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奴时代” 你被屏幕“绑架”了吗?

时间:2025-04-20 22:49:51来源: 分类:百科

  “緊盯著小小的屏奴时代熒屏,不抬頭看看路邊的被屏風景……”近日,一首“低頭族之歌”在網上熱傳,幕绑該神曲改編自刀郎的屏奴时代《情人》,幽默的被屏歌詞加上誇張的視頻,形象地刻畫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幕绑“低頭族”,我們突然發現“屏奴”一族已經成為我們身邊的屏奴时代一道“風景”。

  隨著觸屏電子產品的被屏普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電子顯示屏幕,幕绑“屏奴”一詞也由此而來。屏奴时代對於“屏奴”,被屏不少年輕人都稱“躺槍”,幕绑但充斥於網絡的屏奴时代海量評論裏,除了反思和調侃,被屏似乎無力改變這種現象的幕绑蔓延。對此,不少年輕人調侃,上廁所最著急的事不是沒帶紙,而是忘了帶手機。

  平均6分半鍾看一次手機

  近日,不少微博都轉發了這樣一條消息:“據新華社:近期在德國召開的一場數碼科技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億部智能手機,每位手機用戶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機。換言之,除了休息時間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鍾查看一次手機。你‘達標’了嗎?你能忍住多久不看手機? ”此消息引來了無數網友的熱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麵前,你卻在玩手機”也成現實無奈寫照。

  “開會的時候會玩手機,坐公交車的時候也會玩。”在市區某保險公司上班的周悅然說,平時工作比較忙,白天幾乎都是在外跑業務,每天下班後做的第一件事就用手機刷微信和微博。

  “先把微信消息看一遍,接著就是瀏覽朋友圈和微博,刷完微信微博之後就開始玩手機遊戲。”周悅然說,有時候坐公交車去見客戶或者回家時,也會在公交車上玩手機,回到家裏就躺在床上玩。

  “平時看手機,回家後就看電腦,我都成標準的‘屏奴’了。”周悅然說,有時候回到家裏還要用電腦看看電影,一個晚上的時間基本上就這樣過去了。然而,在電子屏幕裏度過了輕鬆時光的同時,他也因為看電子屏幕太多了,視力從以前的5.0降到了現在的4.6。“雖然還不用戴眼鏡,但還是會影響日常生活的。”

  采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隻要沒事,總會不自覺地拿著手機玩。一些有心的市民還用親身的觀察來說明低頭玩手機的種種“屏奴”現象。“親身經曆了一次,坐公交車我習慣看窗外,就紅燈那一會兒工夫,環顧了一下,車裏的人幾乎都在玩手機,街上行人也是如此,有些人甚至走路都在看手機。我頓時就錯愕了,這個世界是怎麽了?”市民張耀輝調侃道。

  另一位市民也吐槽道,“隻要單位一開會,除了在台上講話的領導,台下坐著的人幾乎都埋頭玩手機。”

  “屏奴”越來越低齡化

  提起自己的童年,“70後”首先想到的是跟著爸媽一起勞作,或與小夥伴們一起撒歡玩耍,縱然辛苦,但回憶起來卻是滿滿的快樂;“80後”則更加豐富多彩,跳皮筋、踢毽子、過家家、折紙飛機,充滿童真童趣……然而,對於“00後”來說,提起他們的童年,更多的是在各種屏幕之間轉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起,不少“00後”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讓本該在室外釋放本性的童年變得隻剩下動畫片、手機小遊戲等,從而一步步變成“屏奴”,被電子產品所“綁架”。前段時間,筆者的一個同事還在調侃說,自己三歲的孩子每天拿著IPAD玩,那滑動屏幕的手勢比許多大人還嫻熟。

  今年6歲的楊梓涵每天最大的興趣就是抱著IPAD看動畫片。“每天都抱著IPAD至少2個小時,怎麽說都不放下,一旦我強製要求不讓她玩,就會哭得聲嘶力竭。”楊梓涵的媽媽說,孩子每天都要在IPAD上看至少兩個小時的動畫片,《喜羊羊》、《熊出沒》等係列動畫片看得台詞都會背了還要看。

  “我女兒2歲半,搶手機搶得特別厲害,隻要我和她爸爸拿著手機打電話,她就開始搶,然後不停地進行‘研究’。”家住市區南二路的代雅蓉說。

  “我們班有28個孩子,90%的小朋友都會玩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遊戲的攻略,例如‘植物大戰僵屍’等。我們希望孩子能多接觸大自然,不要老是玩這些觸屏電子產品。”從業5年的幼兒園教師張莉一臉無奈。

  調查中,記者發現大部分孩子都癡迷電子產品,年齡從2歲到10歲不等,主要表現為每天都惦記著玩電腦、看電視,尤其是周末,平均花費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上超過2個小時。

  專家:多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溝通交流

  對於“屏奴”現象,雅安某心理機構心理谘詢師廖亞玲認為,3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7歲以下也要盡量少接觸。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隻是生活中的工具,減少他們的好奇心。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家長也不要強製性地奪走,而是嚴格控製其使用時間。此外,孩子在玩電子產品時,家長要注意房間的光線,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選擇一些寓教於樂的益智類遊戲,而不是畫麵血腥、對抗激烈的遊戲。

  “家長應該多花時間陪孩子聊天、溝通,摸清楚孩子沉迷遊戲的真實想法和潛在原因,然後一起商量解決辦法,逐步減少孩子每天玩的時間。”廖亞玲說。

  此外,對於年輕人被屏幕“綁架”的現象,廖亞玲說,這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會給人們在生活中進行真實的交流帶來一定的障礙。她建議,多進行現實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最好每天劃出固定的時段來刷屏看新聞或看朋友圈,不要沉迷其中。

  記者 蔣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