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车,请你别再忽悠人!

时间:2025-04-21 01:31:50来源: 分类:休閑

  二三月份的加装车節後黃金銷售期已過,五月的请别旺季遲遲未到,四月,再忽注定了是悠人車市的傳統淡季。

  降價促銷?加装车沒有噱頭;購車送禮?沒吸引力。究竟如何讓淡季不淡,请别刺激消費者的再忽購買欲?車商們耍出了新花樣——汽車“特別版”。

  私自加裝

  屌絲車逆襲高富帥

  周日,悠人記者以購車者的加装车身份來到雨城區多營鎮某自主品牌汽車4S店。果然,请别該店展廳內就停放著一輛“特別版”汽車。再忽

  “喲,悠人這輛車看起來好運動,加装车咋個網上都查不到還有這個款呢?请别好特別。”

  見記者感興趣,再忽該店銷售人員立馬湊上來。“這輛車可是‘特別版’,網上當然查不到,我們做精心裝飾,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耳目一新。”該銷售人員滔滔不絕的向記者介紹,“你看,我們加裝了前後保險杠,大包圍,車頂上還加裝了運動式行李箱架,還有後導流尾翼、腳踏板、倒車雷達……”

  “買車嘛,就是要特別才有回頭率,我敢說雅安街上絕對找不出第二輛跟這個一樣的。要是帥哥你把這車往街上一開,絕對吸引路人的目光。”見記者有些動心,這位銷售人員又“趁熱打鐵”,添油加醋說了不少好話。

  “說得這麽好,究竟多少錢一輛啊?”記者問。

  “最低售價6.49萬,如果你馬上下單,我可以把900元給你少了。”

  “這麽貴,這車運動版的報價不都才5.49萬麽,咋個裝了些東西就要貴一萬啊!這完全是‘屌絲逆襲’嘛。”

  見記者有備而來,該銷售人員立馬解釋:“我們加裝的材料全部是原廠配件,你看這質量,絕對不含糊。”該銷售人員邊說邊用手在車頂行李箱架上使勁扯。“你來感受下,這架子多穩,外麵裝的跟這個原廠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這些東西你在外麵裝,肯定不止這個價。我們這是搞活動,不然這個價錢你是買不到這麽超值的配置的……”

  “好吧,我考慮一下。”眼看著記者就要離去,該銷售人員還不依不饒的留下了聯係方式,並告訴記者要買就趕緊下單,過了活動時間就沒優惠了。

  車商坦然

  加裝車已是行業潛規則

  所謂“特別版”就是汽車銷售商為了賺更多利潤,將低配汽車加裝了一些配件或裝飾品,從而當做高配版來銷售。記者調查了解到,汽車銷售店此類私自加裝配置,將低配車“變身”高配版高價賣出,在他們這個圈子早已不是新鮮事。

  “如今的車價已經很低了,特別是低配版車型,賣一輛5萬元的車,銷售利潤也就一兩千塊,遇到衝量或者是特能砍價的消費者,利潤會更低。每個汽車銷售店都養了那麽多人,為了賺錢,也隻能瞄準裝飾這塊了。”名山某車商坦言,很多“特別版”車型,往往會被經銷商說成廠家特別訂製車型,畢竟這樣聽起來會更權威,更能讓消費者信服。一般來講,將低配版車型經過加裝銷售之後,利潤最高。原因很簡單,低配版配置低,需要加裝的內容多。

  相信很多消費者購車時,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本來打算買一輛低配版的車,但銷售人員會跟你說暫時沒貨,會極力給你推薦其他版車型。如果消費者堅持買低配版,銷售人員才會讓你訂車。

  該車商說,有時候為了推動“特別版”的銷量,部分4S店甚至告知消費者普通車型目前沒有現車,想要選購該車型隻能選擇“特別版”。

  據記者調查,其實“特別版”汽車車況也沒啥問題,主要就是價格差。以一個倒車雷達為例,在一般的汽車裝飾店加裝隻需要200元左右。如果在汽車4S店裝,對方則稱是原裝產品,價格會高達500至800元。可想而知,加在“特別版”上的倒車雷達肯定不便宜。

  一些汽車裝飾店老板告訴記者,這種“特別版”車型不實用,經銷商推出該車型,一是為賺得人氣,二是為賺取配件利潤。

  擦亮眼睛

  避開汽車搭售陷阱

  說穿了,汽車“特別版”,其實就是一種搭售。那麽,消費者怎樣才能花明白錢,買到自己適用的配置?

  名山某汽車商杜文博提醒大家,要想知道展廳內展示的樣車是不是加裝了配置,最主要還是在買車前查找到該車出廠時的原裝配置,並對照商家的宣傳單,看看多了哪些配置,隻有這樣才不會吃虧上當。還有就是買車前要多問一句:你這車的配置是原廠出產的,還是自己加裝的?一般來講銷售人員是會告知實情的。

  當然,查找某車出廠的原裝配置非常簡單。現在的網絡信息如此便捷,隻要消費者在購車前在網上查閱一下便可知曉。

  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告訴記者,家用轎車,最好就買最實惠的低配版。如果需要一些配置,可以在購車之後到其他汽車裝飾店自行選擇安裝。如此一來,要省錢一些。買車時,盡量等有現車的時候再買,不給銷售商留任何做手腳的機會,如果麵對加裝配置的車輛,“砍價”一定要狠,最好“砍”到加裝配置的半價,才不至於被車商宰了。

  據市消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應讓消費者擁有一定的知情權,不能用行內的“概念”糊弄消費者;對消費者應該提供真實的汽車信息,而不能將私自“加裝”的信息隱藏,以此來欺騙消費者;也不能利用消費者對汽車知識了解不全的弱點,故意欺瞞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