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塗家村任第一書記前,群众苟國軍是中去漢源縣科技局副局長,解決一些種植技術問題是把自本村他的強項。 為了摸清塗家村的己当貧困原因,苟國軍開展了廣泛的群众走訪調查,村裏的中去離退休幹部、老黨員、把自本村五保戶、己当特困戶,群众他一戶也沒落下。中去 當好第一書記,把自本村就要真心沉下去,己当與群眾成為“一村人”,群众真正了解這個村。中去 作為第一書記,把自本村就必須要有忠誠、擔當的政治品質,遇到困難敢於頂上去,為民解困、為黨分憂,當好基層的“分憂人”。 第一書記不能盲目地幹,隻有指導村兩委理清發展思路,幫助群眾找到脫貧路子,當好脫貧的引路人,才能實現如期脫貧“摘帽”。苟國軍(右)為村民分析桃樹生長情況 漢源縣雙溪鄉塗家村第一書記苟國軍稱—— 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 “塗家村東麵是國有林,南麵是九襄後山村、棗林村、百挑村,西麵是九襄大木村、滿堰村,北麵挨著申溝村、木楠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90多戶、近1500人……”近日,剛與漢源縣雙溪鄉塗家村第一書記苟國軍見麵,他便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起塗家村,言談間對該村情況十分了解。 “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不清楚怎麽開展工作?”到塗家村任職兩個月,苟國軍已把自己當成塗家村人。 田地間交流經驗 積極謀劃發展路 走進塗家村,苟國軍第一時間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塗家村村級活動室。 “馬上進行外牆裝修了,你們可要把好關,別裝修得太花哨,要和旁邊的衛生室一個風格,這樣風貌才統一。”現場了解施工進展後,苟國軍和施工方人員交換了意見。 在建的塗家村村級活動室,是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動場所,也是塗家村旅遊接待服務中心。入職以來,苟國軍對工程建設格外上心。 離開施工工地,苟國軍朝塗家村6組走去。 “苟書記,我聽說有種冰糖李果甜、產量高,你給分析分析,我們這裏適合發展這種水果嗎?”“好些人都用桃樹改接李樹,我家的油桃樹也想這樣嫁接,你覺得成不成?”一到6組,村民周國偉等人就圍著苟國軍谘詢發展問題。 到塗家村任第一書記前,苟國軍是漢源縣科技局副局長,解決一些種植技術問題是他的強項。 “冰糖李適不適合塗家村,要試驗了才知道;你帶我去瞧瞧你的桃樹……”穿過一片李樹林,便是周國偉的桃園。進桃園,苟國軍圍著幾棵桃樹仔細觀察起來。 “你的桃樹樹形修得不錯,可你看這葉子有蟎蟲,明顯是清園工作沒做好,你去年沒刷石硫合劑吧?”苟國軍扯下一片樹葉,給周國偉進行專業分析。 “這片桃林不錯,你有沒有興趣發展林下養殖?我們正在試養綠林雞,等成功了肯定是個增收的好項目。”交談間,苟國軍向周國偉透露了他對塗家村發展的下一步規劃。 麵對麵深入走訪 解決熱難點問題 “塗家村雖然海拔較高,可緊鄰九襄鎮,又與申溝村接壤,離高速公路入口不過5公裏,還處在漢源百裏花果長廊上,怎麽就成了貧困村?”剛到塗家村任職,苟國軍心裏也有疑惑。 為了摸清塗家村的貧困原因,苟國軍開展了廣泛的走訪調查,村裏的離退休幹部、老黨員、五保戶、特困戶,他一戶也沒落下。 經過走訪,苟國軍梳理出塗家村的貧困原因:“農村經濟基礎差,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林地麵積多、耕地麵積少;產業結構單一,規避市場風險、調整農產品結構能力差;沒有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青壯年多外出務工,村裏勞動力不足。” 找到貧困症狀,就要對症下藥。針對塗家村現狀,苟國軍提出進一步發展壯大塗家村的水果產業,落實產業扶持政策,抓好大櫻桃、蘋果、桃產業的合理布局,對村內可使用的土地實施“宜種盡種”擴大規模等脫貧思路。“同時,組織開展科技培訓,提高果產品質量;積極融入漢源百裏花果長廊,發展旅遊產業,增加果園價值;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全村精準扶貧戶納入合作社,通過抱團發展,增加村民抗風險能力。”