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不种正是油菜益提蘆山縣油菜花開得燦爛的時節,但今年的种榨龍門鄉王家村簸箕壩組,一改往日“滿地金黃”的菜收景象,田地裏出現了綠油油的不种“疙瘩菜”。 這是油菜益提由蘆山縣福江蔬菜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當地180戶村民聯合種植的農作物——380多畝榨菜。 目前,种榨“疙瘩菜”’已經為當地農戶帶來50多萬元的菜收經濟效益。 支持災區 重慶商家保底價收購 25日,不种在王家村簸箕壩組,油菜益提十幾位村民正在田間地頭收割“疙瘩菜”。种榨“別看這個菜外形上和青菜差不多,菜收但都是不种送到重慶去做榨菜的。它可給村民帶來不少收益。油菜益提”王家村黨支部書記楊本華彎腰從地裏拿起一顆“疙瘩菜”,种榨用小刀削去葉片,隻留下菜莖,“它的莖部像一個個疙瘩,所以我們當地人都叫它‘疙瘩菜’,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榨菜。” 楊本華說,“4·20”蘆山強烈地震後,來自重慶的某榨菜食品廠負責人彭洪亮帶來了榨菜種子,希望王家村的福江蔬菜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種植,並承諾以每噸300元的保底價收購。 為什麽要選擇幾百公裏外的蘆山縣來種植榨菜?彭洪亮告訴記者,選擇蘆山縣種植榨菜,一方麵希望能幫助災區人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麵也是考慮到蘆山縣的各方麵條件適宜榨菜的種植和生長。 “那時候,大家正準備整理田地種植油菜。”楊本華說,多年來,農戶們靠種植油菜,每畝地有1000元收入;但大規模種植榨菜,村民還沒嚐試過。 “疙瘩菜”能賣錢嗎?種植多年油菜的村民心裏滿是疑問。 一年見效 種植戶繼續種榨菜 “榨菜好種,沒有難度,也不需要複雜的田間管理。如果市場行情不好,我保證以每噸至少300元的價格收購。”彭洪亮提出與大家簽訂協議,為農戶承擔種植的風險。 彭洪亮為楊本華算了一筆賬,按照榨菜畝產4噸計算,當年的最高收購價為每公斤4角8分,一畝收入1500元左右,種植榨菜比種植油菜劃算。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也作為合作社的負責人,楊本華召集合作社成員和當地群眾開了兩次壩壩會,最終有180家農戶決定與合作社一起種植榨菜。 “在村裏的號召下,我租地種植了60畝榨菜,按照今年的市場價格,我大概能有11萬元的收入。”村民程虎林表示,種植榨菜的效益比種植油菜高30%左右。 見到經濟效益的程虎林決定,繼續種植榨菜。 嚐到榨菜種植甜頭的不僅是種植農戶,附近的部分留守婦女也趁著榨菜收割時節幫助合作社收割,每天有60元工錢。 “在家閑著,不如到地裏賺點錢。”57歲的村民李本蘭說,幫合作社收割榨菜以來,她已經收入幾百元。記者 衛葳
19年“天梯”今將成電影
世界微動態丨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漢陰法院:非法種植罌粟 判刑!
全球熱頭條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計劃:全麵推進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