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好人”故事汇——助人为乐好人

时间:2025-04-20 22:58:09来源: 分类:百科

  2014年第一季度“雅安好人”評選活動中,雅安好人共有20人(隊)榮登2014年第一季度“雅安好人榜”。故事4月19日,汇助本報刊登了第一期“雅安好人”故事匯,人为人今日本報繼續為大家講述“雅安好人”的乐好故事。 編者

  “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雅安好人56歲的故事武靜任蘆山體育館安置點臨時黨委書記。

  在工作地點,汇助武靜插上鮮豔的人为人黨旗,掛出黨委的乐好牌子,工作時,雅安好人她自覺佩戴黨員袖標,故事戴上黨員徽章,汇助“當時群眾的人为人情緒都很慌亂,這樣做,乐好也是為了讓他們有‘主心骨’,幫助他們鎮靜下來。”武靜說。

  震後很長一段時間,安置點內帳篷多,人多,工作十分繁瑣。武靜創新“網格化”管理模式,將所有帳篷逐一編號,劃分片區,並以帳篷為戶,逐人登記。選出“區長”、“篷長”,明確每個黨員、幹部的職責,把每一項工作落實在每個點上。她每天穿梭在各個帳篷間了解情況,摸清底數,緊急調運物資,優先保障急需安置的老、弱、病、殘、孕人員。

  她把5500多名安置點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沒日沒夜地忘我工作,為災區群眾擎起一片晴天。長時間的勞累讓她多次差點暈倒。在她的努力下,安置點內各項工作漸漸規範有序,達到防疫安全水平,在那段關鍵時期,安置點成為震後蘆山最溫馨的地方。

  每天頂著烈日開展工作,武靜的皮膚被曬黑了。在習總書記親臨安置點慰問受災群眾的時候,武靜受到習總書記的親切接見。“他握著我的手,誇獎臨時黨委‘工作很細致,有創新,很辛苦’,還風趣地說我曬成了‘黑書記’。”武靜回憶。

  羅孝福,天全縣天翔醫院法人代表。“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在危難時刻,羅孝福沉著冷靜,帶領醫院員工,迅速有序地將病人轉移到安全地帶,並在地震期間免費為群眾就診,為受災群眾提供避災場所,積極為抗震救災捐款捐物。

  作為一名肢體三級殘疾人士,羅孝福深知殘疾人的痛苦,也理解貧困群體的心理感受。多年來,他無私幫助殘疾人,看望白內障患者,並向貧困患者贈送慰問金;在工作中,羅孝福要求子女和醫院職工,每每遇到殘疾的患者,都要在費用上減免;在“全國助殘日”,組織醫院職工對殘疾患者免費醫治,並捐贈現金看望慰問貧困殘疾人。

  在發展醫療事業的同時,羅孝福用愛心回饋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從1996年起,每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他都要到中小學、幼兒園,為孩子們送上慰問金、慰問品。

  蔣素華,55歲,蘆山縣人。“4·20”蘆山強烈地震中,她家房屋受損嚴重。她顧不上家裏,直接來到血站要求獻血。

  獻血後,蔣素華又自發組織十多名群眾參與到抗震救災中,哪裏需要到哪裏,搬運救災物資,維護安置點秩序,安撫受災群眾……她將自家危房中的米、麵、肉、油全都拿出來,為受災群眾、部隊、記者以及來自各地的誌願者做飯送飯,一幹就是18天。

  早在2001年,血站到蘆山縣各單位采血,作為公務員的蔣素華第一個報名,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從此,蔣素華便成了血站“常客”。由最初的每次獻血300毫升,到每年2次獻血400毫升,13年來,蔣素華一直從事無償獻血公益活動,獻血7400毫升。

  今年71歲的羅星強,是石棉縣宰羊鄉碾子村有名的熱心人。

  1985年的一天,羅星強到村委會辦事,看見村幹部正忙著處理日常事務,便主動要求幫助送報紙信件。這一送,就是29年。

  每天,村裏的報紙一到,羅星強就忙活起來。分發報紙很考驗人的記性,開始的時候記不住,要對著訂報名單分,一個多星期後,他基本記住了村民訂報情況。將報紙歸類後,他熟門熟路地把一疊疊報紙送到村民家中。

  29年來,羅星強圍著村子轉了2萬多公裏,義務送報刊和信件。

  長年累月,羅星強積累了一套“送報秘訣”:農忙時節,村民一大早就下地幹活了,要等到中午或晚上吃飯的時候再去送報紙;下雨天,村民一般不會下地幹活,要及時送去……

  羅星強說:“我在家閑著沒多少事,給大家送報刊信件,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還鍛煉了身體,方便了大家,我心裏也高興。”

  記者 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