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学生娃欢乐的盛宴

时间:2025-04-20 22:23:34来源: 分类:休閑

小朋友參加暑期培訓(資料圖片)

 

  長達近60天的暑假盛宴暑假,對於長期處於“三點一線”校園生活中的学生學生們而言,漫長的娃欢暑假不啻於一場享受歡樂的盛宴,“做自己喜歡做的暑假盛宴事,釋放自己的学生快樂”,學生娃們幾無顧忌地釋放著自己的娃欢快樂。

  不覺間,暑假盛宴暑期生活已過去1月有餘,学生他們是娃欢如何安排自己假期的?是繼續埋頭苦讀,還是暑假盛宴選擇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是挑戰自我,還是学生安逸於冰激淩的涼爽?走近他們的暑期生活,感受屬於他們的娃欢那份快樂,倍感愜意中也不難發現,暑假盛宴這些快樂的学生背後,也有一些已為家長和社會察覺的娃欢潛在擔憂。

  戶外運動

  一種愛好 一種快樂

  “一會比賽時我們要多傳下球,打亂對方的節奏,然後把握好機會……如果這樣,我們還是有機會贏球的。”4日下午,在川農大的籃球場上,滿頭大汗的周曉龍正與同伴在一旁商量著下半場與川農大學生實戰對抗的計劃。

  今年開學後,即將進入高三的周曉龍就讀於市區某中學,是校籃球隊的主力中鋒。“暑期放假後,每天下午,隻要不下雨,我就會邀約上幾個同學一起來這裏打球。而在上學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說起自己的暑期生活,周曉龍顯得頗為滿足。在他看來,雖然即將進入高考前一年的衝刺期,但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而且還能以更好的精神麵貌投入到學習中,兩者相互融合,兩者均可兼顧。

  這邊籃球賽打得不亦樂乎,一旁的遊泳池裏也是水花四濺,數十名中小學生各自在教練和家長的陪護下,或是劈波斬浪,遊得愜意自如,樂得合不攏嘴;或是在教練的指導下,在生平第一次邁入泳池時,享受著挑戰自我的樂趣。

  今年剛上小學五年級的周宇希就是這支“遊泳大軍”中的一個。“勇敢一些,邊上有教練,還有媽媽陪著你,不要怕。”麵對第一次進入遊泳池的女兒,作為母親的張女士在一旁不停地耐心鼓勵著。

  說起自己為何要帶女兒來學遊泳,這位母親忙不迭地一再“申明”著自己的動機。她表示,學遊泳是女兒主動提出來的,這一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家長肯定會全力支持。而且,通過以前教育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她充分認識到了“強扭的瓜不甜”這句話的含義,所以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她現在從不強求女兒做不喜歡做的事。

  最終在教練和母親的一再鼓勵下,今年隻有11歲的周宇希勇敢地進入遊泳池,實現了一次挑戰自我。

  持續充電

  一本好書 一次享受

  吹著涼爽的空調,選好想看的書,或是站於一旁,或是席地而坐,在音樂旋律中享受著讀書的快樂,遨遊於知識的海洋。自暑期放假以來,在位於市區的各大書店內,每一天,都會出現一張張稚嫩但卻安靜的麵孔。他們暫時收斂平日裏的頑皮,轉而展示出乖巧安靜的一麵。

  在市區人民路的一家書店內,即將進入高二年級的趙文彬,此時正站在書架旁一邊認真地選擇著英語書籍,一邊口中不住地念念有詞,仿佛完全置身於自己的世界中。

  “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對我來說隻是小菜一碟,隻用半個多月就全部做完了。”趙文彬自豪地說,自從做完作業後,他就開始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暑期生活,每天下午到書店看書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地放鬆自己,滿足自己愛讀書的習慣,而且還能學習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隻有這樣,假期才能過得更加充實,不會在今後回想時留下遺憾。”

  此時,在書店另一旁的兒童區內,10多名小朋友正捧著各色經典故事或漫畫,看得頗為入神。“以前我的暑假除了做作業,就隻剩下玩了,以為這就是快樂的全部。”在外地上學的吳晗說,隨著學齡的增加,她發現書本中一樣不僅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快樂,而且還能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匯,提高作文寫作水平,並能增強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自信和能力。

