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大假,谁“动”了你的钱包?

时间:2025-04-20 22:25:58来源: 分类:時尚

  好不容易盼來了國慶大假,动不少市民都會趁這個長假好好休息一下,国庆大假以排解工作壓力,钱包舒緩放鬆平日裏緊張的动生活節奏。就在大家忙著安排自己難得的国庆大假大假時,不少市民也在為國慶應酬的钱包“份子錢”傷腦筋。

  婚宴紮堆

  “份子錢”讓人無奈

  國慶節還未到,动家住市區康藏路的国庆大假市民唐勇陸續收到同事、朋友的钱包喜帖。國慶節期間他要參加4場婚禮,动不菲的国庆大假“份子錢”讓唐勇感到非常無奈。

  記者走訪了市區不少酒店和婚慶公司了解到,钱包國慶節期間舉辦婚禮的动新人很多,酒店和婚慶公司的国庆大假“國慶檔”在數月之前都已被預訂一空。

  “知道國慶節期間舉辦婚禮的钱包人多,我提前三個月就預訂了婚宴。”國慶節期間要舉行婚禮的市民周強說,除了裝扮新房外,最讓他頭疼的就是預訂酒店和婚慶公司。

  “國慶黃金周假期較長,大家空閑時間比較充裕,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新人結婚的高峰期。”市區某賓館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大假賓館的婚宴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浮。該負責人說,該賓館今年的國慶節婚宴早在半年前就已有人預訂了,今年婚宴價格比去年上漲50%左右。

  作為上班族的唐勇看著手裏的請帖直訴苦,國慶七天,就有四天要參加朋友婚禮,四個婚禮所花費的份子錢粗略計算一下大概是1500元左右。“一個月才2000元的工資,不算其他開銷,就國慶趕禮,幾乎就花掉我一個月的工資了。”唐勇還說,朋友婚禮不出席也不好,本來想在家好好休息,這下“泡湯”了。

  “朋友結婚,婚車數量好像不是很多,朋友請我開車去幫忙,我也不好推辭。”在市區某廣告公司上班的李偉說,他剛買的車,國慶節期間自己幾乎每天都要幫別人接親,本想趁長假自己開車帶著家人出去旅遊,但朋友委托了,又不好推辭。“不僅要當‘車夫’,油費也自己掏,還要給一筆不菲的‘份子錢’。”李偉說。

  店鋪開張

  送禮讓人“囊中羞澀”

  10月3日,“劈啪、劈啪……”隨著一陣鞭炮聲,市區羌江南路某服裝店火熱開張了,店鋪兩邊擺滿了花籃,顯得非常氣派。

  這個國慶,除了是新人結婚的喜慶日子,也是不少店鋪開張的“吉日”。家住市區綠洲路的市民王華東就提著“招財貓”來為朋友店鋪“紮場子”了。“這個國慶有三個朋友的店鋪開張,每次送禮都讓我非常頭疼。”王華東說,開的店鋪不同,送禮的要求也不同。除了送上“招財貓”,他的另一個朋友開了家花店,若送禮再送花籃好像就不太合適,一時之間想不到送什麽好,王華東幹脆就封了紅包去祝賀。王華東為另一個開小吃店的朋友送了隻招財辟邪的“金蟾蜍”。

  “光是三份賀禮,就花掉我上千元,過節的費用比平時開銷還大。”王華東無奈地向記者說,作為上班族,他每個月工資並不算多,每次過節這“份子錢”都讓他有些頭疼。

  由於許多工薪族工資收入不太可觀,一方麵怕禮金太少別人說閑話,另一方麵高額的禮金讓他們承擔不起。市區某餐館打工者張蒙山,就為朋友的店鋪開張送禮而苦惱不已。

  喬遷之喜

  選禮物讓人頭疼

  在國慶節這個黃金周裏,喬遷新居的人也不在少數。在節假日選擇搬新家,一來有足夠的時間搬家,二來親朋好友也有時間來自己的新家坐坐。

  市區東大街某品牌女士包包店裏,市民呂梅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個2000多元的品牌女包,雖然國慶節店鋪搞活動打了折,但一個包包就2000多元,讓呂梅心痛不已。

  “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老師搬新家發了請帖,不帶點禮物去不太好。”呂梅告訴記者,兒子幼兒園的老師在國慶之前就發了搬家的請帖給她,兒子的老師搬家,作為母親,希望兒子在幼兒園裏能多受到老師的照顧,不去不太好,可去了送禮也是件頭疼的事。禮物太便宜怕老師不高興,於是呂梅便咬牙買下了這個名貴的包包作為禮物。

  另一位也在為搬家送禮而煩惱的市民張偉,他在我市某行政機關上班。平時,張偉與同事的關係還算不錯。

  “包個多大的紅包?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不合適,而且對方也不見得就能收下啊。”張偉思來想去都找不到答案。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他花了3000多元選擇了一款功能齊全又時尚的手機作為同事搬家的禮物。“這可花了我一個多月的工資。”張偉說。

  出門旅遊

  費用高錢包“緊張”

  除了參加婚宴、朋友聚會、走親戚,這個國慶大假,還有不少市民選擇出門旅遊。國慶節前,我市不少旅行社報名參團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也是人聲鼎沸,許多市民辦理港澳通行證、出國護照。

  剛從江蘇旅遊回來的市民李自力告訴記者,他是帶著家人開車出去旅遊的,這次旅遊花費上萬元。李自力說,途中的過路費、油費、食宿費、購物花費等等,加起來花銷不少。對於上班族李自力來說,這次旅遊花掉了他不少積蓄。“接下來的日子要節約點了。”李自力說,“之前就已經在為這次旅遊存錢,但還是超出了預算的開支,以後在開銷上就需要節約了。”

  而剛從越南旅遊回來的市民李波告訴記者,此次越南之行,幾乎花掉了他和女朋友一個月的工資,之後的日子他們也得節約著過了。

  實習記者 蔣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