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縣生態林一隅 滎經有著豐富的三字经森林資源,全縣林業總麵積達231萬畝,荥经森林覆蓋率達60.25%,念好做強林業產業,林竹實現林業資源向林業經濟的产业轉變,延伸林產業的发展產業鏈條,做好林業資源的三字经儲備和產業的深加工,成為滎經縣的荥经重要工作之一。 滎經林區是念好青衣江源頭最寶貴的天然水源涵養林。自1990年以來,林竹該縣利用自身適合多種樹木生長的产业氣候條件和宜於多種樹木繁育的土壤條件,努力做好林業基地建設,发展為林業產業化建設打下一定的三字经發展基礎。 目前,荥经該縣林業部門正按照我市“創百億產值,念好惠百萬林農”的林業發展目標,結合實際規劃林業發展,加強基地林建設及龍頭企業的培養,做大做強林業產業。“三大工程”奠定發展基礎 自1998年以來,滎經縣相繼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三大工程”,至今已退耕還林9.5萬畝,配套荒山造林4.3萬畝;完成封山育林23.69萬畝,生態公益林造林4.37萬畝;完成森林管護203.1萬畝,有效促進了該縣森林生態係統的良性發展。 近兩年來,該縣僅新發展的紙漿原料竹林就達8.6萬畝,全縣各類竹林麵積近28萬畝。隨著生態效益的日漸顯現,該縣林業部門立足可持續發展思路,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在全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向“林—草—牧”、林下套種生森林蔬菜或藥材的方向調整產業結構,適度規模發展養兔、養羊、養豬、養蜂等產業,促進林農增收,並發展利用沼氣這一生態清潔能源,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林業麵積的擴大,還為該縣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拿該縣的青龍鄉複興村2組為例,在實施退耕還林前僅有10多人在外務工,而現在,該組年務工總收入已達30多萬元。 此外,該縣通過加強森林管護和對違法獵捕野生動物、亂挖濫采珍稀植物的嚴厲打擊,使森林得到了休養生息,保護了森林動植物的多樣性,生態效益日漸提升,如今已躋身國家級生態示範縣。“三大布局”規劃產業格局 在林產業未來的發展藍圖中,滎經遵循其自身的自然地理、土壤氣候條件等特點,將全縣的林業區域劃分為“三大布局”:中高山水源涵養生態林區、中低山人工經濟林區、村鎮園林綠化及交通道路林網林帶區。 “‘三大布局’對應的其實是林產業的三個發展方向。”該縣林業局副局長梁華詳細描述了布局的意義。 中高山水源涵養生態林區以生態旅遊業發展為主。區內以天然林為主的133萬畝生態公益林區,是生態保護、公益林建設的主戰場,又是森林生態旅遊景觀重點區。 中低山人工經濟林區則以建設原料林基地為主。區內98萬畝商品林多屬農村集體和個人所有,適合發展柳杉、巨桉、榿木、楊樹等速生豐產林,適宜建設工業、紙漿原料林基地。 村鎮園林綠化及交通道路林網林帶區,是以實現村鎮綠化園林化為目標,抓好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聯動,把森林引入城鎮,把農村建成花園。該縣林業部門將在區內對鄉鎮駐地和村莊進行高標準、園林化綠化,為當地群眾提供一個舒適優美、生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在“三大布局”框架下,該縣還兼顧並切實抓好生態旅遊觀光業(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開發、10萬畝珙桐林等)、林區養殖業(野生動物馴養、林區養蜂等)、森林蔬菜開發業(竹筍、薇菜等)和林下種植藥材的協調發展。“三個重點”加快產業發展 “到2015年全縣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62.5%。生態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流域的水土流失大為緩解;林業產業體係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趨於合理,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力爭10億元。初步建成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係,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係和比較健全的林業保障體係。” 目前,滎經縣按照其林業產業發展目標,正以鞏固生態為重點、以產業延伸為重點、以人才建設為重點的“三個重點”加快林業產業的發展。 “為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縣裏已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專項建設。”梁華說,從2008年起,滎經會連續8年獲得總額近8000萬元的國家退耕還林專項建設資金支持。資金重點投入原料林基地建設。林業部門將依靠科技興林、推廣優質品種、培育專合組織等途徑,通過3至5年的努力,使工業、紙漿原料基地林達到一個更高水平。同時,也將抓好苗木、花卉的產業培育和低產低效林的改造,提高林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 為改變木材加工企業小、散、亂,布局不合理的問題,該縣計劃對境內的木材加工企業進行整頓和規範,對有一定規模的進行適當集中,並爭取引進1個生物質能源項目,重點扶持培育2個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著力開發木竹精深加工新產品,提高木竹材利用率,延伸產業鏈。 盛世興林,人才為本。當前,滎經林業建設正處在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實現林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必須建立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體係。下一步,該縣將設立林業站,進一步加強基層林業隊伍的建設,尤其是林政執法、森林公安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建設。通過每年、每季度、每月的培訓任務,使林業人員提高業務素質、政策水平和執法辦案能力。
滎經縣生態林一隅
