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任务30小时完成

时间:2025-04-21 02:04:00来源: 分类:熱點

    原定3天才能修複通車的天任水毀路段,通過交通搶險隊員的时完努力,僅用30個小時就修築好便道,天任恢複道路暢通。时完
    在滂沱大雨中,天任雅安交通又一次創造了奇跡,时完就像當初搶通第一條通往地震主災區的天任生命通道一樣,這一次,时完國道318線這條戰備通道、天任民族走廊在雅安交通人的时完手中,又被以最快的天任時間搶通。
    7月8日晚至9日,时完我市境內普降大雨,天任國道108線遇險、时完省道211線發生塌方,天任而作為戰備通道、民族走廊的國道318線更是出現了今年來最大的險情:在國道318線天全縣境內倒叉木路段(2698公裏+300米)發生水毀險情,二郎山上奔流而下的洪水將長達100多米的公路路基衝毀,交通中斷!
    “國道318線不能斷,水毀斷道路段必須盡快搶通!”險情發生後,交通部門迅速反應,在市交通局的指導下,天全縣交通部門全體動員,在大雨還沒停,洪水還沒消退的艱險環境下就展開了搶險作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搶險一步步向前推進。功夫不負有心人,原本計劃12日才能完成的搶通工作,在險情發生30個小時內就提前完成,國道318線恢複了暢通。
   
遇阻司機稱讚
“雅安交通好樣的”

    7月10日中午12點,國道318線多營鎮路段。
    頂著酷暑,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拆除一個寫有“國道318線斷道,過往車輛請繞行”的標識牌。這是7月9日,國道318線天全縣境內倒叉木路段發生水毀斷道後,市交通部門在路邊設立的,以此引導過往駕駛員繞行。
    “國道318線通車了?小車可以過了嗎?昨天的信息還說要等到12日才能通。”幾名駕駛員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拆除標識牌,都圍上來向工作人員詢問路況。
    “可以通車了,水毀路段的便道在11點已經搶通,車輛可以在管製人員的指揮下通行。”一位工作人員耐心向駕駛員告知最新的路況,並提醒過往司機在危險路段小心駕駛。
    “國道318線斷道那個地方公路損毀太嚴重了,100多米公路全部都衝沒了,我就是因為當時斷道了才滯留在這裏的。要是當時車輛就在水毀路段行駛,後果不堪設想。”一位要前往甘孜的貨車駕駛員說,“沒想到才一天時間就可以通車了,雅安交通真是好樣的!”

險情發生
市縣交通部門總動員

    7月9日淩晨4點40分,天全縣交通局防汛值班室。
    急促的電話鈴聲劃破了黎明前的沉寂:“快!國道318線紫石鄉倒叉木路段公路被大水衝垮了!”一瞬間,天全縣交通局忙碌了起來。局長胡濟均、養路段負責人張毅、路政中隊負責人譚繼康相繼接到險情報告。
    淩晨4點50分,第一輛勘查險情的車輛從天全縣交通局出發,並很快消失在漆黑的雨幕中。5點20分,來自現場的第一份報告傳回交通局:水毀公路嚴重,全幅公路被衝毀,由於光線和大雨無法看到更遠的情況,無法查勘被衝毀公路長度。
    就在此時,遠在雅安的市交通局局長杜義更是焦急萬分,從雨城區出發,奔赴現場指揮搶險。在路上,一道道命令通過手機發至天全:國道318線必須保通,迅速查明水毀情況,製訂搶險方案;搶險中注意人員安全;迅速調集搶險機具、物資,待搶險方案製定後迅速開展搶險工作……
 
衝毀公路100多米
遭遇今年最大損失

    7月9日清晨6點10分,國道318線天全縣紫石鄉倒叉木水毀現場。
    “現在已經初步查明,洪水衝毀公路160米多米,其中100米公路被全幅衝毀,搶險難度巨大。”天色漸亮,工程技術人員在經過現場勘察後,向已經趕到現場的杜義報告災情。
    “水毀公路160多米,100米被全部衝毀,這是今年以來全市交通係統遭遇的最大損失。國道318線是戰備通道,絕對不能長時間斷道影響交通通行,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盡快搶通道路,恢複國道318線暢通。”在了解情況後,杜義向全體搶險隊員下達了命令,“根據目前水毀現場的情況,必須在12日前搶通。”
    洪水衝毀公路造成斷道,但道路交通運輸一刻也不能停。就在緊張製訂搶險方案的同時,一份搶險期間的公路繞行方案已經出台:在國道318線紫石鄉倒叉木路段的水毀險情修複之前,所有通過雅安進出甘孜的車輛都通過國道108線和省道211線繞行。

