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1月12日判決康美藥業因年報等虛假陳述侵權賠償證券投資者損失24.59億元後,评论判重11月17日,实控释放使资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官網對外披露的人被一則信息顯示,康美藥業原董事長、刑康醒總經理馬興田因操縱證券市場罪、美案違規披露、烈信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以及單位行賄罪數罪並罰,号当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本市並處罰金人民幣120萬元;康美藥業原副董事長、评论判重常務副總經理許冬瑾及其他責任人員11人,实控释放使资因參與相關證券犯罪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人被
2007年,刑康醒康美藥業投資製作的美案一首《康美之戀》在電視廣告上不斷播放,讓康美藥業這家上市多年的烈信公司走入更多大眾的視野裏。在A股市場上,号当康美藥業也一度逾千億市值,作為康美藥業掌舵人的馬興田可謂風光無限。不過,在造假案被揭露後,馬興田等人不僅麵臨投資者巨額索賠,更將直接領刑,可謂是一敗塗地。
在A股上市企業日漸增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出現在資本市場,機遇同時伴隨著誘惑。
首先,作為公司實控人及董高監應當關注公司市值,但是應當遠離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的信息顯示,2015年至2018年期間,馬興田夥同他人,違規籌集大量資金,利用實際控製的股票交易賬戶自買自賣、連續交易,操縱康美藥業股票價格和交易量,致使共計20次連續1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達到同期該證券總成交量30%以上,共計7次連續1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達到同期該證券總成交量50%以上。
誠然,在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部分公司自然而然會出現交易冷清。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不應當心浮氣躁,而更應當從可持續性的角度出發,以積極的姿態向外界展現公司的價值。短時間內股價上去,表麵上看起來財富值快速增長,但建立在違法行為上的財富從來都不會長久。自2018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頻頻出現閃崩走勢是最佳印證,部分上市公司老板落得雞飛蛋打的下場。
其次,公司業績應當是實打實的經營活動,不應當是會計數字的處理。在康美案裏,馬興田還組織、策劃、指揮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財務造假,向公司股東和公眾披露虛假經營信息;故意隱瞞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116億餘元不予披露。根據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顯示,2016年到2018年,康美藥業通過偽造和變造增值稅發票、偽造銀行回款憑證、偽造定期存單,累計虛增收入達到291.28億元,虛增利潤近40億元。
財務造假行為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華麗的財務報表會吸引關注和研究的目光,自吹自擂總有會被戳破的一天。比如在康美案裏,雖然賬上躺著巨額的現金,但到了必須償債的時候,虛假的麵具也終被揭穿。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不僅參與造假的人會領刑責,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同樣也背上了巨額的賠償,這提示中介機構也應當保持獨立性,找到自身該有的定位。
第三,行賄行為也許能找到保護傘,但同樣有拒絕受賄的主體能實施客觀公正的調查,尤其一旦上市,更是被萬千目光鎖定。在康美案裏,2005年至2012年期間,馬興田為康美藥業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多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共計港幣790萬元,人民幣60萬元,康美藥業及馬興田均構成了單位行賄罪。
A股市場誘惑頗多,如馬興田等人利用違法行為確實獲得了一時紙麵巨額財富,但摔下來同樣慘烈無比,實控人馬興田也遭到了一審被判12年的刑罰。
康美藥業投資者賠償案及馬興田操作證券市場案的判罰,彰顯了監管層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堅決維護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健康發展的強烈信號。希望康美事件能對資本市場起到更大的警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