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20201314”這可不是新人什麽密碼,而是扎堆“我愛你”(520)、“愛你一生一世”(201314)的领证諧音。這樣別致的特殊日子,自然成了眾多情侶選擇登記結婚的日更良辰吉日。記者從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达爱5月20日當天共有160對新人喜結連理·20 與愛相關的新人日子 受新人青睞 5月20日早上8點,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準時來到辦公室上班,扎堆剛走進辦公樓,领证等待領證的特殊市民一擁而上,詢問領證的日更具體事務。 “要帶什麽證件呢?达爱” “年齡有什麽限製?” “不是本地戶口能不能辦理?” 工作人員一打開辦公室大門,前來領證·20市民一下子擠進了登記處。 “絕大部分是年輕人,其中也不乏中年人和老年人。”工作人員介紹。 當天,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為160對新人發放了結婚證。 從近幾年辦理的結婚登記情況來看,每年的2月14日都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日。老一輩人選擇結婚登記日都是翻黃曆、選吉日,但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日子的特殊意義。象征著浪漫的情人節似乎成了首選,除此之外,一些諧音帶有美好意義的日子,也較受年輕人青睞。例如每年的12月12日諧音是“要愛,要愛”,前來辦理結婚登記的年輕人也不少。 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介紹,2013年1月4日前來領證的新人創下了曆史最高。“當天共有333對新人領證,而平時平均每天隻有30對左右新人到這裏領證。”除此之外,一些特殊日子也能遇上100多對新人領證。 如果相愛 天天都是“5·20” 5月21日,記者來到雨城區婚姻登記處,與20日的擁擠截然不同,21日的婚姻登記處顯得十分冷清,偶爾才有過來登記領證的新人。臨近中午,前來領證的市民李思思告訴記者,她原本打算5月20日領證結婚,但是當天小兩口都要加班,實在騰不出時間辦理,所以沒能如願。“覺得520很有紀念意義,讓我們的愛情更加甜蜜。當然還有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好記,以後一說到結婚紀念日,馬上就會想到我愛你(520)。” 雖然錯過了5月20日熱門吉日,但是小兩口並不傷心。準新郎郭攀告訴記者,哪天領證並不重要。“兩個人結合在一起,最重要的還是能夠互相關愛,互相尊重,攜手相伴一生。” 5月20日,也成為不少情侶的必過節日。來自川農大大四的學生樊曉靜就收到了來自男朋友的一大束玫瑰花。當她捧著玫瑰花進入寢室時,引來全寢室女生的尖叫。 “當時感覺特別幸福,還有點小小的驕傲。”樊曉靜告訴記者,她和男朋友交往也有大半年了,這次是男朋友第一次送她禮物,讓她十分感動。 “本來以為他就是個木訥的男生,沒想到還有浪漫的一麵。”樊曉靜分析,5月20日當天,不少學生都在為情侶購買禮物,可能是這種趨勢帶動了男友,才會想到買一束花送給她。 不過,對於網絡熱炒的與愛有關的“數字節”,不少未婚男網友表示“傷不起”。網友“記憶”說,每年與愛有關的網絡“數字節”,他都會給女友送禮物。“今年2月14日,我送了她價值五百多元的禮物,身邊有朋友在這一天甚至送上千元的禮物示愛,如果每年多幾個這樣的節日,人都要崩潰了。” 市民小雨與丈夫結婚已經三年有餘,她表示特地在“數字節”送禮沒有必要。“每一天都可以向對方表達愛意,不一定非得等到特殊日子。” 記者 江南 記者手記: 對於每一對新人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日子登記結婚本來無可厚非,這樣的日子寄托著新人對愛情的憧憬和期盼。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這個好日子而結婚,為了追趕時髦而結合在一起,顯然不利於婚姻的長久。 網絡“數字節”就是網友們的一種自娛自樂,給自己尋找一個快樂的理由,這也反映出人們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通過頻頻“造節”來緩解焦慮心情。我們不用過分強調這些網絡新生事物的好壞,也不必刻意進行對抗。但必須注意到,這些“無厘頭”的網絡節日確實已深深影響到都市人的生活,甚至是負麵影響,對於如“5·20”一樣的網絡“數字節”,我們應該理性對待,切勿盲目跟風。
“520·20201314”這可不是新人什麽密碼,而是扎堆“我愛你”(520)、“愛你一生一世”(201314)的领证諧音。這樣別致的特殊日子,自然成了眾多情侶選擇登記結婚的日更良辰吉日。記者從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达爱5月20日當天共有160對新人喜結連理·20
與愛相關的新人日子
受新人青睞
5月20日早上8點,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準時來到辦公室上班,扎堆剛走進辦公樓,领证等待領證的特殊市民一擁而上,詢問領證的日更具體事務。
“要帶什麽證件呢?达爱”
“年齡有什麽限製?”