滎經有著豐富的三字经森林資源,全縣林業總麵積達231萬畝,荥经森林覆蓋率達60.25%,念好做強林業產業,林竹實現林業資源向林業經濟的产业轉變,延伸林產業的发展產業鏈條,做好林業資源的三字经儲備和產業的深加工,成為滎經縣的荥经重要工作之一。 滎經林區是念好青衣江源頭最寶貴的天然水源涵養林。自1990年以來,林竹該縣利用自身適合多種樹木生長的产业氣候條件和宜於多種樹木繁育的土壤條件,努力做好林業基地建設,发展為林業產業化建設打下一定的三字经發展基礎。 目前,荥经該縣林業部門正按照我市“創百億產值,念好惠百萬林農”的林業發展目標,結合實際規劃林業發展,加強基地林建設及龍頭企業的培養,做大做強林業產業。
“三大工程”奠定發展基礎 自1998年以來,滎經縣相繼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三大工程”,至今已退耕還林9.5萬畝,配套荒山造林4.3萬畝;完成封山育林23.69萬畝,生態公益林造林4.37萬畝;完成森林管護203.1萬畝,有效促進了該縣森林生態係統的良性發展。 近兩年來,該縣僅新發展的紙漿原料竹林就達8.6萬畝,全縣各類竹林麵積近28萬畝。隨著生態效益的日漸顯現,該縣林業部門立足可持續發展思路,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在全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向“林—草—牧”、林下套種生森林蔬菜或藥材的方向調整產業結構,適度規模發展養兔、養羊、養豬、養蜂等產業,促進林農增收,並發展利用沼氣這一生態清潔能源,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林業麵積的擴大,還為該縣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拿該縣的青龍鄉複興村2組為例,在實施退耕還林前僅有10多人在外務工,而現在,該組年務工總收入已達30多萬元。 此外,該縣通過加強森林管護和對違法獵捕野生動物、亂挖濫采珍稀植物的嚴厲打擊,使森林得到了休養生息,保護了森林動植物的多樣性,生態效益日漸提升,如今已躋身國家級生態示範縣。
“三大布局”規劃產業格局 在林產業未來的發展藍圖中,滎經遵循其自身的自然地理、土壤氣候條件等特點,將全縣的林業區域劃分為“三大布局”:中高山水源涵養生態林區、中低山人工經濟林區、村鎮園林綠化及交通道路林網林帶區。 “‘三大布局’對應的其實是林產業的三個發展方向。”該縣林業局副局長梁華詳細描述了布局的意義。 中高山水源涵養生態林區以生態旅遊業發展為主。區內以天然林為主的133萬畝生態公益林區,是生態保護、公益林建設的主戰場,又是森林生態旅遊景觀重點區。 中低山人工經濟林區則以建設原料林基地為主。區內98萬畝商品林多屬農村集體和個人所有,適合發展柳杉、巨桉、榿木、楊樹等速生豐產林,適宜建設工業、紙漿原料林基地。 村鎮園林綠化及交通道路林網林帶區,是以實現村鎮綠化園林化為目標,抓好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聯動,把森林引入城鎮,把農村建成花園。該縣林業部門將在區內對鄉鎮駐地和村莊進行高標準、園林化綠化,為當地群眾提供一個舒適優美、生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在“三大布局”框架下,該縣還兼顧並切實抓好生態旅遊觀光業(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開發、10萬畝珙桐林等)、林區養殖業(野生動物馴養、林區養蜂等)、森林蔬菜開發業(竹筍、薇菜等)和林下種植藥材的協調發展。
“三個重點”加快產業發展 “到2015年全縣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62.5%。生態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流域的水土流失大為緩解;林業產業體係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趨於合理,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力爭10億元。初步建成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係,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係和比較健全的林業保障體係。” 目前,滎經縣按照其林業產業發展目標,正以鞏固生態為重點、以產業延伸為重點、以人才建設為重點的“三個重點”加快林業產業的發展。 “為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縣裏已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專項建設。”梁華說,從2008年起,滎經會連續8年獲得總額近8000萬元的國家退耕還林專項建設資金支持。資金重點投入原料林基地建設。林業部門將依靠科技興林、推廣優質品種、培育專合組織等途徑,通過3至5年的努力,使工業、紙漿原料基地林達到一個更高水平。同時,也將抓好苗木、花卉的產業培育和低產低效林的改造,提高林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 為改變木材加工企業小、散、亂,布局不合理的問題,該縣計劃對境內的木材加工企業進行整頓和規範,對有一定規模的進行適當集中,並爭取引進1個生物質能源項目,重點扶持培育2個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著力開發木竹精深加工新產品,提高木竹材利用率,延伸產業鏈。 盛世興林,人才為本。當前,滎經林業建設正處在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實現林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必須建立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體係。下一步,該縣將設立林業站,進一步加強基層林業隊伍的建設,尤其是林政執法、森林公安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建設。通過每年、每季度、每月的培訓任務,使林業人員提高業務素質、政策水平和執法辦案能力。
智造泉工 閃耀廣交會
滎經上百名文明勸導員 走上街頭開展勸導活動
“不到雅安避暑,這個夏天莫法過”
上半年我市工業完成投資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