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重建创造富民新价值

时间:2025-04-20 22:47:04来源: 分类:新聞中心

新建的绿色國道351 線,環繞果藥基地,重建值彰顯“重建惠民,创造生態富民”理念。富民

漢源縣水果豐收,绿色果農笑開顏。重建值

重建後的创造寶興縣神木壘景區,其良好的富民生態吸引遊客。

蘆山縣思延鄉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內的绿色獼猴桃種植基地。

名山區的重建值茶間綠道是騎行愛好者的選擇之一。

天全縣南天現代農業科技園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光。创造

名山區牛碾坪萬畝茶園,富民已經成為我市農旅融合發展的绿色優秀代表景區。

依托生態優勢建設的重建值天全縣紫石關村,遊客在避暑娛樂。创造

雨城區生態綠堤景觀步道,吸引遊客。

天全縣龍灣湖濱河公園成為當地市民健身休閑好去處。

天全縣始陽鎮鳳翔新民小區內,村民李紅霞經營客棧。

  災後重建以來,我市始終把保護生態作為重建的基本原則,牢固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將生態重建放在突出和優先位置,與城鄉居民住房恢複重建、公共服務重建、基礎設施重建、產業重建相結合,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重建新路。

  立足雅安生態,我市做好生態文明示範大文章,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一批批農旅結合的新村逐漸建成、一批批綠色產業逐漸投產……

  我市通過災後恢複重建,讓產業發展得更好、更快,並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市”“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等,繼續守住雅安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讓災區群眾既安居又樂業,還讓雅安真正成為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城市。

  如今,雅安的生態資源優勢正日益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不少群眾結合當地特色,經營起農家樂、茶家樂等,發展種植養殖新產業,生活逐漸富足。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韓毅 郝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