“不是本地戶口能不能辦理?”
工作人員一打開辦公室大門,前來領證·20市民一下子擠進了登記處。
“絕大部分是年輕人,其中也不乏中年人和老年人。”工作人員介紹。
當天,雨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為160對新人發放了結婚證。
從近幾年辦理的結婚登記情況來看,每年的2月14日都是結婚登記的高峰日。老一輩人選擇結婚登記日都是翻黃曆、選吉日,但現在的年輕人更看重日子的特殊意義。象征著浪漫的情人節似乎成了首選,除此之外,一些諧音帶有美好意義的日子,也較受年輕人青睞。例如每年的12月12日諧音是“要愛,要愛”,前來辦理結婚登記的年輕人也不少。
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介紹,2013年1月4日前來領證的新人創下了曆史最高。“當天共有333對新人領證,而平時平均每天隻有30對左右新人到這裏領證。”除此之外,一些特殊日子也能遇上100多對新人領證。
如果相愛
天天都是“5·20”
5月21日,記者來到雨城區婚姻登記處,與20日的擁擠截然不同,21日的婚姻登記處顯得十分冷清,偶爾才有過來登記領證的新人。臨近中午,前來領證的市民李思思告訴記者,她原本打算5月20日領證結婚,但是當天小兩口都要加班,實在騰不出時間辦理,所以沒能如願。“覺得520很有紀念意義,讓我們的愛情更加甜蜜。當然還有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好記,以後一說到結婚紀念日,馬上就會想到我愛你(520)。”
雖然錯過了5月20日熱門吉日,但是小兩口並不傷心。準新郎郭攀告訴記者,哪天領證並不重要。“兩個人結合在一起,最重要的還是能夠互相關愛,互相尊重,攜手相伴一生。”
5月20日,也成為不少情侶的必過節日。來自川農大大四的學生樊曉靜就收到了來自男朋友的一大束玫瑰花。當她捧著玫瑰花進入寢室時,引來全寢室女生的尖叫。
“當時感覺特別幸福,還有點小小的驕傲。”樊曉靜告訴記者,她和男朋友交往也有大半年了,這次是男朋友第一次送她禮物,讓她十分感動。
“本來以為他就是個木訥的男生,沒想到還有浪漫的一麵。”樊曉靜分析,5月20日當天,不少學生都在為情侶購買禮物,可能是這種趨勢帶動了男友,才會想到買一束花送給她。
不過,對於網絡熱炒的與愛有關的“數字節”,不少未婚男網友表示“傷不起”。網友“記憶”說,每年與愛有關的網絡“數字節”,他都會給女友送禮物。“今年2月14日,我送了她價值五百多元的禮物,身邊有朋友在這一天甚至送上千元的禮物示愛,如果每年多幾個這樣的節日,人都要崩潰了。”
市民小雨與丈夫結婚已經三年有餘,她表示特地在“數字節”送禮沒有必要。“每一天都可以向對方表達愛意,不一定非得等到特殊日子。” 記者 江南
記者手記:
對於每一對新人來說,選擇自己喜歡的日子登記結婚本來無可厚非,這樣的日子寄托著新人對愛情的憧憬和期盼。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這個好日子而結婚,為了追趕時髦而結合在一起,顯然不利於婚姻的長久。
網絡“數字節”就是網友們的一種自娛自樂,給自己尋找一個快樂的理由,這也反映出人們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下通過頻頻“造節”來緩解焦慮心情。我們不用過分強調這些網絡新生事物的好壞,也不必刻意進行對抗。但必須注意到,這些“無厘頭”的網絡節日確實已深深影響到都市人的生活,甚至是負麵影響,對於如“5·20”一樣的網絡“數字節”,我們應該理性對待,切勿盲目跟風。
慎防高空墜物 營造平安生活
網絡借貸引糾紛 遠程調解促履行
裝修公司:活動獎品作活餌 忽悠業主簽“合同”
漢陰縣城關一小教育集團開展開學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