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中裏鎮位於上裏古鎮和碧峰峽之間。打造 “4·20”蘆山強烈地震後,特色援建雨城區的中里镇重任壓到了綿陽市肩上。今年1月,建川居风綿陽市對口援建雨城區的西民首個工程——中裏新二橋項目正式開工。 中裏新二橋施工緊張有序,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資149萬元,特色預計年底竣工;小區環道、中里镇場鎮文化廣場、建川居风生態停車場等6個項目建設正按計劃推進……4個多月過去了,西民中裏鎮正在綿陽的打造傾力援建下重現生機。 概況: 估算總投資500萬元 中裏新二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特色設計寬度16米、中里镇長度45米,建川居风估算投資500萬元,西民是連接上裏與中裏安置小區的重要節點工程。 進度: 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這是綿陽市對口援建雨城區災後重建“交鑰匙”項目中第一個正式動工建設的項目。截至目前,中裏新二橋0號橋台基礎完成混凝土澆築,1號橋台樁基完成施工,預計12月底前建成通車。其餘6個子項目已全麵啟動,分別進入清單編製和財政評審階段,5月底可掛網招標,6月下旬可望全部開工建設。 現場: 各項援建工作正緊鑼密鼓開展 “0號橋台混凝土澆築已經完成,1號橋台樁基完成施工。”2日,在中裏新二橋建設現場,20多名工人正頂著烈日,加班加點,用汗水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橋台澆築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每個橋台要用9個鋼筋籠。”施工方負責人介紹,這些鋼筋籠每個長27米,直徑為1.5米。鋼筋籠結構複雜,製作工序繁瑣,20多名工人製作一個鋼筋籠,需要1個星期才能完成。 該負責人表示,由於雅安地質較鬆,承載力不夠,所以埋鋼筋籠的地基都挖得很深,其中最深的達32米。 “根據工期計劃,該項目預計12月底建成通車,目前各項援建工作正緊鑼密鼓開展。”綿陽市駐雨城區援建前線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向先明介紹,自1月項目開工以來,綿陽市援建人員與雨城群眾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努力將中裏新二橋建成精品工程和綿雅人民的友誼之橋。 屆時,將進一步完善中裏場鎮基礎設施,拓展場鎮發展空間,從根本上改善和提升中裏鎮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據介紹,綿陽市對口支援雨城區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分為3大塊,包括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和人才培訓。其中,項目建設共有7個,全部為“交鑰匙”工程。 向先明介紹,根據項目輕重緩急,綿陽市將中裏新二橋作為首個開工項目,正排工序、倒排工期,還建立完善質量終身製度,確保工程經得起曆史和群眾檢驗。 目前,中裏新二橋項目已完成投資149萬元,預計今年12月底建成通車。其餘6個項目分別進入清單編製和施工圖設計階段。綿陽市支持雨城區規劃設計和人才培訓工作也依照計劃有序推進。 展望: 打造川西旅遊小鎮 目前,綿陽市和雨城區已初步選定中裏新一橋、新二橋等7個項目作為援建的具體項目,重建後的中裏鎮將被打造成為旅遊、休閑、養老、服務、商貿於一體的川西旅遊小鎮。屆時,中裏鎮將有顯著的變化。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綿陽將在中裏鎮投入5000餘萬元,重點援建橋、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和幼兒園、汙水處理站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後,將明顯提高中裏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產業發展明顯加快。綿陽將發揮中裏鎮連接上裏和碧峰峽兩個景區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挖掘和放大旅遊服務、商貿流通、產業集聚等功能,並重點協助中裏鎮培育農業企業,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切實為中裏當前和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城鎮麵貌明顯改變。中裏鎮災後重建的投入是中裏鎮正常年份投入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這些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將讓一個個新村拔地而起,一座座村莊煥發生機,一條條大道四通八達,城鄉環境風貌將煥然一新。 居民收入明顯提高。中裏安置小區“前店後屋”建築模式的運用,把商貿和居住功能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妥善解決群眾“安居”問題,還將有效解決居民“樂業”問題。 記者宋丹青
雨城區中裏鎮位於上裏古鎮和碧峰峽之間。打造
