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彩林绚丽多姿 全域美景尽在宝兴

时间:2025-04-20 23:17:55来源: 分类:娛樂

  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红叶雅安市最北部的彩林寶興縣,幅員麵積3114平方公裏,绚丽兴是多姿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和第一具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

  毋庸置疑,全域最早發現大熊貓、美景大熊貓生態環境保護最好、尽宝大熊貓對外輸出最多、红叶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麵積占縣域麵積比例最高、彩林熊貓文化在此發源……為寶興做大做強熊貓文化品牌,绚丽兴創造了不可替代的多姿獨特優勢。

  金秋10月,全域夾金雪山下的美景寶興再度迎來品味紅葉盛宴的最佳時節。10月22日,尽宝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寶興·夾金山第七屆紅葉節,红叶在寶興縣磽磧湖畔隆重舉行。

戴維旅遊新村一隅

  紅葉醉人  旅遊重建也耀眼

  10月21日,又是一年一度紅葉佳節臨近之時,來自中國新聞網以及省內四川日報、四川電視台等20多家主流媒體的近40名記者,再度相聚“熊貓老家·傳奇寶興”。

  在熊貓古城小憩片刻,肩扛“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們,即為蜂桶寨鄉戴維旅遊新村所吸引。“這裏是世界首隻大熊貓發現地,新村名字就是以首個發現者,法國生物學家、傳教士阿爾芒·戴維的名字命名。”一路前行,有關熊貓的話題交流,驅散了記者們旅途的疲憊。

  當美景呈現眼前,更多讚美的驚歎聲隨之而來——棟棟新居如別墅、泥巴抹牆有特色;小橋流水微景觀,鑲嵌新村亦自然;文化傳承有根基,林間還有熊貓伴。而在更多驚歎聲中隨之定格的,還有一張張定格於方寸之間,融合生態、人文、民生為一體的美麗畫卷。

  賞遍新村民生之美,感悟鄧池溝天主教堂、中國首個熊貓文化宣教中心的熊貓文化內涵,前往磽磧藏寨的行程中,紅葉之魅,再度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

  “無論是傳統的鮮紅、耀眼的金黃、深沉的絳紅,還是難得一見的粉紅,隻要你來到寶興,這些絢麗多姿的紅葉,都能在寶興盡收眼底。”去年曾參加寶興夾金山第六屆紅葉節的媒體記者,當起了臨時講解員。

  可觀賞紅葉的樹種,包括連香樹、楓樹、紅杉樹、白樺樹等多個樹種,就連紅葉的模樣也可分為針形狀、五角狀、七角狀、羽毛狀。這裏還擁有鐵坪山、撲雞溝、鄧池溝天主教堂、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夾金山等幾十處景區景點可觀賞紅葉。

  美景良多,如何才能有的放矢,遊得開心、玩得盡興?

  此次,寶興縣以東拉山紅葉雲濤、十裏彩林路、小黃山、磽磧湖岸雪山紅葉、神木壘紅杉林等景點為主題,共推出4條紅葉旅遊線路。

  線路1(藏鄉紅葉之旅):寶興縣城—蜂桶寨自然保護區—磽磧湖—磽磧藏寨(住)—神木壘景區—寶興縣城。

  線路2(雪山紅葉之旅):寶興縣城—蜂桶寨自然保護區—磽磧藏寨—神木壘景區—磽磧藏寨(住)—紅軍長征紀念碑—朱毛舊居—夾金山—寶興縣城。

  線路3(峽穀紅葉之旅):寶興縣城—東拉山大峽穀風景區—寶興縣城。

  線路4(生態紅葉之旅):寶興縣城—東拉山大峽穀風景區—磽磧藏寨(住)—神木壘景區—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寶興縣城。

  神木仙境  觸摸得到的天堂

  神木壘,其名含義為“神仙居住的地方”。其所處位置即在寶興縣磽磧藏族鄉,是大熊貓棲息地自然遺產核心和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神木壘所在的磽磧藏族鄉已先後將諸多生態殊榮納入囊中。所屬的夾拉村、勒樂村、澤根村被命名為全省“2011年度環境優美示範村”;磽磧藏族鄉和咎落村,也分別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和“省級生態村”。