苟國軍說。 記者 李麗 天全縣大坪鄉徐家村第一書記羅明芳圍繞“敢於擔當、奮發有為”主題,撰文總結道—— 與群眾成為“一村人” 2014年5月,我被選派到天全縣大坪鄉徐家村擔任第一書記。通過一年多的工作,我對如何當好第一書記有了一些思索。 當好第一書記,就要真心沉下去,與群眾成為“一村人”,真正了解這個村。 要得到群眾認可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支持,就必須放下機關氣息和架子,沉到群眾中去,把自己當本村人。任職後,我主動把黨組織關係轉到村上,參加村黨支部活動。為了盡快掌握村情民意,我與村組幹部一起用一周時間走遍全村10個村民小組236戶村民,通過麵對麵交談,收集群眾各類意見建議79條,摸清了徐家村班子凝聚力戰鬥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無支柱產業等突出問題。隨後,我理清工作思路,鎖定三大發展目標——抓班子、帶隊伍,著力解決班子公信力不足的問題;抓修路治水,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焦點難點問題;抓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解決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 作為第一書記,就必須要有忠誠、擔當的政治品質,遇到困難敢於頂上去,為民解困、為黨分憂,當好基層的“分憂人”。 徐家村2014年被評定為後進村,存在的問題非常多。通過多方打聽,我了解到縣上的災後重建項目中有道路建設工程,為此,我深入實地做調研、定規劃,積極向上匯報爭取,最終成功將徐家村的道路建設和全村人畜飲水納入災後重建的實施規劃項目。現在,全村7.8公裏的路麵硬化已經全部完成,分散供水工程也建成投入使用。 徐家村黨員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村組幹部幹事拖拉,缺乏激情和活力。為此,我從抓紀律入手,逐一同村組幹部談心談話,主持製定村組幹部值班製度、村級代辦工作職責等,重燃了村組幹部的工作激情。同時,添置辦公設施、規範設置村務公開欄,廣泛開展慵懶散專項整治、“幹部群眾麵對麵”等活動,使幹部作風改進、幹群關係融洽。 第一書記不能盲目地幹,隻有指導村兩委理清發展思路,幫助群眾找到脫貧路子,當好脫貧的引路人,才能實現如期脫貧“摘帽”。 地處高山的徐家村,經濟收入單一,雖有種植生薑的傳統,但未成規模。經多方輾轉,我請來川農大的專家學者和縣上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到村上調研,經反複論證,徐家村是種植生薑的理想場所。結論一出,我興奮得睡不著,連夜起草了《徐家村發展生薑產業的專題報告》,在第二天一早就找到縣領導進行匯報,爭取到5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隨後又順勢成立興民生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我還邀請川農大園藝係副教授、蔬菜種植專家嚴澤生到村裏為40多戶生薑種植大戶進行技術培訓。現在,全村生薑種植麵積已近900畝。去年,年收益達20萬元的種植大戶就有8戶。僅靠生薑這一項,人均增收3000餘元,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00餘元增加到8000餘元。 目前,徐家村又依靠當地豐富的竹林資源,發展530畝竹筍。竹子種植幾乎用不到什麽成本,每年春夏季節,每畝可以產500公斤竹筍。按照每公斤4元計算,是很可觀的收入。 徐家村的生薑、筍子都是好東西,為了提高收入,我與村組幹部對市場進行調研,正積極鼓勵和指導合作社、種植戶開網店,拓展銷路,提高知名度。 今後,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駐村幫扶的工作中去,為全麵建設“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家園而不懈努力!
