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嗡嗡在市區三雅園,空竹隻要不遇雨天,声声生活都能發現一支老年人組成的抖出抖空竹隊伍,和其他鍛煉身體的健康老人比起來,顯得頗為獨特,嗡嗡也是空竹最能吸引市民圍觀的隊伍。 作為我國北方傳統民俗之一,声声生活抖空竹過去在雅安並不多見。抖出2006年5月20日,健康抖空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嗡嗡隨之發展迅速,空竹成為全國範圍內非常盛行的声声生活一項健身運動。 從一個人的抖出愛好到一群人的運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抖空竹運動興起於2011年4月,健康剛開始參與這項運動的人隻有3名。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人當中的確有一位老師,姓李。李老師是雅安人,在廣漢工作,退休後因照顧母親奔波於雅安與廣漢之間。 李老師抖空竹已有8年,技術嫻熟,能玩出很多花樣,最壯觀的一個技巧就是他可以讓空竹圍繞自己不停旋轉,看起來氣勢磅礴。 “在雅安,我是李老師的第一個徒弟,這件事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在去年的4月份,我和另外一位退休老人一起跟李老師學習抖空竹。”市民江師傅告訴記者,他很感謝李老師的耐心和細致,因為當時隻有兩個人跟他學習,但李老師一直細心教他們,讓他們很快學會了一些基本動作。 雖然學習抖空竹並不難,但是在初學階段也容易讓人受傷。市民劉師傅就受過傷,劉師傅是今年4月份加入到抖空竹隊伍中的,他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不小心將空竹甩到了自己身上,現在他的右側胳膊上還留著兩處傷疤。 “空竹的轉速很快,高速運轉的空竹不小心甩到身上就好像被開水燙到一樣,當時就有一層皮脫落。”劉師傅告訴記者,他受傷隻是意外,隻要不心急,慢慢練習,掌握好手法和步法等動作要領,身體就會跟著協調起來,就不會受傷了。 “其實抖空竹很容易,新手可以先慢慢練習撈、盤等基本動作,一天時間就能學會,接受能力快的人隻需2個小時就可學會。”李老師說,練好這項運動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也需要對自己有信心,有耐心。 劉師傅介紹,每天早上7點至中午11點、下午2點至5點他們都會自發來到市區三雅園練習抖空竹,每天都會堅持練習7個小時左右。 老少皆宜健身的好項目 從李老師教會第一批的兩個徒弟開始,這支抖空竹隊伍由3個人發展到了如今的18個人。與市區常見的其他老年人鍛煉項目相比,這個人數不算多。 “抖空竹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抖空竹不僅要求人眼明手快,而且也能鍛煉人身體的協調性,鍛煉大腦的反應能力。”李老師介紹,抖空竹不僅僅是上肢運動,下肢以及身體的各個關節部位都要跟著運動,手法隻是抖空竹的技巧之一,很多動作都伴隨著步法要領,像扔、跨等動作都需要下肢協助才能完成。 李老師說,抖空竹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他曾經在廣漢教過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人抖空竹,這位老人在抖空竹之前身體一直不好,自從練習了抖空竹之後,身體慢慢好了起來,現在能抖直徑33厘米,重達2.5公斤的大空竹。 “空竹分為單頭、雙頭、雙軸等5種,每一種空竹的玩法都存在一定差異,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李老師告訴記者,一般在舞台上進行抖空竹表演,使用的都是雙頭空竹,這種空竹的軸較長,使用起來比較安全,表演時不容易甩落傷到觀眾;而他們使用的都是單頭空竹,不適合表演,隻適用於鍛煉身體。 雅安抖空竹運動的發展存在一定難度,首先是場地問題,市區適合抖空竹的場地不多。 “剛開始人少的時候我們在市區啤酒屋停車場附近的廣場上鍛煉,可是那裏圍觀的市民太多,我們擔心會傷到市民,經過多次選擇,最後選在三雅園。”李老師告訴記者,三雅園這裏過往市民較少,空間也大,惟一不足的就是這裏的地麵是水泥地而不是草地,很傷空竹,到現在他們已經更換了4次空竹。 李老師說,他們喜歡抖空竹運動,因為這項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同時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能向外地遊客展示雅安人豐富的老年生活,體現我市在文明城市創建和生態城市打造中,市民生活的另一種文明。 李老師希望,抖空竹運動作為國家的一種傳統文化,也能在雅安得到發揚,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抖空竹隊伍中來,他也會不厭其煩地教每一位新手。 記者王星皓
不知從何時開始,嗡嗡在市區三雅園,空竹隻要不遇雨天,声声生活都能發現一支老年人組成的抖出抖空竹隊伍,和其他鍛煉身體的健康老人比起來,顯得頗為獨特,嗡嗡也是空竹最能吸引市民圍觀的隊伍。
