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以樞紐為綱,全力於極地奮起”的拼抢發展戰略,滎經縣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載體,枢纽全力拚搶樞紐建設機遇,建设局面紮實推進三產聯動,新机学努力搶占區域經濟發展製高點和融入成都都市經濟圈先機。遇奋 一、力开確定“一樞紐、创科三基地”發展戰略 加快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展新融入極圈發展大格局,全力時不我待,拼抢機不可失。枢纽如何從滎經實際出發,建设局面找準同全省、新机学全市樞紐建設和極圈發展戰略的遇奋切入點,成為全縣今年關注和思考的重點。為此,我們深化了對縣情的再認識,在突出區位、資源、產業、環境等比較優勢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借力發展”意識,把“融入接軌”作為滎經未來發展的重要路子,科學確定了“一樞紐、三基地”的發展戰略,即:以樞紐建設為統領,立足資源優勢,深化交流合作,主動承接產業輻射和轉移,全麵加快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旅遊開發進程,把滎經打造成全市、全省重要的新型工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高端旅遊度假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構建“兩縱一橫”對外交通網 強力實施連接南北、拓展東西的交通發展戰略,打造承接成都、攀西兩大經濟圈的經濟“結點”和川滇經濟合作區的重要“節點”,不斷提升滎經在大區域中的戰略地位。一方麵優先打通對外大通道。積極做好雅西高速公路建設協調服務,全力改造縣境內的108國道,加快啟動繞城公路建設,搭建銜接攀西的經濟紐帶。積極做好滎經至瀘定、洪雅的縣際公路前期規劃設計工作,力爭將滎洪路、滎瀘路納入全省“十二五”規劃項目,打通滎經東接洪雅、西連瀘定的交通走廊。爭取將滎天路納入省道210線延長線進行改造,加強國道108線與國道318線的連接。另一方麵,全麵實施縣內路網上檔升級工作,努力形成以骨幹通道、重點鄉鎮、資源集中地為主的縣內交通環線網絡,促進縣域經濟整體聯動發展。 三、打造“一區五園”對接平台 以現有工業集中區“一區五園”為依托,計劃明年投入1億元以上資金,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2010年全縣工業集中區麵積達到5平方公裏、2020年達到15平方公裏,各項配套設施基本齊備,吸納和承接功能全麵增強,形成以園區聚企業、以企業興產業、以產業促發展的良好格局。大力培育物流樞紐,明年啟動打鑼坪物流平台建設,以物流帶動人流、商貿、餐飲等傳統三產市場繁榮活躍。同時,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強城市和新農村建設,切實增強城市的承載力和吸引力。創新服務方式,著力營造開放、寬鬆、有序的經營環境,增強投資吸引力。 四、建設“三個產業基地” 依托交通條件的不斷完善,抓住極圈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契機,主動呼應成都、攀西地區,打造產業聯動基地。一是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深入推進產業、產品、企業“三個調整”,加快推進現有企業技改升級。以項目投資為抓手,努力培育和壯大載能、礦產資源精深加工、新材料加工、化工等產業集群,爭取2010年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到12家,全縣規模工業產值突破50億元。二是建設特色農業基地。在壯大規模、打響品牌、產業化經營上下工夫,重點推進茶葉、獼猴桃、中藥材“三個萬畝”基地建設,大力培育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著力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製。三是打造高端旅遊度假地。搶抓全市旅遊發展“南下”戰略,引進四川眾信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至20億元開發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力爭用5年至8年時間將龍蒼溝景區建成年接待50萬人次的山地森林避暑國際休閑度假旅遊區、中國的“阿爾卑斯山”,使之成為成都人的“第二家居”。
民營經濟譜新篇|奮楫未來 開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麵
材料不合格 罰;質量不過關 砸
漢陰縣鳳台幼兒園開展“五一”勞動節主題活動
漢陰:強化專項監督 嚴查鄉村振興領域“微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