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带养 以养促种 延伸种养结合“绿色链”

时间:2025-04-21 01:17:04来源: 分类:知識

王偉正在用枇杷葉喂羊

王偉為枇杷樹施羊糞肥

  “今年的羊已經賣出去1000隻左右,還是种带种养有十萬餘元的收入。”在漢源縣富林鎮富塘村14組的养养延伸王偉家庭農場內,位於山坡上的促种羊圈裏,肉羊口含枇杷葉不停地咀嚼,结合不一會便隻剩下枝幹。绿色链一旁的种带种养枇杷林也正處於修剪管護的時期,修剪下來的养养延伸枝葉堆放在一起等待被拉走,為肉羊囤下一段時期的促种豐富口糧。

  “種養循環”模式是结合實現農業生產資源循環再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绿色链有效方式。為進一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种带种养我市立足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养养延伸深度挖潛,促种積極探尋降本增效切入點,结合在深入調研、反複比對的基礎上,鎖定枇杷和肉羊兩類主導產業,堅持農牧結合、以種帶養、以養促種,形成枇杷枝葉就地消化、肉羊糞便就地轉化的綠色循環鏈條。

  農牧結合    暢通種養循環鏈

  繞過彎曲的山路,便能到達王偉建在山坡上的肉羊養殖場,兩大堆修剪的枇杷枝葉堆在羊圈門口。800平方米的養殖場內,30餘隻存欄肉羊全簇擁到門口等待投喂,而養殖場旁邊便是一片連著一片的枇杷林。

  “我有15畝枇杷園,養殖場內常年平均存欄的肉羊有300多隻,一年能出欄1200隻左右。現在肉羊主要食用枇杷葉,一年大約能產生300噸有機肥,從而使枇杷園的化肥用料減少三分之一。”王偉一邊將枇杷枝葉拖進羊圈,一邊介紹,枇杷枝葉是養殖肉羊的優質飼料,羊糞是枇杷樹生長所需的優質肥料,枇杷-肉羊“種養循環”模式不僅減少了生產成本,還免去了處理兩類廢棄物的麻煩。

  “以前養一隻羊除去飼料成本,利潤隻有一兩百元,用枇杷葉喂羊之後,飼料不花錢了,若不計人工成本,一隻羊的利潤能達到1000多元。”除了自家修剪的枇杷葉外,王偉偶爾還會收購周邊枇杷種植戶修剪下來的枝葉,幫助周邊的種植戶“變廢為寶”。

  對於枇杷枝葉量是否滿足農場肉羊一年的養殖需求,王偉胸有成竹,除了每年五六月及九十月的枇杷管護關鍵期能囤放大量枝葉外,枇杷樹在一年四季也需要進行一定的修剪,再加上周邊收購,基本能滿足肉羊一年的養殖需求。

  “由於修剪的枇杷樹枝葉上附著大量蟲卵,若按照以前的方式放在枇杷樹下進行堆放,任其腐爛廢棄,來年病蟲害很容易發生。而將枇杷枝葉作為飼料使用後,有效降低了病蟲害數量和發生頻率。”王偉表示,這種方式在改善枇杷樹生長環境、提高病蟲害抵抗能力的同時,還降低了枇杷本身對化學防治的依賴,從而實現綠色生態防控。

  當前正是枇杷管護修剪的關鍵期,王偉將自家和附近的枇杷枝葉收集堆放在羊圈門口,解決了肉羊較長時間的“吃飯”問題。同時也會定期為枇杷樹施有機羊糞肥。

  “有機羊糞肥還能提高枇杷產量和品質,口感更加甜美,果實更加飽滿,色澤也更加鮮豔。”王偉表示,他今年的枇杷賣了五六萬元。

  種養循環    走出雙贏致富路

  “枇杷-肉羊的‘種養循環’模式已經推廣一兩年了,目前漢源縣有二三十戶家庭開始嚐試,主要集中在富林鎮、富泉鎮和大樹鎮等地,模式主要以在枇杷園中引入肉羊的家庭散養為主。”漢源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漢源縣枇杷園有2.5萬餘畝,每年能修剪枝葉2.5萬噸左右,通過“種養循環”模式,按照一畝枇杷喂養一隻羊換算,利用這些枝葉可養殖肉羊25000多隻。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漢源縣還將不斷跟蹤調查枇杷-肉羊種植養殖農戶,及時總結提煉,形成關於枇杷-肉羊“種養循環”模式可行性的方案。並不斷強化示範帶動,對枇杷-肉羊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培育和扶持,助力經營戶進一步擴大規模、規範生產,形成示範帶動作用。

  據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枇杷園8萬畝,肉羊存欄13.58萬隻,每畝枇杷每年大約產生1100公斤枝葉和雜草,種養結合讓肉羊養殖產生的糞便成為有機肥,為枇杷提供優質有機肥來源,同時枇杷枝葉又給肉羊養殖提供了食源,基本實現了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的無縫隙循環。

  “我市肉羊養殖以放牧為主,需要養殖場地和大量草料,每隻羊養殖成本達700元。與此同時,枇杷生長需鉀、磷、氮等肥料補充,每畝枇杷每年肥料施用費2200元左右。” 該負責人表示,枇杷-肉羊“種養循環”模式推廣後,除枇杷樹枝葉可作飼料外,在樹下種植白三葉等豆科牧草,具有固氮、保濕和抑製雜草生長的作用,每畝枇杷園年產草料1100公斤,可供一隻羊一年草料。

  “全市8萬畝枇杷即可飼養肉羊8萬隻,按肉羊市場價格1500元/隻計算,全市肉羊養殖年產值可增加1.2億元。羊糞羊尿等糞汙通過發酵後是優質有機肥,可替代枇杷總需肥量的30%,實現每畝枇杷種植成本降低600元,以此測算,全市8萬畝枇杷園每年減少成本4800萬元。”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算起了一筆經濟賬。

  枇杷-肉羊“種養循環”模式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果盤子”和“菜籃子”,解決了單一肉羊養殖麵臨的養殖場地和牧草種植土地需求問題,為肉羊養殖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該模式還對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農增收等具有推動作用。

  據測算,依托全市枇杷種植和肉羊養殖,可新增1000個就業崗位,實現勞務增收4000餘萬元,同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結合,深入開展枇杷枝葉深加工和儲存、飼料配合、飼養管理、果樹種植等基礎性研究,加強試驗示範,不斷推動種養結合向更深層次發展。同時配套相關政策,大力宣傳這一農業發展新模式,扶持與產業關聯度高的種植養殖大戶,在大範圍推廣應用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豐富枇杷-肉羊“種養循環”模式,著力激活產業“造血”功能,推進農業產業增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市融媒體中心  曹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