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和睦70歲的传递女兒陪伴88歲的媽媽散步、聊天;吃飯時,大爱晚輩們爭著給兩位老人端飯、和睦夾菜;周末時,传递在外上班、大爱讀書的和睦孫子重孫回家,有的传递給祖母、奶奶洗腳、大爱洗臉,和睦有的传递捶背按摩……這個充滿溫暖和濃濃愛意的大家庭,就是大爱名山區紅星鎮龍馬村陳宗秀家庭。 2020年,和睦這個和諧友善、传递尊老愛幼、大爱樂於助人、敬業奉獻的家庭,被評為雅安市文明家庭。 長輩言傳身教 熏陶感染晚輩 “尊老愛幼,有難相助,家和萬事興,一直是我們家的家風和為人處事之道。”6月20日,陳宗秀的二女兒張濤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家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她和哥哥張健雖然早已分別結婚生子,但兄妹沒有分家,同父母住在一起。而今,這個大家庭共有老老少少十口人。 “我們這大家子一直和睦相處,彼此照顧,有難共擔,這與老人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張濤口中的老人,就是70歲的陳宗秀。從張濤記事起,母親陳宗秀就為人和善,常常助人為樂。 “年輕時,媽媽經常教育哥哥和我,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有能力幫就應該去幫,不能當旁觀者,更不能拿別人的短處當笑話。”張濤說。 村裏小學改擴建期間,需占用陳宗秀家部分土地、魚塘,砍伐部分樹木。陳宗秀一家人主動配合,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陳宗秀的老伴退休後,積極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主動加入關工委。他積極宣傳法律法規,引導青少年走好人生路,為當地群眾樹立了尚德守法的榜樣,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晚輩用實際行動 傳承好家風家教 “作為晚輩,我們從小在充滿愛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我們要傳承好長輩助人為樂的精神。”張濤說。 張濤從事養殖和飼料銷售多年。其間,遇到沒錢買飼料的家庭,她都以賒賬方式,讓人家先拿飼料回家,等有錢後再付錢;遇到同行資金周轉困難向其求助,她總是慷慨解囊,最多一次借出資金50萬元。她賒出的賬、借出的錢,從不追問討要。 2019年夏天,同村有個家庭經濟困難,又遇孩子開學急需交學費。張濤得知後同家人協商,主動送去錢物,助力他們渡過難關。 張濤說,從小受父母言傳身教的熏陶,她和哥哥都在用行動感染孩子們,傳承好家風。在兩代人愛心善舉的感染下,他們的孩子也成長為充滿愛心的一代。 陳宗秀的母親已經88歲高齡,陳宗秀每年都要將老人接到家中住一段時間。張健、張濤兄妹及其孩子對兩位老人無微不至地照顧,除針對老人身體需要改變日常飲食結構,補充各類營養外,還經常陪老人散步、聊天。每逢周末,陳宗秀在外上班、讀書的孫兒孫女都要回家照顧老人,買回老人們愛吃的食物,為老人洗腳洗臉、捶背按摩等。 陳宗秀一家人用行動詮釋著人生的價值,共同構建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2020年,陳宗秀家庭被評為雅安市文明家庭。 本報記者 彭加權
閑暇時,和睦70歲的传递女兒陪伴88歲的媽媽散步、聊天;吃飯時,大爱晚輩們爭著給兩位老人端飯、和睦夾菜;周末時,传递在外上班、大爱讀書的和睦孫子重孫回家,有的传递給祖母、奶奶洗腳、大爱洗臉,和睦有的传递捶背按摩……這個充滿溫暖和濃濃愛意的大家庭,就是大爱名山區紅星鎮龍馬村陳宗秀家庭。
2020年,和睦這個和諧友善、传递尊老愛幼、大爱樂於助人、敬業奉獻的家庭,被評為雅安市文明家庭。
長輩言傳身教
熏陶感染晚輩
“尊老愛幼,有難相助,家和萬事興,一直是我們家的家風和為人處事之道。”6月20日,陳宗秀的二女兒張濤接受采訪時說,他們家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她和哥哥張健雖然早已分別結婚生子,但兄妹沒有分家,同父母住在一起。而今,這個大家庭共有老老少少十口人。
“我們這大家子一直和睦相處,彼此照顧,有難共擔,這與老人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張濤口中的老人,就是70歲的陳宗秀。從張濤記事起,母親陳宗秀就為人和善,常常助人為樂。
“年輕時,媽媽經常教育哥哥和我,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有能力幫就應該去幫,不能當旁觀者,更不能拿別人的短處當笑話。”張濤說。
村裏小學改擴建期間,需占用陳宗秀家部分土地、魚塘,砍伐部分樹木。陳宗秀一家人主動配合,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陳宗秀的老伴退休後,積極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主動加入關工委。他積極宣傳法律法規,引導青少年走好人生路,為當地群眾樹立了尚德守法的榜樣,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晚輩用實際行動
傳承好家風家教
“作為晚輩,我們從小在充滿愛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我們要傳承好長輩助人為樂的精神。”張濤說。
張濤從事養殖和飼料銷售多年。其間,遇到沒錢買飼料的家庭,她都以賒賬方式,讓人家先拿飼料回家,等有錢後再付錢;遇到同行資金周轉困難向其求助,她總是慷慨解囊,最多一次借出資金50萬元。她賒出的賬、借出的錢,從不追問討要。
2019年夏天,同村有個家庭經濟困難,又遇孩子開學急需交學費。張濤得知後同家人協商,主動送去錢物,助力他們渡過難關。
張濤說,從小受父母言傳身教的熏陶,她和哥哥都在用行動感染孩子們,傳承好家風。在兩代人愛心善舉的感染下,他們的孩子也成長為充滿愛心的一代。
陳宗秀的母親已經88歲高齡,陳宗秀每年都要將老人接到家中住一段時間。張健、張濤兄妹及其孩子對兩位老人無微不至地照顧,除針對老人身體需要改變日常飲食結構,補充各類營養外,還經常陪老人散步、聊天。每逢周末,陳宗秀在外上班、讀書的孫兒孫女都要回家照顧老人,買回老人們愛吃的食物,為老人洗腳洗臉、捶背按摩等。
陳宗秀一家人用行動詮釋著人生的價值,共同構建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2020年,陳宗秀家庭被評為雅安市文明家庭。
本報記者 彭加權
戈壁深處的工業交響:雷沃礦山裝備與新疆露天礦山的世紀對話
一份保險 一份關愛 為駐村幹部築牢安心之盾
漢陰縣第二高級中學2024年高考暖心送考
端午小長假去哪兒玩?萬畝茶園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