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後,心系线在各級黨委和上級檢察院的群众堅強領導下,寶興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奋战檢察長楊洪媛帶領檢察院全體幹警參與抗震救災,心系线維護社會穩定,群众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心係群眾、奋战戰天鬥地的心系线感人樂章。 災害麵前 她勇往直前 寶興距“4·20”蘆山強烈地震震中僅18公裏。群众 “寶興受災怎樣?奋战幹警情況怎樣?”地震發生後,楊洪媛立即與幹警們一一聯係。心系线可通訊中斷,群众無法獲知受災情況。奋战 楊洪媛心急如焚,心系线迅速與家住雨城區和在雨城區辦案的群众11名幹警取得聯係,火速集結,奋战成立了“寶興縣人民檢察院黨員突擊隊”,馬不停蹄地奔赴寶興。 震後,原省道210線蘆山至寶興段中斷,加之通訊中斷,寶興成了“孤島”。為盡快趕回寶興,突擊隊繞道滎經縣、天全縣。誰知到達天全縣老場鄉後,道路又中斷了。他們決定徒步前行。 一路上,餘震、飛石不斷,沿途倒塌的房屋觸目驚心,有些塌方路段僅能容一人通過。沿途群眾勸他們:“到寶興太危險了,你們還是回去吧。” “進還是退?”這考驗著突擊隊幹警們的意誌。在場所有幹警對望片刻,互相鼓勵,堅定了一個信念:就是爬也要穿越“生死線”,爬回寶興! 一路上,許多幹警的雙腳磨起了血泡,有的血泡破裂,血水粘著鞋襪,但沒有人叫苦,也沒有人喊累。經過近5個多小時的艱苦跋涉,他們終於趕到了寶興受災最嚴重的靈關鎮。 到指揮部報到後,楊洪媛顧不上喝一口水,又馬上投入到轉移傷員的工作中。在臨時救治點,傷員們痛苦的呻吟聲、受災群眾的哭聲混為一片。由於藥品短缺,治療條件有限,很多傷員急需轉移治療,而交通中斷讓轉運工作極度困難。救援直升機也因天氣、地形限製無法起降。 麵對這樣的情況,楊洪媛迅速組織協調武警官兵、醫務人員連夜手托肩扛徒步幾公裏路轉移22名重傷員。 群眾麵前 她肩扛責任 按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楊洪媛負責該區域的維穩和宣傳工作。 楊洪媛整合在靈關鎮的公安政法幹警,組成治安巡邏隊、政法便民服務組,走進帳篷了解群眾訴求與心聲,開展治安巡邏,指導群眾開展自救,到帳篷中宣傳用火、用電安全,協調安置點供水、供電,搭建簡易廁所…… 為解決信息不暢的問題,楊洪媛組織幹警們在集中安置點安裝了太陽能電視、發放收音機,讓群眾能及時了解抗震救災工作開展的情況。 震後,按照“災後重建,風雨同舟,千名幹部聯萬家”的要求,楊洪媛帶領幹警們翻山越嶺、過溝淌水,逐戶走訪,全麵了解群眾的受災情況、物資發放情況、突出需求、次生災害、苗頭性問題等。其間,他們協同村組幹部一起搶通了兩條通村組公路,解決了群眾用水、用電問題,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安全轉移。 麵對明天 她滿懷信心 在這場巨大的災難麵前,楊洪媛帶領寶興縣檢察院的全體幹警們,充分發揮了一個黨組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麵旗幟的先鋒模範作用。 “哪裏災情最嚴重、哪裏群眾最需要,我們就出現在哪裏、戰鬥在哪裏,始終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基層檢察幹警的職責和使命。”楊洪媛說,“我們將團結一心,眾誌成城,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為建設一個嶄新、美麗的雅安作出積極更大的貢獻。”目前,全市抗震救災工作全麵轉入災後重建階段,工作任重道遠,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好新雅安是每一名災區幹部群眾心中首當的任務和迫切的期望。首席記者 熊蕊 整理
馬來西亞“乒乓姑娘”:成都是我另一個家
雨城區法院召開審判質效工作推進會
求質向新 蘇說發展丨看徐工挺“頭馬”擔當
不忘初心擔使命 全心全意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