  深深吸上一口夾金雪山的清新空氣,打造提升後的磽磧藏寨,更多美景撲麵而來:新村環境更加優美、民族文化更加濃鬱、基礎配套更加完善、生態環境依舊美麗。

  得之不易的成績背後,是寶興為民生長遠發展鋪就幸福之路的全力以赴。

  持續完善。投資1100餘萬元拓寬改造神木壘景區6.5公裏旅遊公路,開通寶興縣城至景區旅遊交通專線,新增停車位1000個;按照“旅居一體”理念,對磽磧藏族鄉各村寨進行全麵打造,使其成為滿足居民現代生活與旅遊接待需求的新型現代旅遊集鎮。

  優化配置。全新打造功能設施齊全的遊客接待中心;規範配置各種公共信息多語種圖文標識,在遊覽設施製作上著眼於特色文化,展現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

  豐富業態。全新打造集嘉絨藏族文化展示、民俗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神木壘演藝廳。同時,深度挖掘磽磧本土文化和生態文化、紅軍文化等資源,打造專屬民族特色的晚會。

  景區的全麵升級改造,也正為磽磧藏族鄉的發展帶來更趨顯著的民生效益,成為了一項實實在在的富民產業。

  根據寶興縣旅遊局提供的信息顯示,景區目前已開設各類個體經營店370餘家,解決就業的4500餘人中,不僅從業人員全部為寶興人,且90%以上都是磽磧藏族鄉本地村民。

  全域打造  特色發展謀新篇

  短短5年內先後兩次經曆地震重創,又先後兩次經曆災後重建,位於夾金雪山下的寶興,始終不言放棄。

  立足自身生態和資源優勢,寶興在“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重建初,即確立了以“全域有機化、全域景區化、城鄉一體化”為切入點,紮實有序推進災後重建和縣域經濟發展,製定了“三年跨越發展,五年全麵小康”和建設幸福美麗新寶興的目標。

  彈指一揮間,當曆經8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當春風再次吹拂這片於災難中重生的大地,以全域景區化思路為引領的寶興,已在重建發展中取得累累碩果:

  在全省首個以縣城為主體,成功創建“熊貓古城”國家4A級景區;“空石林”景區被評為“四川十大最具潛力杜鵑花觀賞地”;東拉山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磽磧藏寨·神木壘”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而與之相配套的,則是已正式推出的“寶興旅遊”手機軟件、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網絡宣傳模式的開啟,以及電子商務係統更趨多元和便捷的網絡化、信息化服務體係。

  寶興境內不僅有國家級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和作為全省七大旅遊精品景區之一的蜂桶寨——鄧池溝景區,更有風光旖旎的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及被譽為“攝影天堂”的“趕羊溝”萬畝野生桂花林,還擁有被譽為“小峨眉”的鐵坪山景區和原生態保護完好的石喇嘛景區,以及靈鷲湖、磽磧湖等優美的水域景觀。加之有著“中國石雕藝術之鄉”和“神藥之鄉”的美譽,這裏還同時擁有高端、精品特色旅遊商品開發的巨大潛力。

  始終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突出競爭優勢,堅定不移走“生態立縣”之路的寶興,在重建中邁出了更為堅定的步伐。不僅以綜合生態係統管理為基礎,更是以全域生態景區化發展為抓手,以“兩廊一環八景”規劃布局為骨架,梯次打造推出高品位、特色鮮明的高端旅遊項目,走出一條具有寶興特色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此刻,當寶興夾金山第七屆紅葉節於22日拉開序幕之時,早已學會感恩、懂得感恩的5.8萬寶興群眾,也將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用香甜的蜂蜜酒、美味的有機美食,以及重建後更加幸福新生活的麵貌,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八方賓朋。記者 孫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