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多不如做得多”

时间:2025-04-20 22:36:13来源: 分类:娛樂

  17日,多不多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村活動室裏,多不多忙碌了一上午的多不多駱正衝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吃午飯。沒走到大門口,多不多村文書張永昌攔住了他。多不多“今天有村民問我重建戶是多不多如何界定的,有些地方我不太清楚,多不多你的多不多書借來我看看。”

  自災後重建工作啟動後,多不多一本《蘆山縣“4·20”地震災後科學重建農村居民住房重建政策匯編》成了古城村黨支部書記駱正衝的多不多貼身之物,不管走到哪裏,多不多他都帶著這本書。多不多遇到對重建政策不了解的多不多群眾,他攤開書本,多不多耐心向其解答疑惑,多不多是當地重建戶眼中的“移動寶典”。

  麵對群眾質疑

  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2004年,龍門鄉進行合村並組,龍頭村和古城村被合並為一個村,統稱古城村,駱正衝被選舉為古城村黨支部書記。

  新官上任,駱正衝感覺壓力有些大。合並前,龍頭村和古城村都是龍門鄉的人口大村,兩村加起來有4000多名村民。管理人數多還是其次,由於有些村民對駱正衝不了解,以至對他的為人有些質疑。

  這些質疑和負麵言論,駱正衝全都知道,但他沒作任何解釋。在他看來,“說得多不如做得多,隻有做好了事情,群眾才不會質疑,與其解釋不如多做事。”

  過去的古城村,全村僅有1條1.2公裏的硬化村道,村民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很多村民在外務工,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要想富得先修路。接手古城村工作後,駱正衝帶領村民大力完善基礎設施。2004年至今,在他的帶領下,古城村建設通村通組公路14公裏,建設田間作業道和堰渠18.6公裏。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駱正衝開始引導村民結合古城村的地理特點和資源優勢,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茶葉、獼猴桃等經濟作物種植;結合古城村古城坪組的紅軍文化,他又開始引導群眾發展農家庭院經濟和紅色旅遊。

  去年,古城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餘元,曾經對他有質疑的村民全都豎起了大拇指,“這位書記沒跟錯!”

  麵對地震災害

  火速開展救災工作

  “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龍門鄉受損嚴重。震後,駱正衝不顧家人安全、家裏房屋倒塌,全力組織力量進行自救,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駱正衝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義務服務隊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全村的每個村民安置點都留下了他的腳印。第一時間通知村民安全撤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群眾情緒得到了穩定。

  “4·20”蘆山強烈地震使古城村絕大多數房屋成為危房,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排危迫在眉睫。但老百姓很不理解,駱正衝就帶頭拆危房,他家的房子是蘆山縣第一家被拆除的危房。在他的帶領下,古城村排危除險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危房拆除後,當地村民紛紛將帳篷搭在危房下和公路邊,住房安全存在隱患。駱正衝又將自家油菜地貢獻出來,供村民搭建臨時過渡房,幫助他們搬離危險地帶。

  麵對災後重建

  產業旅遊齊發展

  翻開駱正衝隨身攜帶的《蘆山縣“4·20”地震災後科學重建農村居民住房重建政策匯編》,為方便閱讀和查看,每一頁他都用黑筆勾出了重點。自中央、省、市、縣的農房重建政策出台後,駱正衝一直努力學習相關文件,吃透政策、看清思路、摸清情況,積極投身災後重建工作中。

  重建工作啟動之初,古城村很多群眾對農房重建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導致該村農房重建啟動一直很緩慢。駱正衝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進組入戶,了解村民的心聲,傾聽他們的願望和訴求,向他們宣傳普及災後重建各項政策。

  在駱正衝的帶領下,古城村重建工作快速推進。截至目前,全村737戶重建戶已全部開工,完工490戶,其中入住近100戶。

  抓住災後重建這一機遇,駱正衝積極帶領當地村民開展產業重建。結合蘆山縣農業產業發展政策,古城村計劃大力發展獼猴桃、畜牧業、林下養殖、茶葉和觀光旅遊農業等產業,拓寬村民的增收渠道。

  “1935年,由徐向前率領的紅三十軍曾駐紮在古城村古城坪組,留下了豐富的紅軍文化。”駱正衝說,災後重建,古城村還將圍繞古城坪組大力打造以紅色旅遊、度假觀光為主的特色旅遊產業,增加村民收入。

  記者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