作為我國北方傳統民俗之一,声声生活抖空竹過去在雅安並不多見。抖出2006年5月20日,健康抖空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嗡嗡隨之發展迅速,空竹成為全國範圍內非常盛行的声声生活一項健身運動。
從一個人的抖出愛好到一群人的運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抖空竹運動興起於2011年4月,健康剛開始參與這項運動的人隻有3名。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三個人當中的確有一位老師,姓李。李老師是雅安人,在廣漢工作,退休後因照顧母親奔波於雅安與廣漢之間。
李老師抖空竹已有8年,技術嫻熟,能玩出很多花樣,最壯觀的一個技巧就是他可以讓空竹圍繞自己不停旋轉,看起來氣勢磅礴。
“在雅安,我是李老師的第一個徒弟,這件事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在去年的4月份,我和另外一位退休老人一起跟李老師學習抖空竹。”市民江師傅告訴記者,他很感謝李老師的耐心和細致,因為當時隻有兩個人跟他學習,但李老師一直細心教他們,讓他們很快學會了一些基本動作。
雖然學習抖空竹並不難,但是在初學階段也容易讓人受傷。市民劉師傅就受過傷,劉師傅是今年4月份加入到抖空竹隊伍中的,他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不小心將空竹甩到了自己身上,現在他的右側胳膊上還留著兩處傷疤。
“空竹的轉速很快,高速運轉的空竹不小心甩到身上就好像被開水燙到一樣,當時就有一層皮脫落。”劉師傅告訴記者,他受傷隻是意外,隻要不心急,慢慢練習,掌握好手法和步法等動作要領,身體就會跟著協調起來,就不會受傷了。
“其實抖空竹很容易,新手可以先慢慢練習撈、盤等基本動作,一天時間就能學會,接受能力快的人隻需2個小時就可學會。”李老師說,練好這項運動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也需要對自己有信心,有耐心。
劉師傅介紹,每天早上7點至中午11點、下午2點至5點他們都會自發來到市區三雅園練習抖空竹,每天都會堅持練習7個小時左右。
老少皆宜健身的好項目
從李老師教會第一批的兩個徒弟開始,這支抖空竹隊伍由3個人發展到了如今的18個人。與市區常見的其他老年人鍛煉項目相比,這個人數不算多。
“抖空竹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抖空竹不僅要求人眼明手快,而且也能鍛煉人身體的協調性,鍛煉大腦的反應能力。”李老師介紹,抖空竹不僅僅是上肢運動,下肢以及身體的各個關節部位都要跟著運動,手法隻是抖空竹的技巧之一,很多動作都伴隨著步法要領,像扔、跨等動作都需要下肢協助才能完成。
李老師說,抖空竹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他曾經在廣漢教過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人抖空竹,這位老人在抖空竹之前身體一直不好,自從練習了抖空竹之後,身體慢慢好了起來,現在能抖直徑33厘米,重達2.5公斤的大空竹。
“空竹分為單頭、雙頭、雙軸等5種,每一種空竹的玩法都存在一定差異,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李老師告訴記者,一般在舞台上進行抖空竹表演,使用的都是雙頭空竹,這種空竹的軸較長,使用起來比較安全,表演時不容易甩落傷到觀眾;而他們使用的都是單頭空竹,不適合表演,隻適用於鍛煉身體。
雅安抖空竹運動的發展存在一定難度,首先是場地問題,市區適合抖空竹的場地不多。
“剛開始人少的時候我們在市區啤酒屋停車場附近的廣場上鍛煉,可是那裏圍觀的市民太多,我們擔心會傷到市民,經過多次選擇,最後選在三雅園。”李老師告訴記者,三雅園這裏過往市民較少,空間也大,惟一不足的就是這裏的地麵是水泥地而不是草地,很傷空竹,到現在他們已經更換了4次空竹。
李老師說,他們喜歡抖空竹運動,因為這項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同時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能向外地遊客展示雅安人豐富的老年生活,體現我市在文明城市創建和生態城市打造中,市民生活的另一種文明。
李老師希望,抖空竹運動作為國家的一種傳統文化,也能在雅安得到發揚,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抖空竹隊伍中來,他也會不厭其煩地教每一位新手。
記者王星皓
搶劫強奸搶奪 嫌犯鍾某集多罪一身被判刑
朗尼克:曼聯會踢進攻足球 要更多的向前傳球
庫裏18分勇士功虧一簣 76人末節發力大帝26+9
“借雞生蛋”年入12億,知網的買賣早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