到塗家村任第一書記前,群众苟國軍是中去漢源縣科技局副局長,解決一些種植技術問題是把自本村他的強項。
為了摸清塗家村的己当貧困原因,苟國軍開展了廣泛的群众走訪調查,村裏的中去離退休幹部、老黨員、把自本村五保戶、己当特困戶,群众他一戶也沒落下。中去
當好第一書記,把自本村就要真心沉下去,己当與群眾成為“一村人”,群众真正了解這個村。中去
作為第一書記,把自本村就必須要有忠誠、擔當的政治品質,遇到困難敢於頂上去,為民解困、為黨分憂,當好基層的“分憂人”。
第一書記不能盲目地幹,隻有指導村兩委理清發展思路,幫助群眾找到脫貧路子,當好脫貧的引路人,才能實現如期脫貧“摘帽”。
苟國軍(右)為村民分析桃樹生長情況
漢源縣雙溪鄉塗家村第一書記苟國軍稱——
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
“塗家村東麵是國有林,南麵是九襄後山村、棗林村、百挑村,西麵是九襄大木村、滿堰村,北麵挨著申溝村、木楠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90多戶、近1500人……”近日,剛與漢源縣雙溪鄉塗家村第一書記苟國軍見麵,他便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起塗家村,言談間對該村情況十分了解。
“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不清楚怎麽開展工作?”到塗家村任職兩個月,苟國軍已把自己當成塗家村人。
田地間交流經驗
積極謀劃發展路
走進塗家村,苟國軍第一時間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塗家村村級活動室。
“馬上進行外牆裝修了,你們可要把好關,別裝修得太花哨,要和旁邊的衛生室一個風格,這樣風貌才統一。”現場了解施工進展後,苟國軍和施工方人員交換了意見。
在建的塗家村村級活動室,是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動場所,也是塗家村旅遊接待服務中心。入職以來,苟國軍對工程建設格外上心。
離開施工工地,苟國軍朝塗家村6組走去。
“苟書記,我聽說有種冰糖李果甜、產量高,你給分析分析,我們這裏適合發展這種水果嗎?”“好些人都用桃樹改接李樹,我家的油桃樹也想這樣嫁接,你覺得成不成?”一到6組,村民周國偉等人就圍著苟國軍谘詢發展問題。
到塗家村任第一書記前,苟國軍是漢源縣科技局副局長,解決一些種植技術問題是他的強項。
“冰糖李適不適合塗家村,要試驗了才知道;你帶我去瞧瞧你的桃樹……”穿過一片李樹林,便是周國偉的桃園。進桃園,苟國軍圍著幾棵桃樹仔細觀察起來。
“你的桃樹樹形修得不錯,可你看這葉子有蟎蟲,明顯是清園工作沒做好,你去年沒刷石硫合劑吧?”苟國軍扯下一片樹葉,給周國偉進行專業分析。
“這片桃林不錯,你有沒有興趣發展林下養殖?我們正在試養綠林雞,等成功了肯定是個增收的好項目。”交談間,苟國軍向周國偉透露了他對塗家村發展的下一步規劃。
麵對麵深入走訪
解決熱難點問題
“塗家村雖然海拔較高,可緊鄰九襄鎮,又與申溝村接壤,離高速公路入口不過5公裏,還處在漢源百裏花果長廊上,怎麽就成了貧困村?”剛到塗家村任職,苟國軍心裏也有疑惑。
為了摸清塗家村的貧困原因,苟國軍開展了廣泛的走訪調查,村裏的離退休幹部、老黨員、五保戶、特困戶,他一戶也沒落下。
經過走訪,苟國軍梳理出塗家村的貧困原因:“農村經濟基礎差,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林地麵積多、耕地麵積少;產業結構單一,規避市場風險、調整農產品結構能力差;沒有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青壯年多外出務工,村裏勞動力不足。”
找到貧困症狀,就要對症下藥。針對塗家村現狀,苟國軍提出進一步發展壯大塗家村的水果產業,落實產業扶持政策,抓好大櫻桃、蘋果、桃產業的合理布局,對村內可使用的土地實施“宜種盡種”擴大規模等脫貧思路。“同時,組織開展科技培訓,提高果產品質量;積極融入漢源百裏花果長廊,發展旅遊產業,增加果園價值;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全村精準扶貧戶納入合作社,通過抱團發展,增加村民抗風險能力。”苟國軍說。
記者 李麗
天全縣大坪鄉徐家村第一書記羅明芳圍繞“敢於擔當、奮發有為”主題,撰文總結道——