“4·20”蘆山強烈地震後,特色援建雨城區的中里镇重任壓到了綿陽市肩上。今年1月,建川居风綿陽市對口援建雨城區的西民首個工程——中裏新二橋項目正式開工。
中裏新二橋施工緊張有序,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資149萬元,特色預計年底竣工;小區環道、中里镇場鎮文化廣場、建川居风生態停車場等6個項目建設正按計劃推進……4個多月過去了,西民中裏鎮正在綿陽的打造傾力援建下重現生機。
概況:
估算總投資500萬元
中裏新二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特色設計寬度16米、中里镇長度45米,建川居风估算投資500萬元,西民是連接上裏與中裏安置小區的重要節點工程。
進度:
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這是綿陽市對口援建雨城區災後重建“交鑰匙”項目中第一個正式動工建設的項目。截至目前,中裏新二橋0號橋台基礎完成混凝土澆築,1號橋台樁基完成施工,預計12月底前建成通車。其餘6個子項目已全麵啟動,分別進入清單編製和財政評審階段,5月底可掛網招標,6月下旬可望全部開工建設。
現場:
各項援建工作正緊鑼密鼓開展
“0號橋台混凝土澆築已經完成,1號橋台樁基完成施工。”2日,在中裏新二橋建設現場,20多名工人正頂著烈日,加班加點,用汗水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橋台澆築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每個橋台要用9個鋼筋籠。”施工方負責人介紹,這些鋼筋籠每個長27米,直徑為1.5米。鋼筋籠結構複雜,製作工序繁瑣,20多名工人製作一個鋼筋籠,需要1個星期才能完成。
該負責人表示,由於雅安地質較鬆,承載力不夠,所以埋鋼筋籠的地基都挖得很深,其中最深的達32米。
“根據工期計劃,該項目預計12月底建成通車,目前各項援建工作正緊鑼密鼓開展。”綿陽市駐雨城區援建前線工作指揮部副指揮長向先明介紹,自1月項目開工以來,綿陽市援建人員與雨城群眾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努力將中裏新二橋建成精品工程和綿雅人民的友誼之橋。
屆時,將進一步完善中裏場鎮基礎設施,拓展場鎮發展空間,從根本上改善和提升中裏鎮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據介紹,綿陽市對口支援雨城區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分為3大塊,包括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和人才培訓。其中,項目建設共有7個,全部為“交鑰匙”工程。
向先明介紹,根據項目輕重緩急,綿陽市將中裏新二橋作為首個開工項目,正排工序、倒排工期,還建立完善質量終身製度,確保工程經得起曆史和群眾檢驗。
目前,中裏新二橋項目已完成投資149萬元,預計今年12月底建成通車。其餘6個項目分別進入清單編製和施工圖設計階段。綿陽市支持雨城區規劃設計和人才培訓工作也依照計劃有序推進。
展望:
打造川西旅遊小鎮
目前,綿陽市和雨城區已初步選定中裏新一橋、新二橋等7個項目作為援建的具體項目,重建後的中裏鎮將被打造成為旅遊、休閑、養老、服務、商貿於一體的川西旅遊小鎮。屆時,中裏鎮將有顯著的變化。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綿陽將在中裏鎮投入5000餘萬元,重點援建橋、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和幼兒園、汙水處理站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後,將明顯提高中裏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產業發展明顯加快。綿陽將發揮中裏鎮連接上裏和碧峰峽兩個景區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挖掘和放大旅遊服務、商貿流通、產業集聚等功能,並重點協助中裏鎮培育農業企業,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切實為中裏當前和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城鎮麵貌明顯改變。中裏鎮災後重建的投入是中裏鎮正常年份投入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這些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將讓一個個新村拔地而起,一座座村莊煥發生機,一條條大道四通八達,城鄉環境風貌將煥然一新。
居民收入明顯提高。中裏安置小區“前店後屋”建築模式的運用,把商貿和居住功能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妥善解決群眾“安居”問題,還將有效解決居民“樂業”問題。
記者宋丹青
小提琴家李鍾靈夢圓家鄉
普爾近兩場三分球命中率達63% 科爾:非常合理
前英超老板:索帥是替罪羊 罪魁禍首是曼聯球員
132萬引發的群嘲,他被舉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