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能顺利走进课堂吗?

时间:2025-04-20 18:39:56来源: 分类:熱點

老師教學生書法

某學校學生製作的书法顺利小報

 

  8月26日,一則由教育部頒布的课能课堂《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教育界中產生了較大反響,走进不少教育界人士紛紛就如何傳承中華數千年的书法顺利書法,各抒己見。课能课堂

  按照《意見》規定,走进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书法顺利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课能课堂其中三至六年級的走进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书法顺利書法課。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课能课堂藝術等課程中,走进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书法顺利書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語文等相應課程中設置與書法有關的课能课堂選修課程。中小學校還可在綜合實踐活動、走进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中開展書法教育。

  從《意見》發布之日起至今已半月有餘,在對市區部分小學調查采訪後發現,各學校至今均未收到要求三至六年級每周需安排1課時書法課的正式通知。目前,僅有少數學校正式開設書法課程,並配備專職書法老師。如若通知一旦下達,倉促“上陣”的書法課,將麵臨專業教師和配套教材奇缺的情況,且短時間內將愈發凸顯。

  聲音:

  家長、學生支持開設書法課

  《意見》一出,立即引起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熱議,他們對在小學語文課上接受書法熏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每周能夠有一節課用作學習書法,那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何女士的兒子正在雨城區四小念四年級,兒子寫的字不工整,成為困擾她的難題。

  “這下好了,在課堂上經常練習,兒子的字肯定會有進步。”何女士笑著說。

  10歲的羅曦說,平常用慣了電腦,到用的時候卻想不起該怎麽寫字了。“有一次考試要用到武器的‘武’字,我就想不起到底有沒有多一撇,在試卷上塗改了半天。”羅曦表示,經常使用智能拚音打字,卻遺忘了字的正確寫法。

  四川農業大學大一學生黃晨則表示,俗話說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就如同一個人的臉,如果字寫得不好看,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會不好,因此,在小學期間打牢寫字功底是非常必要的。

  11歲的徐夢潔告訴記者:“爸爸媽媽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在低年級的時候就給我報了硬筆書法班,從4年級開始換成了寫毛筆字班。”在徐夢潔看來,已經有了專業的課外興趣班,就沒有必要在課堂中再開設相關課程。“在興趣特長班,老師每周都會布置寫字作業,要是學校老師再布置點,那樣我好累。”徐夢潔說。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家長以及市民對開設書法課表示支持,也有不少家長擔心,這樣的課程是否能真正落到實處,對提高學生寫字水平,陶冶情操的作用。

  尷尬:

  寄人籬下的書法課

  “毛筆分為筆鋒、筆肚、筆根,練習書法首先要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握筆姿態可分為三指握筆,或五指握筆”、“下筆前應仔細觀察字體的左右結構,上下結構”……16日上午,在位於市區的雨城區興賢小學六年級一班,今年已56歲的專職書法老師覃昊正在為該班近60名學生教授新學期開學後的第一堂書法課。

  而學生們也拿出早早就準備好的寫字本、毛筆、墨汁,在班主任的督導下聆聽有關書法介紹的每一個細節,像模像樣、一筆一劃地書寫著。

  從毛筆到字體的構成,從握筆姿勢到如何發力,對於開學書法第一課,覃昊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按照教程安排,他主要負責5至6年級共計8個班近500名學生書法課的同時,還要負責學校兩個書法興趣班,以及部分美術課程的教學。

  據雨城區興賢小學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3年前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全校被迫遷移後,學校就曾開設過一學期的書法課程,但這一嚐試由於教學地點一再變化,最終不得不暫時取消。不過,今年新學校落成後,學校不僅開辟專門的書法室,有了配套的課桌,還在3至6年級開設書法課程和興趣班,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注能力,並陶冶學生的性情。

  而在對市區其他學校的采訪中,雖然不少學校也在部分年級將硬筆書法列入教學計劃,但大都是與語文課相結合。位於市區的某外國語實驗小學,除一年級開設硬筆書法課程外,其餘年級和班級並未采取相應的方法。市區某小學負責人透露,該小學在一二年級開設了硬筆書法課,而軟筆書法則缺少相關專業型人才。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小學語文老師表示,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與老師教學水平由考試成績決定有一定聯係,老師和學校也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難題:

