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出一份爱 关注百岁人

时间:2025-04-21 01:31:43来源: 分类:百科

部分誌願者與老人合影

 

聊家常

 

誌願者給百歲老人喂生日蛋糕

 

  從去年至今,献出雅安市愛心聯盟已為8位百歲老人在生日當天送去快樂……這是份爱一群愛心使者,他們用關愛送去生日祝福,关注用鏡頭定格壽星的百岁笑臉,記錄他們的献出幸福。每塊生日蛋糕,份爱都是关注一份愛的詮釋,每張滄桑笑臉的百岁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献出故事。

  初衷:

  愛的份爱奉獻

  3月7日中午,在市區西康中路一處辦公點,关注愛心聯盟誌願者董世權正將密密麻麻的百岁照片平放在桌上進行整理,那都是献出他和誌願者們在慰問百歲老人時留下的照片。

  滿臉老年斑卻臉色紅潤有光澤、份爱僅剩兩顆牙齒依舊咧嘴大笑……照片上的关注李常潔老人家住城區。

  去年愛心聯盟來到李老的家。

  見來訪者提著大大的蛋糕,李老笑嗬嗬的。

  吹蠟燭之前,老人用鼻子聞了聞蛋糕。“真香!”老人感慨那是她聞過最好聞、最難忘的味道。

  “很多時候,當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給別人帶來快樂時,付出再多也值得。”董世權感言。

  為雅安百歲老人祝壽的想法來自董世權。“雖然我是個老頭,但喜歡上網發帖。有一回上網,我無意中得知雅安有不少百歲老人。於是,我萌生了給百歲老人過生日的想法。”董世權說,他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關心這些百歲老人。董世權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聯盟誌願者們,大家一拍即合。

  尋找百歲老人之路,似乎並不如這群誌願者最初所想的那樣容易。原本,誌願者們打算先通過民政局查詢百歲老人的情況,因為不了解他們的用意,民政局工作人員不敢隨意將百歲老人的信息透露給他們。後來有了共青團雅安市委的幫助,才漸漸有了線索。

  “那你們的經費從哪兒來?”麵對記者的問題,誌願者餘誌均哈哈一笑說:“都是自掏腰包,不夠的再想辦法湊嘛!”找企業和單位出點讚助費也是困難重重,但是該活動仍然得到不少單位的物資支持,如蛋糕、唐裝、書畫、千元醫療卡、新衣服……

  從去年至今,每次有百歲老人過生日,他們都會走家串戶為老人送祝福。目前已為全市8名老壽星送上祝福。

  心得:

  感動無處不在

  “一年入戶祝壽,最難忘的事是哪一件”?

  “當我們拍手為他們共唱生日歌時,他們閃現在臉上孩童般的笑容,證明他們的快樂是如此簡單。”

  “你會發現,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獨和寂寞。臨別時,不少老人甚至拉住我們的手流下眼淚,多位老人拄著拐杖蹣跚著走到村裏小路上揮手送別我們,他們一生中可能都沒見到這麽多人同時來關注自己,大家能來,最高興最感動的就是老人。”

  一年來,誌願者在為百歲老人祝壽的同時,還為他們拍全家福、合影照或單人照。“拍百歲老人,不同於拍孩子,因為孩子是天真的,可以逗一下,就有快樂的表情;也不同於拍少女,因為女孩子如花的年紀,怎麽拍怎麽擺都是漂亮的。”為此,誌願者們把自己的身份首先定義為一個聽眾,在快門按下之前,首先和老人溝通,“以一種尊敬的姿態與這個老人交流,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幸福與孤獨。能不能拍好百歲老人,要看你的照片能否講好一個故事。”

  每次走訪一個百歲老人,誌願者們都會將反複挑選、修改好的照片送到老人的手中。

  前不久,董世權為百歲老人趙老祝壽。“臨走時,一家人起身相送,老人也走了出來。門口的地坪很高,老人出門的刹那間,我準備去攙扶他,家人說不用扶,老人有專門的設施。”原來,牆上固定著一根自來水管,老人正好可以扶著行走,老人的兒女還設計了一個緩坡,做了很多劃痕防滑。眼前這一幕讓董世權大為感動。

  “我們常說孝順,從來都是一樣的,很多時候孝順正是由這樣的細節組成,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彰顯無限大愛。”董世權說道。

  收獲:

  分享長壽秘訣 傳遞正能量

  集中接觸如此多的百歲老人,對於誌願者黎瑩來說,是第一次。滎經縣的101歲孫大明老人讓黎瑩印象最深刻。

  “你知不知道哪裏有賣化妝品,可以塗掉我臉上的老人斑?”一句話,讓黎瑩與百歲老人成為了朋友,聊起美容秘笈。老人的家人告訴她,老太太非常愛美,每天早上醒來,都會從頭到腳按摩幾遍,還堅持早上洗腳,而且梳好頭後才肯下床。無論出門還是在家,總是穿戴梳洗得整齊幹淨,老人們知足、樂觀的人生態度感染著黎瑩。

  誌願者餘誌均走訪了5位百歲老人,“這些老人頭腦清晰,大部分老人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有的甚至能穿針引線,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與家人、鄰居相處和睦。

  作為愛心聯盟文化大使的餘誌均參加這樣的活動受益匪淺,“人善,所以福壽能至;家和,所以萬事可興,這就如同事和合作夥伴之間形成合力完成工作目標,團隊的凝聚力很重要。”

  “心態好、脾氣好,沒事的時候就喝喝酒唱唱歌。”走訪時,討教長壽秘訣是誌願者劉鵬不忘的環節,家住雨城區的黃老今年103歲,當誌願者舒乾能問他長壽秘訣時,老大爺竟要他陪著喝酒,把大夥逗樂了。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石雨川

 

  采訪後記

  退休之後的安排,很多人總是會有憧憬。有人喜歡種花草,有人喜歡養鳥喂魚,還有人愛好打麻將和跳壩壩舞。但市愛心聯盟的誌願者卻四處奔波,拿著自己的工資去看望百歲壽星。

  從第1位百歲老人到第8位再到……

  他們的尋訪之路一開始就不順利,看望祝壽的經費也完全由他們自掏腰包。經費的匱乏成了他們繼續關注百歲老人的一個難題!他們在關注社會的同時,也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不過百歲老人們講述的人生經曆和長壽秘訣帶給他們很多感悟,他們的收獲滿滿!彌補了他們的艱辛和付出。

  這是一群有奉獻精神的雅安好人,用愛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誌願者采訪後反觀這群百歲老人,生命的紅燭如何能燃燒得長久?需要親人的精心照料和百般嗬護,長壽老人是一麵鏡子,折射出的是兒女孝心和社會的關愛。也正是這種特殊的關係使得情感更加珍貴、更加濃厚。也許,這份情感正是老人們的長壽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