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震情冲在一线 新闻现场有他身影

时间:2025-04-21 01:04:53来源: 分类:焦點

  他家在蘆山縣飛仙關鎮,不惧為第一時間奔赴蘆山重災區,震情從家門經過也沒有進去;為了解蘆山縣寶盛鄉災情,冲线他冒著隨時可能滾落的新闻现场飛石,徒步衝過金雞 峽3公裏左右長的有身影塌方路段;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用文字和鏡頭記錄著蘆山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的不惧進展,他是震情雅安日報記者彭加權。

  路過家門 奔赴主戰場

  強烈地震來襲時,冲线彭加權還在睡覺。新闻现场第一波地震後,有身影他憑著職業敏感,不惧抓上采訪包直奔報社。震情

  在報社樓下,冲线采訪任務還未傳來,新闻现场準確的有身影地震災情率先到達——本次地震7.0級,震中在蘆山。

  這對家在蘆山縣飛仙關鎮的他來說,前往災區了解災情的心情更加迫切。

  彭加權一次又一次地給蘆山家人打電話、發短信,卻無回音。

  與此同時,彭加權被安排與另外幾名同事一道,開赴蘆山重災區進行采訪報道。

  通往蘆山縣龍門鄉,飛仙關鎮是必經之路。因飛仙關塌方,所有車輛一律禁止通行。焦急中,一輛中新社的采訪車鳴著警笛往災區駛去。趁司機停車詢問交警之機,彭加權與另一名同事毫不客氣,拉開車門就跳了上去……進入飛仙關時,還沒看清房屋情況,車就從家門口奔馳而過。好在途中,他接到了家人的電話:全家安然無恙,房屋有損失。

  穿越“生死線” 進入“孤島”

  到達蘆山縣抗震救災臨時指揮部後,彭加權得到消息:地震導致金雞峽峽穀山體塌方,龍門到寶盛的道路中斷,寶盛成為“孤島”,災情不明。

  進入寶盛鄉必須經過金雞峽。金雞峽向來以險要著稱。它的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玉溪河,道路崎嶇狹窄。

  地震後,山體崩塌嚴重,昔日公路已被堆積如山的亂石覆蓋,不斷有飛石落下。

  “是進還是退?塌方路究竟有多長?行進中,如果遭遇飛石,後果不堪設想!”彭加權站在金雞峽口,觀察地勢。

  作為報社年齡最大的記者,彭加權當過兵,經過短暫的思考後,他毅然選擇跨過塌方路段,挺進寶盛鄉。

  “金雞峽3公裏塌方路段就是一條‘生死線’,稍不留神就可能喪命。” 彭加權回憶,在峽穀中,大風夾著泥沙吹打在臉上,讓人睜不開眼。山上, 不時有飛石滾落,腳下,亂石林立……

  地震當天,彭加權進入寶盛鄉,采訪告一段落時,已是下午4點過,此時,寶盛到太平的道路仍未打通, 為趕時間返回市區寫稿,彭加權再次穿越金雞峽。到達玉溪村時,他用手摸了摸頭發,頭發裏藏滿石頭渣……此時,饑腸轆轆的他才想起, 為了趕時間采訪,這天,自己隻吃過半碗稀飯。

  堅守一線 采訪鮮活稿件

  地震發生後一周,雅安日報上源源不斷地刊登出彭加權的稿件。

  然而重災區的采訪並不容易。

  4月22日早上,彭家權到蘆山縣雙石鎮采訪,大岩腔(小地名)出現塌方,為完成采訪任務,他徒步跑過塌方路段,一路上飛石不斷……

  4月23日,他前往蘆山縣龍門鄉五星村采訪“愛心超市”女老板胡國香,在找胡國香的途中,突然發生較強餘震,而當時,彭家權正走在一處危房下,剛跑開,房屋就掉下磚頭……

  不僅如此,地震災區的采訪還缺衣少糧。“吃一碗熱騰騰的方便麵都是享受。”彭加權每頓都以麵包為主,由於走得匆忙,他出門時隻穿了一件襯衣,晚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即便如此,震後8天,彭加權一直堅守在蘆山重災區采訪。

  每個夜晚,彭家權回到蘆山縣城內的廣播電視大樓,由於媒體記者多,找個寫稿位置都難,他有時甚至蹲在角落就開始寫稿,直到淩晨。

  “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恢複情況如何?搭建過渡安置房進展情況如何?” 抗震救災轉入過渡安置階段後,這些都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兩個月以來,彭加權一次次深入一線,采訪災區群眾生產生活變化的點點滴滴。隻要有新聞發生,他就在采訪的路上。 記者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