  專業師資難以為繼

  雖然部分學校書法課程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各學校對全麵開展書法教育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沒有專業書法老師。就目前已開設獨立書法課程的興賢小學為例,全校僅有兩名書法老師,其中一名為專職老師,另一名則由毛筆字較好的語文老師兼職。

  “按照目前的教學課程安排,以及學校專職老師配備比,兩名老師,平均每人要負責240人,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無法滿足學生學習書法的需求。”興賢小學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學校已在考慮再從語文老師中選拔數名老師,暫時緩解目前師資相對短缺的問題。

  “不僅是雨城區,幾乎全市所有小學都存在專職書法老師短缺的情況,隻能采取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這是雨城區教育局人事科工作人員對目前此類人才現狀的形象描述。配套師資短缺,那麽相應的師範類學校是否有此專業課程呢?

  早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現在雅安某傳媒公司任職的盧曉瑋女士一語道出其中“奧秘”。據她透露,雖然師範類院校對不同專業學生均有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等書寫方麵的要求和規定,並在期末考試時需要遞交一份毛筆字作業,但平日卻未開設相對應的獨立課程。“至於學生所交毛筆字作業,是否由學生本人書寫,學校也不會幹預。”

  與現有專業師資不給力而出現的尷尬局麵有著類似遭遇的,還有配套書法教材的嚴重缺乏。部分老師在教授書法課程時幾乎全憑自己多年書法愛好的積累,輔以不同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本。“此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根據自身情況開展相對應的書法課程,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沒有統一的教材,則很難達到此次通知所預期的效果。”某小學負責人認為,如果可以組織一部分身處教學一線,有良好書法功底的老師編撰一套真正適應中小學的書法課本,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應:

  書寫能力早已納入課標要求

  “書寫能力早已經納入《小學語文新課標》。”雨城區教育局教育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早就聽說該《意見》,目前還未收到過相關文件要求每個學校都必須開展相關課程,但小學生書寫能力早就作為語文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納入《小學語文新課標》。

  該負責人透露,在《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小學教育的階段目標,而每個階段中對學生寫字能力有著明確規定。比如:在小學第一學段(1—2年級)就要求教育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在第三學段則要求“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該負責人說,雖然大家對書法課進課堂充滿了期待,但目前市區各小學開展書法課程的情況全部由學校自行開設,或不開設,而大部分學校的書法課程是以興趣班的形式存在。由於出台意見到正式下文還需要一段時間,而市、縣(區)並沒有安排課時的權力,因此,具體怎麽開展,哪個時間段開展,還需等待上級部門做出明確規定後,再具體落實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

  按照此次教育部《建議》中的相關要求:書法教育應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至三年級著重培養學生硬筆書寫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隨著年級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齊,力求美觀,並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速度。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學生要用毛筆字書寫楷書,臨摹名家書法;大致了解書法曆史和漢字字體源流;從書法作品的內涵、章法、結構、筆法等方麵鑒賞曆代重要書法家作品,培養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

  記者 孫振宇 張敏

 

評論:

  書法教育,莫讓文化、傳承皆成空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書法課”……透過教育部近期發布的《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人們似乎不難發現,在時下書寫能力全麵弱化的背景下,此《建議》大有將書法從特長、技能層麵上升為一種具有強製性,有獨立課程安排的文化課。然初衷之美,並非結果之美。

  不可否認,通過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提高文化修養,以及培養審美能力有其獨到之處。但在沒有任何先兆之下,如此倉促上陣的書法強化教育卻麵臨著許多現實或潛在的問題,隻恐陷入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最終隻能是形式大於內容,淹沒於時間的海洋中,而不了了之。

  其一,孫子兵法中尚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說,然此次書法教育普及行動,事前全然無任何準備,直接導致出現各學校“無糧可用,無兵可派”的尷尬境地,積極性備受打擊;其二,麵對教育界長期存在的一考定終身,以及考試、升學成績決定學校成敗、教師成敗、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書法教育推廣的難度並非一紙文件所能改變。

  以此次筆者在市區某小學所見,課堂之上,幾乎所有學生的毛筆都為1元至3元的劣等貨色。“這等毛筆使用時,極易出現分叉,用於鍛煉書法能力幾無用處。”而家長對書法教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如考100分來得實在。

  正如筆者此次所接觸的教育界人士所言,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學生,原本就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標,但時下的功利化教育模式,正在逐漸摧毀這一切。改變並非一章一法,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當現行教育體製下的功利化光環褪去之時,才是教育回歸正本之時。

  孫振宇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