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富带头人到编外团委副书记

时间:2025-04-20 22:52:51来源: 分类:熱點

田濟(左)和村民討論垃圾房修建情況

 

  “真沒想到,富带我一個開農家樂的头人農民,還能當上編外鎮團委副書記。到编我一定會跟村民們多交流,外团委副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书记”雨城區碧峰峽鎮碧峰峽村村民田濟,富带憑自己的头人努力,把農家樂辦得有聲有色;今年4月,到编碧峰峽鎮開展鄉鎮團組織格局創新時,外团委副田濟作為農村致富帶頭人當選為編外鎮團委副書記。书记

  農村娃變致富領頭人

  1993年,富带田濟的头人家人依托碧峰峽景區,開了一家小飯館;2000年,到编碧峰峽景區開發中,外团委副碧峰峽鎮組織當地部分村民去成都市郫縣參觀學習當地農家樂。书记

  作為“中國農家樂發源地”的郫縣,農家樂的規模、經營模式等讓田濟大開眼界、大受啟發。回來後,他和家人開辦了一家農家樂。

  對第一次接觸農家樂的田濟來說,經營的道路走得並不順利——基礎設施條件較差,不少遊客看到田濟的農家樂轉頭就走;好不容易有遊客住下來,但第二天遊客總會表示,住宿條件不盡如人意;有一次,幾位來碧峰峽的客人點了一道“魚香茄子”。聽到菜名,田濟傻眼了,自己和家人不會做這道菜。

  田濟跟客人說了實話,並請他掌勺,教自己做。而這樣的事,在最初的幾年裏發生過好幾次。摸索了幾年,走過不少彎路的田濟終於讓農家樂初具規模,住宿由開始的十幾個床位擴展到六十餘個,菜品也不斷豐富。

  為使鄉親跟自己一樣走上致富路,田濟把長期經營農家樂的經驗傳授給其他村民;有村民在開農家樂時遇到資金困難,他也會主動給予幫助。“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不懂管理,辦個農家樂不容易,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和經營理念。”田濟說,村民在經營農家樂時遇到的困難,隻要他能幫忙就一定會幫。

  去年6月,田濟再次帶領村上的十幾名農家樂業主赴郫縣參觀,感受差距。回來後,村民“受刺激”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農家樂業主徐大梁回來後,擴建了農家樂的住宿,裝修和住宿條件有了很大提高,“盡管我們也發展了多年,但郫縣農家樂的接待檔次依舊比我們高。”

  “想法王”對夢想堅持不懈

  不少村民認為,田濟雖然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卻是一個熱心人,而且思維靈活,是名副其實的“想法王”。

  田濟表示,他一直想成立一個農家樂協會;還曾設想依托碧峰峽景區,實現農家樂的菜品從原料生產到最後售出的鏈條。但這些大膽的想法提出多次,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

  今年,在田濟的堅持下,終於實現了一個想法。

  過去,碧峰峽景區內的農家樂都將垃圾集中送往景區內的垃圾運送中心,但由於部分農家樂離垃圾轉運中心較遠,景區內經常有亂丟垃圾的情況發生。

  “這可不好,我們一直引以為自豪的就是碧峰峽的生態環境,亂扔垃圾不僅破壞了和諧美景,還會影響碧峰峽的對外形象。”田濟說,他看到垃圾亂扔的現象很痛心,碧峰峽打的是生態牌,何不在景區內修建幾個既漂亮又實用的垃圾房,垃圾房上麵種些花草,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田濟提出這個想法時,並不是所有的農家樂業主都認同,不少人表示現有的垃圾處理模式也不錯,重新修建垃圾房太麻煩。

  田濟深知垃圾房修建對環境大有益處,於是不斷地堅持。終於,與他同在一組的十五戶農家樂業主同意共同出資,修建三個垃圾房,並集體商定了修建的具體位置、大小以及處理機製等問題。

  想法實現了,田濟感觸很深:“隻要大家團結起來,每個人出點力,就會讓家鄉越變越美好;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盡自己所能帶領村民奔向幸福生活。這是我的夢想。”

  今年4月,碧峰峽鎮開展鄉鎮團組織格局創新時,田濟作為農村致富帶頭人當選為編外鎮團委副書記。

  記者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