全力攻堅的一個縮影。當前,全市教育災後重建正向著既定的目標克難推進,力爭讓教育重建成果發揮出最大作用,惠及全市人民。 記者 衛柳如
自災後恢複重建啟動以來,教育教育重建一直被擺在優先地位。灾后重建按照省重建委第五次全體會議“2015年秋季開學前全部搬離板房、恢复到永久性校舍上課”的跟踪要求,我市中小學(含幼教項目)災後重建工程秋季開學要投入使用。教育目前,灾后重建全市上下一邊快馬加鞭攻堅最後任務,恢复一邊通過災後重建推動雅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跟踪努力把人民群眾最期盼、教育最需要的灾后重建教育事業建設好、發展好。恢复
名山二中災後重建項目效果圖
建築工人頂著烈日趕進度
目標任務
按照部署,跟踪全市教育係統堅持統籌兼顧的教育工作方法,全力推進教育災後重建項目,灾后重建為加快災區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恢复截至目前,我市教育係統前四個節點任務已順利完成,正全力攻堅最後的節點任務——2015年9月1日前,全麵完成所有重建目標任務。
全市教育災後重建總規及專規重建學校374所,估算總投資331938.44萬元。截至2015年6月23日,已累計開工374所,開工率為100%;已累計完工335所,完工率為89.57%;已累計完成投資271231.4萬元,投資完成率為81.71%。
軟件建設
健全教育保障體係 全麵提高教學質量
“硬件”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增強教育發展基礎能力,全麵提高教育質量,“軟件建設”同等重要。
記者在市教育局了解到,未來五年內,我市將圍繞“到2020年,形成與雅安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現代教育體係和優質教育體係”的目標而奮鬥。
為此,市教育局將采用實施職級製度、“領雁工程”和改革校長選拔任用的方式,推進校長群體的自我完善和專業提升,以全麵深化教育改革為引擎,擴展校長視野,提升校長思想,激發校長活力,從而打造職業化的校長隊伍,提升學校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同時,為培育壯大名師隊伍,引領教師隊伍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素養,優化教學技能,為教育質量提升提供人才支撐,市教育局將組建名師工作坊,促進教師群體的可持續發展;啟動教師“縣管校用”改革,縮小縣域內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師資配置差距,逐步實現城鄉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改革教師培養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還將在全市範圍內,以高效的數字平台應用,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和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變革,建設高效課堂。”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我市還將在全市各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2項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工程。
重建現場一:
加快施工進度 現場忙而有序
25日上午,在雨城區大興鎮穆家村,雅安中學高中校區災後重建現場如火如荼,正向著既定的目標任務全力攻堅。
工地上,施工人員有的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有的在教學樓內安裝電線,有的在貼牆磚……
“現在正在進行外牆裝飾,別以為很簡單,稍不留神貼歪了就麻煩啦。”在教學樓外腳手架上,兩名正在貼牆磚的施工人員說。
雅安中學災後重建項目負責人宋可文,正在和技術人員交流當天建設任務及存在的困難。在無數次討論中,他們解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難題,節假日加班是常態。
“自開工以來,全體施工人員一直奮戰在重建現場,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工程進度都沒有停下。如今,新校區建設已經完成90%左右,剩下兩個月我們會全力加快施工進度,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宋可文說。
重建現場二:
工程難度較大 克服重重困難
25日下午,在名山區第二中學(以下簡稱:名山二中)災後重建現場,校長趙士虎同往常一樣來到工地。自去年11月開工建設以來,除去春節放假一周外,這個新建工地總是傳來陣陣機器轟鳴聲,沒有停歇。
數十台挖掘機同時作業,鏟除渣土、搬開大石塊、清理路麵。工地上600人左右的施工隊伍,忙碌在各個角落。很難想象,如今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在建設之初麵臨著重重困難。
“學校重建現場為山地,高低落差達50米,給建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難。”趙士虎告訴記者,為了降低施工難度,工地啟用多台挖掘機,將原本50米的地勢落差降為20米。此外,依據學校地勢特點,將教學樓設計為台地式教室。
如今,項目主體建設已完成95%,正在進行室內裝修等工序。“接下來,我們會夜以繼日,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加快建設步伐,爭取完成在9月1日具備入學能力的任務。”趙士虎說。屆時,學校能容納3000人左右同時入學。
雅安中學和名山二中隻是我市教育災後重建全力攻堅的一個縮影。當前,全市教育災後重建正向著既定的目標克難推進,力爭讓教育重建成果發揮出最大作用,惠及全市人民。
記者 衛柳如
牛兒燈:原始農耕的文藝圖騰
6場比賽中33記三分 米爾斯成籃網第一射手
看來是真的不會回歸演藝圈了...
庫裏兄弟相遇半場上雙 勇士連中三分仍處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