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平方米新房工钱仅花4000元

时间:2025-04-20 19:18:05来源: 分类:探索

  蘆山縣飛仙關鎮三友村陸坪組的平方重建戶,在災後重建中互幫互助——從挖房基到修完主體,米新一幢300平方米的房工磚混結構房,僅花人工工資四千元,钱仅節省開支5萬元以上。花元

  互幫互助是平方陸坪組的傳統。地震後,米新鄰裏之間互幫互助更為突出。房工農房重建開始,钱仅該組的花元泥工和木工等技術人員組成施工隊,沒技術的平方人員組成雜工隊,自己動手重建家園,米新節省了開支,房工加快了進度,钱仅確保了質量。花元

  黃勳誌

  村民自組施工隊

  輪流逐戶忙重建

  陸坪組黃勳誌家修的是一樓一底的磚混結構房,房屋總麵積約300平方米。目前,底樓牆壁已抹完水泥灰漿,樓房頂樓10天前倒完現澆,即將拆模板。

  8日早上,下著毛毛雨,黃勳誌和妻子汪明芬往新房裏背泥土,回填、平整底樓地麵,然後打混凝土地麵。

  與夫妻倆一道冒雨背泥土的還有宋興磊等村民。黃勳誌說,宋興磊等人是來幫忙的,不要一分工錢。

  擺談中,黃勳誌讓記者猜測,他家新房主體工程完成,總共用了多少人工工資?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隻花了4000元。”黃勳誌說,這就是鄉親互幫互助的結果。

  災後農房重建開始後,陸坪組針對本組倒房戶多,但泥工、木工較多的實際,建起泥工隊、木工隊和雜工隊,負責本組農房重建。施工隊不收工錢,輪流施工逐戶進行重建。

  45歲的黃勳誌是集泥工、木工於一身的能手,也是幫工隊中的骨幹。他說,全組有40多戶倒房戶,為加快進度,他們把泥工分成幾個組,三四個泥工一組,負責砌磚牆,木工組負責支模,婦女和沒手藝的人為泥工和木工打下手。

  農房重建開始後,該村許多沒有倒房的村民也主動加入。他們原本不要工錢,但部分沒倒房的人家也需要進行加固維修,對此,該村重建戶對未倒房戶的幫工予以計工付酬。黃勳誌家房屋主體完工,僅支付人工費4000元。

  目前,為盡早搬新家,黃勳誌夫婦白天到其他農戶的修房工地幫工,晚上在自家新房內拉起燈泡加班抹牆灰、填底樓地麵,力爭在春節前裝修兩個房間,住進新房過春節。

  黃炳章

  義務幫忙的人

  最多一天30多人

  黃勳誌家新房對麵,是村民黃炳章家的樓房。

  黃炳章家的樓房牆體內外的水泥砂漿已抹完,混凝土地麵已打好,樓頂的儲水屋麵已經儲水10餘厘米高……

  黃炳章家的房屋主體在10天前完工。新房有客廳、主臥室、次臥室、儲藏室、衛生間、浴室等。

  黃炳章也是泥工木工都在行。他在陸坪組農房重建中,泥工忙不過來時,就拿磚刀砌磚;木工忙不過來時,就拿起斧頭鋸子當木工。

  忙完這家忙那家。輪到黃炳章家修房時,前來幫忙的人,最多一天有30多人。黃炳章家的房屋麵積260平方米左右,從挖基礎到主體完工,他支付的人工工資隻有3000餘元。

  黃炳章算了一下,到他家義務幫工的泥木工和雜工,累計達到兩三百個,按現行工價計算,要支付5萬元以上。

  三友村黨支部書記汪海榮說,陸坪組村民相互幫助,自己給自己修房,更加注重質量,既節約了一大筆人工開支,又加快了施工進度,一舉多得。陸坪組是三友村農房建設進度最快的組之一,全組開工修房的有近40戶,除少數承包給外地人施工外,大部分重建農房都是鄉親互幫互助完成的。

  記者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