邊築堤壩邊排水
搶險工作艱難進行

    7月9日上午10點30分,水毀搶險現場。
    “現在洪水還沒有退,我們正在進一步調集搶險機具和物資,組織人員編鋼絲籠,並在籠裏填裝石料,待洪水稍微退去後,就馬上開始搶險施工。”正在現場指揮搶險工作的天全縣交通局局長胡濟均向記者介紹情況。就在他身旁,搶險人員正緊張忙碌著,有的正在備料,有的指揮工程機具有序擺放,隻待水位下降,就全麵投入搶險工作。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11點,雨勢漸小,洪水稍退。“快!抓緊時機開展搶修工作,用最短的時間修複被衝毀的路段。”一道命令下達到每一位參戰人員。很快,第一個裝滿石塊的鋼絲籠被放入水中,第二個、第三個……第十個,搶險人員們用鋼絲在水毀斷麵上築起了擋水堤。
    隨著擋水堤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搶險工作也在一步一步地推進。排水、打樁、土石方回填……一個個工序緊鑼密鼓地開展。為了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搶險工作,現場采用倒排工期的辦法,按施工計劃實行按時計量考核,讓施工人員都明確應完成的工作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在施工管理上,工程技術人員加強質量監控,每道工序工藝都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範、操作規程把關,並實行安全責任製,嚴格按照質量保證體係運行,確保處置一處、保通一處,暢通一處、安全一處。
    搶險工作是艱難的,而所有的搶險隊員都在努力。多少次,裝滿石塊的鋼絲籠被大水衝走,隊員們不得不重新放置;多少次,打下的木樁不符合質量要求,隊員們又隻得重新選點打樁……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懷揣著盡快讓國道318線恢複通車的願望,努力地工作,揮灑著汗水。

晝夜奮戰
隻為損毀公路早日修複

    7月9日晚11點,水毀搶險現場。
    高高挽起的褲腿,紅色的安全帽,手手相傳的石塊……雖然已是晚上11點,但搶險現場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為了盡快完成水毀搶通工程,搶險指揮部決定,采用晝夜不停施工的方式,在夜間借助車燈等照明設備,全力開展搶險工作。
    此時,經過12個小時的奮戰,被大水衝毀的100米公路已經有部分路段修築起了擋水堤,路麵填實工作也在有序進行,隨著洪水的退去,搶險工作快速推進。
    “之所以在晚上也進行施工,我們就是想要抓住洪水退去這一最好的搶險時機,為實現盡快恢複國道318線交通而爭分奪秒。”胡濟均表示,“如果夜間都進行施工,至少可以爭取8個小時的時間。”
    搶險現場燈火通明,搶險隊員一夜無眠。

奮戰30小時
水毀路段提前通車

    7月10日中午11點,已修築好的便道上。
    “請把昨天立在多營鎮的繞行提示拆除,國道318線水毀斷道已經修複,車輛可以經過便道通行了。”一直守在搶險現場的市交通局副局長何成興通過電話,將國道318線恢複通車的消息傳回市交通局。這時,距9日淩晨4點半險情發生整整30個小時。
    “慢一點,慢一點,小心通過。”第一輛車通過水毀路段,後麵的車輛緊接著一輛一輛地通過,國道318線天全縣境內路段在斷道30個小時後又恢複了暢通,已經在現場長時間搶險的交通人心頭的巨石總算放下了。
    壓力變為動力,隻要有動力,就能創造優異的業績。三天任務,一天完成。這不是偶然,這是因為有在搶險現場上高高飄揚的黨旗;因為有在困難麵前不退縮、不叫苦、不怕累,以昂揚鬥誌和無私奉獻精神麵對工作的交通人;因為有決不讓國道318線斷道影響社會穩定的無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