與群眾成為“一村人”
2014年5月,我被選派到天全縣大坪鄉徐家村擔任第一書記。通過一年多的工作,我對如何當好第一書記有了一些思索。
當好第一書記,就要真心沉下去,與群眾成為“一村人”,真正了解這個村。
要得到群眾認可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支持,就必須放下機關氣息和架子,沉到群眾中去,把自己當本村人。任職後,我主動把黨組織關係轉到村上,參加村黨支部活動。為了盡快掌握村情民意,我與村組幹部一起用一周時間走遍全村10個村民小組236戶村民,通過麵對麵交談,收集群眾各類意見建議79條,摸清了徐家村班子凝聚力戰鬥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無支柱產業等突出問題。隨後,我理清工作思路,鎖定三大發展目標——抓班子、帶隊伍,著力解決班子公信力不足的問題;抓修路治水,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焦點難點問題;抓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解決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
作為第一書記,就必須要有忠誠、擔當的政治品質,遇到困難敢於頂上去,為民解困、為黨分憂,當好基層的“分憂人”。
徐家村2014年被評定為後進村,存在的問題非常多。通過多方打聽,我了解到縣上的災後重建項目中有道路建設工程,為此,我深入實地做調研、定規劃,積極向上匯報爭取,最終成功將徐家村的道路建設和全村人畜飲水納入災後重建的實施規劃項目。現在,全村7.8公裏的路麵硬化已經全部完成,分散供水工程也建成投入使用。
徐家村黨員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村組幹部幹事拖拉,缺乏激情和活力。為此,我從抓紀律入手,逐一同村組幹部談心談話,主持製定村組幹部值班製度、村級代辦工作職責等,重燃了村組幹部的工作激情。同時,添置辦公設施、規範設置村務公開欄,廣泛開展慵懶散專項整治、“幹部群眾麵對麵”等活動,使幹部作風改進、幹群關係融洽。
地處高山的徐家村,經濟收入單一,雖有種植生薑的傳統,但未成規模。經多方輾轉,我請來川農大的專家學者和縣上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到村上調研,經反複論證,徐家村是種植生薑的理想場所。結論一出,我興奮得睡不著,連夜起草了《徐家村發展生薑產業的專題報告》,在第二天一早就找到縣領導進行匯報,爭取到5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隨後又順勢成立興民生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我還邀請川農大園藝係副教授、蔬菜種植專家嚴澤生到村裏為40多戶生薑種植大戶進行技術培訓。現在,全村生薑種植麵積已近900畝。去年,年收益達20萬元的種植大戶就有8戶。僅靠生薑這一項,人均增收3000餘元,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00餘元增加到8000餘元。
目前,徐家村又依靠當地豐富的竹林資源,發展530畝竹筍。竹子種植幾乎用不到什麽成本,每年春夏季節,每畝可以產500公斤竹筍。按照每公斤4元計算,是很可觀的收入。
徐家村的生薑、筍子都是好東西,為了提高收入,我與村組幹部對市場進行調研,正積極鼓勵和指導合作社、種植戶開網店,拓展銷路,提高知名度。
今後,我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駐村幫扶的工作中去,為全麵建設“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家園而不懈努力!
民警下鄉宣傳服務推進摩托車專項整治工作
世界熱消息:在7萬方的上海建材家居大展上,行業信心和市場熱度正在回歸
圖解丨關於漢陰縣2024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圖片解讀
中國人民銀行今日發行2022版熊貓貴金屬紀念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