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報訊7月28日,川师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学教姓成都市民俗學會副會長、汉源四川省民俗學會理事黃尚軍一行人到漢源縣參觀了七將軍總祠堂,探寻忠義亭、军遗迹朝陽寺等地,川师探尋七姓將軍的学教姓足跡,研究雅安民俗文化。汉源 當日上午10時左右,探寻黃尚軍和他的军遗迹5個學生一行到達漢源縣富莊鎮永興村1組參觀七將軍總祠堂。“七將軍總祠堂是川师為了紀念七姓將軍的總祠堂而建成的。”當地看守祠堂的学教姓一位75歲老人介紹,洪武十五年(1382年),汉源朝廷降旨派七姓(李、探寻薑、军遗迹黃、任、瞿(巨)、蔣、張)將軍率兵到川平定南方。1384年,又奉旨調駐古黎州(今漢源),把守黑岩關,鎮守龍潭口(今大渡河北岸),七姓子弟兵分布駐守整個漢源。戰亂平息後,七姓將軍便在漢源落地生根,繁衍子孫。此後,七姓將軍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忠義亭是李氏家族緬懷先輩的場所,黃尚軍對碑上的字跡仔細觀察,並拍照予以對文物進行保存。 “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黃尚軍感歎。經考察研究,黃尚軍發現朝陽寺實際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六年,並非崇禎年間。此次意外發現不僅有利於研究寺廟曆史,而且對於研究明朝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把文化傳承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以文化發展推動經濟增長,把漢源七姓將軍的曆史打造成文化品牌,讓漢源文化真正走出去,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漢源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此次探訪對我們研究墓碑文化、弘揚七姓將軍的精神都有很大的價值。”黃尚軍說。 實習生 劉曉玉 記者 黃偉
雅安日報訊7月28日,川师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学教姓成都市民俗學會副會長、汉源四川省民俗學會理事黃尚軍一行人到漢源縣參觀了七將軍總祠堂,探寻忠義亭、军遗迹朝陽寺等地,川师探尋七姓將軍的学教姓足跡,研究雅安民俗文化。汉源
當日上午10時左右,探寻黃尚軍和他的军遗迹5個學生一行到達漢源縣富莊鎮永興村1組參觀七將軍總祠堂。“七將軍總祠堂是川师為了紀念七姓將軍的總祠堂而建成的。”當地看守祠堂的学教姓一位75歲老人介紹,洪武十五年(1382年),汉源朝廷降旨派七姓(李、探寻薑、军遗迹黃、任、瞿(巨)、蔣、張)將軍率兵到川平定南方。1384年,又奉旨調駐古黎州(今漢源),把守黑岩關,鎮守龍潭口(今大渡河北岸),七姓子弟兵分布駐守整個漢源。戰亂平息後,七姓將軍便在漢源落地生根,繁衍子孫。此後,七姓將軍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忠義亭是李氏家族緬懷先輩的場所,黃尚軍對碑上的字跡仔細觀察,並拍照予以對文物進行保存。
“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黃尚軍感歎。經考察研究,黃尚軍發現朝陽寺實際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六年,並非崇禎年間。此次意外發現不僅有利於研究寺廟曆史,而且對於研究明朝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把文化傳承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以文化發展推動經濟增長,把漢源七姓將軍的曆史打造成文化品牌,讓漢源文化真正走出去,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漢源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此次探訪對我們研究墓碑文化、弘揚七姓將軍的精神都有很大的價值。”黃尚軍說。
實習生 劉曉玉 記者 黃偉
“狗屎運”反彈市民鬱悶
石棉縣:緊盯“三個風險點”打贏脫貧攻堅戰
愛心驛站暖人心 服務群眾零距離
方便患者就醫 雅安仁康醫院增設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