  社會實踐

  一種體驗 一種生活

  或運動,或看書,麵對暑期生活,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豐富自己的暑期生活。但對於如今的他們而言,這還不是暑假的全部。越來越多的學生正在家長的引領下,用不同的社會實踐來感受生活,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曆。

  今年高中剛畢業,家住雨城區多營鎮的王小鵬就選擇了到舅舅的百貨店體驗生活。剛到店中的第一個星期,他就和舅舅一起前往成都進貨。旅途的勞頓,緊湊的行程,吃的是麵包和方便麵,住的是街邊小旅館,王小鵬第一次切身感到父母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沒有退縮,他選擇了繼續堅持。

  一個月後的今天,王小鵬儼然已成長為舅舅的得力助手,不僅熟知了從進貨到銷售中的每一個流程,而且還一改以往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明白了勤儉節約的道理。因為良好的表現,他領到了生平以來的第一份“工資”——500元。

  “拿到工資後,我沒有去買心儀已久的運動鞋,而是給爸爸買了一件衣服,給媽媽買了一套化妝品。”談起自己的暑期社會實踐的成果,這位原本靦腆的大男孩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因為這個暑假他在體驗生活的同時,還到駕校報名考取了駕照,對於即將進入大學校園生活的他來說,這個暑假注定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被動學習

  一個培訓 一點煩惱

  在眾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看來,暑假將是孩子校園生活的一種延續。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來不及多想孩子是否願意,部分家長就主動為孩子選擇了各種各樣的興趣輔導班、特長培訓班,或是彈鋼琴、學英語,或是練跳舞、學畫畫,將一個個學生娃的假期排得滿滿當當。

  “我的假期過得比上學時還累,每天上的培訓班就有3個,一個星期才能玩一天。”15歲的蔣偉用“白天培訓如趕考,晚上作業如海洋”,形象地總結自己的暑期生活,透露出的不是學習帶來的快樂,而是些許的厭倦和無奈。

  麵對孩子的抱怨,更多家長也表示這樣做實屬“情非得已”之舉。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每天都在學這學那,如自己的孩子卻在一旁玩耍,我們這些做家長的怎麽能坐得住。”一位將女兒“被自願”送去練習拉丁舞的家長表示,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今後的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所以,孩子的興趣愛好就隻能退居其次了。

  沉溺遊戲

  一種嗜好 一種隱憂

  麵對暑期校園外豐富多彩的世界,以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最佳時機,有的學生卻選擇了沉迷於電腦和網絡的世界中,或是在家中,或是在網吧,為遊戲瘋,為遊戲狂。

  暑假中的一個夜晚,因打雷下雨,偶然半夜起床的張女士,發現了兒子一個不尋常的舉動。

  “當時都淩晨兩點鍾了,透過門底的縫隙,兒子的房間裏有電腦屏幕的熒光,以及鍵盤敲擊發出的聲音。悄悄打開房門後才發現,兒子居然還在打網絡遊戲。”張女士說,當時一問才知,自放暑假後,兒子幾乎每天都會先選擇早早入睡,然後等他們入睡後,又悄悄起來打遊戲。

  麵對兒子的舉動,張女士顯得有些憂心忡忡,隻怕兒子玩遊戲影響了學習。“兒子迷戀遊戲的行為雖然不對,但單純打罵或限製也不能解決問題,真不知道用什麽方法才好。”

  老師觀點

  如何讓學生的假期安排得既豐富有序,又過得快樂又有意義,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針對這個話題,在市區某中學任教的李老師建議:時代在變,學生的思維也在變,社會和家長正確引導學生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

  李老師建議,在對學生暑期生活的安排中,家長是除學校外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能總是以“我是大人”自居,而要多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並在此基礎上製定出相應的暑期計劃。例如,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全家一同外出旅遊,或是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

  此外,隻要孩子的興趣愛好並非不良嗜好,且不會影響學習成績,就可不過多幹涉。如需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切不可先入為主,而要輔以耐心的漸進式引導,以避免適得其反、事倍功半的局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