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古树——百年杉树与张氏割不断的情缘

时间:2025-04-20 23:20:21来源: 分类:娛樂

  夏日的雅安周山村,宛如一幅水墨畫。古树割翠綠的百年竹林把村子層層圍住,清涼的杉树溪水靜靜地流淌。在周山村的张氏山上,有一株百年杉樹。情缘雖然曆經三百多年,雅安依舊樹身蒼勁挺拔,古树割樹冠虯枝婆娑,百年生機勃勃,杉树極具生命力。张氏
  

        這棵大樹姓“張”
  
  “這棵杉木是情缘我們張家祖輩留下來的,說它姓張一點也不誇張。雅安”走在探訪杉木的古树割路上,雨城區大興鎮周山村村民張學軍開起了玩笑。百年
  大興鎮周山村現存一棵350年的杉樹,剛好生長在周山村的張家溝山上。
  說起大興鎮周山村的張家溝,大多數大興村民都點頭表示知道。“怎麽會沒聽說過,張家溝裏全是姓張的。”這樣的說法在周山村得到了證實。
  “張家溝都是姓張的,要不然怎麽會取名叫張家溝呢?”聽見記者的提問,一位正在遛狗的村民肯定地說。
  今年虛歲60的張學軍是張家溝有名的熱心腸,也是整個張家輩分比較高的人之一。他告訴記者,由於家族中沒有相關記錄,所以村裏沒有人能準確說清楚這棵樹的由來。
  在一條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張學軍打開了話匣子。
  “我們張家的祖輩不是四川原住民,是當年湖廣填四川過來的。”張學軍說,“所有的故事都是從老一輩的人口中得知的,一代再傳給一代。”
  張學軍說,這棵杉樹還有一段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周山村張家溝有個小夥子叫張然,聰明伶俐,一表人才,很得父母和鄰居的喜愛,是周圍姑娘競相追求的好對象。山下有一位姑娘叫芸香,長得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一般。一天,芸香上山割草時被一條大蛇咬傷,癱軟在地,無力行走,大呼救命,碰巧張然上山砍柴,聽見遠處傳來的求救之音,他跑近一看,隻見一條大蛇緊緊纏住芸香,張然揮刀將蛇趕走,將芸香背回家中,患難生情,兩顆火熱的心就這樣相戀了。二人結婚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一年後有了孩子,一家人無憂無慮,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可好景不長,一天張然上山砍柴,直到太陽落山仍然未歸,當鄉親們幫忙找到他時早已氣絕身亡,丈夫離開,芸香茶飯不思,漸漸消瘦,最後一病不起,隨夫而去。鄉親們感歎這對恩愛的夫妻,便把他們合葬在一起,幾年後在他們的墳頭長出了一株茁壯的樹苗,更奇特的是,樹長到一米多高時分為兩枝,人們都說那就是張然和芸香。樹越長越大,兩條樹枝相互依偎,遠遠望去,就像是兩棵樹靠在一起一樣。
  “當地人眼中,這棵樹像兩個巨人一樣庇護著他們的子孫後代。”張學軍說。
  “張家的先人去世後,請了風水先生看墓地,隨手拿一根杉樹枝條插在選定的地裏作為標識。墳塋修建好後,這根杉樹枝條便被隨手放置在田地裏了。”張學軍推測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張家人誰也料想不到,這樣不經意的舉動竟然成就了一棵百年古樹。
  “這棵樹是從祖墳上長出來的,斜斜地靠在半坡之上。”張學軍說,現在祖墳墓碑的刻字在歲月的衝刷中漸漸變得模糊,隻有屹立之上的綠意盎然的杉樹,依然向外界傳遞著張氏家族數百年的生生不息。
  
  幫助村民渡過難關
  
  自打出生以來,張學軍就知道村子裏有一棵神樹——大杉樹。它樹冠枝繁葉茂,像一把大傘遮蓋著二三十平方米的土地。大杉樹的每一根枝椏略微傾斜地伸向四麵八方,樹枝最前端比樹幹部分都要低矮,就像是被折斷了一般,形成枝葉下垂,看起來就像杉木“倒長”的樣子。
  由於自然生態環境的改變,目前大的杉木已少見。在這棵百年大樹的旁邊,零星生長著一些小杉樹,仿佛是大杉樹的守護,又仿佛是大杉樹的子孫。
  張學軍說,有些小杉樹是村民自發栽種的,有些則是大杉樹的種子長成的。
  前幾年,村民們在林業部門的帶領下,為大杉樹砌了一個一米多高的堡坎。“堡坎可以保護大杉樹,也方便我們進行管理。”張學軍說。
  大杉樹在張家溝村民的眼中,有著其他樹木無可替代的地位。
  “從小我們就在樹下玩耍。”所有與“家”相關的記憶,都留下了大杉樹的身影。
  對於張家溝的村民,大杉樹就像剪不斷、割不舍的基因命脈,冥冥之中將他們與祖輩奮鬥的土地連接在了一起。
  逐漸空洞的樹心成為各種動物和寄生植物的居住地。
  盛夏季節,大杉樹底下的泥土到處布滿了小洞。張學軍告訴記者,這些洞裏曾經住著知了的幼蟲。知了幼蟲從泥土裏爬出來,爬到大杉樹的樹皮上等待蛻皮。知了飛走後,幼蟲蛻下的空殼依然掛在大杉樹的樹皮上。
  “知了蛻下的殼可以入藥,中藥鋪常年都在收購。”張學軍回憶,每次雨後,他都急匆匆地跑到大杉樹下撿知了蛻下的殼。“來遲了就被別的小孩子撿光了。”撿來的知了殼積攢到一定數量,再拿到中藥鋪賣掉。得到的錢,總能夠小孩子買點零食解解饞。
  大杉樹的貢獻不僅僅是換點零花錢,據村民們講述,這棵百年老樹還救過張家溝的村民。
  上世紀60年代困難時期,許多村民兜裏沒錢,根本吃不上飯。一天,一位村民驚訝地發現,大杉樹的枝椏上長滿了黃草。黃草又稱石斛,是一味比較珍貴的中藥材。這位村民隨即通知了張家溝的其他村民,一時間,大家拿著鐮刀等各種工具趕到了大杉樹下。
  “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負責爬上樹割黃草,老人小孩和婦女負責在樹下撿。”大家不分你我,分工合作,將底層的黃草采摘得幹幹淨淨。“當時黃草要賣到一元多一斤,張家溝的村民用賣黃草的錢補貼家用。”張學軍說,正是大杉樹的無私奉獻,才幫助張家後人挺過了難關。
  

       曾經四次遭受雷擊
  
  這棵樹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曾經多次被雷電擊中。
  杉樹的枝幹筆直挺拔,層層疊疊的樹枝排成螺旋形,一直聯通到頂端。頂端的枝丫不是綠油油的,而是黑黝黝的。
  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紛紛表示,自打他們第一眼看見杉樹,它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聽老一輩的人講,1947年這棵杉樹曾經被雷電擊中。”正在杉樹附近收割玉米的村民張國勳告訴記者,這是杉樹第一次被雷擊。
  之後的幾十年裏,這棵百年老樹又被雷電擊中了三次,每一次都把頂端燒得更加黝黑。
  而最嚴重的一次,當屬第四次雷擊。
  1980年的一個夏天,天氣悶熱難耐。
  天空烏雲翻墨,雷聲滾滾,在風雨交加之中,天上響起了一聲炸雷。緊接著,大大小小的雷聲響起在在寧靜的鄉村上頭。離村子不遠的山坡上,一個炸雷擊中了林中的大杉樹,讓原本已經受創的頂端再次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第二天早上,張學軍帶著鋤頭到地裏幹活,走近大杉樹才發現掉落的枝丫將地裏的玉米壓斷了腰。張學軍來到杉樹底下,抓住一根最矮的枝丫,一個翻身爬了上去。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攀爬,張學軍爬到了杉樹的頂端。
  “仔細觀察才發現,杉樹又被雷擊了。”杉樹的樹幹部位被雷擊了一個大洞,樹皮也剝落了很大一塊,頂端的枝條幾乎全部碳化。
  大杉樹又被雷擊的消息在張家溝不脛而走,大家紛紛前往探視。
  “樹心空了,樹皮也掉了,恐怕這次不行了。”回家路上,村民們搖著頭歎息。
  村裏老人回憶,樹洞慢慢地越來越大,大家都以為它活不了了,但是30多年過去了,大杉樹依然挺拔。
  周山村村支書張榮容說:“這棵樹是我們村裏的一個寶,從曆史的角度,它見證了周山村的繁榮發展;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它經曆了周山村的環境變化;從精神價值的角度,它也代表了周山村艱苦奮鬥、永不放棄的精神;從鄉村建設角度,它昭示著周山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我們必須保護它,它是讓後人回顧周山村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