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环球在2023年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大會上,快资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發布了《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範運營報告(2022年度)》(下稱“報告”),讯丨對2022年廣州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今年将有驾驶應用示範運營(混行試點)工作,自动州示以及政策體係、车广测零車聯網建設等最新進展情況進行詳細說明。范运
同時,营去報告還提出,年路在2023年,事故將有序推進5個階段的环球自動駕駛示範運營車輛導入率的工作,完成1萬台智能網聯汽車的快资示範運營規模的任務,率先進入智能網聯汽車社會化、讯丨大規模服務階段。今年将有驾驶
開放433條測試道路,自动州示無交通事故發生
(相關資料圖)
2022年,廣州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進展喜人。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廣州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433條,單向裏程833.98公裏,雙向裏程1667.96公裏,開放測試路段涉及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黃埔區、南沙區、海珠區等6個行政區。其中,在2022年,廣州市累計開放測試道路298條,單向裏程580.97公裏,較2021年同比增長4倍。
從道路測試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底,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有效測試總時長超過51萬小時、有效測試總裏程達976.1萬公裏。2022年度有效測試總時長超過35萬小時、有效測試總達裏程631.8萬公裏。
圖片來源:《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範運營報告(2022年度)》
與此同時,參與廣州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企業類型愈加多樣,數量也迎來增長。截至2022年底,廣州已匯聚了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廣汽集團、百度阿波羅、如祺出行、沃芽科技等13家測試主體,涵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傳統主機廠、造車新勢力、出行平台等頭部企業。
截至2022年底,廣州市累計向308輛測試車輛發放道路測試許可且交通事故認定記錄為0,共有6家測試主體(聯合體)166輛智能網聯汽車在2022年獲得了道路測試許可,較2021年同比增加了67.7%。其中,有198輛測試車輛升級到載客測試、有45輛測試車輛升級到遠程測試。
與此同時,參與道路測試的車輛應用場景也更加多樣。截至 2022 年底,有 219 輛乘用車、1 輛重型半掛卡車、20 輛洗掃車、58 輛微循環巴士和 10 輛中巴開展道路測試。其中,洗掃車(功能型作業車)為 2022 年新增車型。
圖片來源:《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範運營報告(2022年度)》
在測試車輛技術進展方麵,文遠知行、祺宸科技(聯合小馬慧行)、廣汽研究院、百度阿波羅、滴滴沃芽、小鵬智行等6家新增測試主體的測試車輛均加大了與基礎車型生產企業的深度合作,較多改裝加裝工作由主機廠完成。就廣州測試車輛的進展情況,整體加快了測試車輛前裝的進化速度,相關測試車輛的整體方案向小型化、集成化大幅度演進,智能網聯汽車整體技術進一步成熟,已經加速邁向規模量產階段。
“混合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2022年,廣州市此前提出的“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的工作理念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在2021年7月,發布《關於逐步分區域先行先試不同混行環境下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應用示範運營政策的意見》《在不同混行環境下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應用示範運營的工作方案》兩個基礎文件,提出建立“1+1+N”的混行政策體係,在有條件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的區域,設立混行試點區。截至目前,已製定9項配套政策體係,相關政策涵蓋智能網聯汽車運營車型認定申請、數據管理、車型年檢、事故車輛技術評定、安全員培訓管理、保障基金等方麵。
圖片來源:《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範運營報告(2022年度)》
2022 年 6 月,南沙區獲批成為廣州市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率先支持符合混行試點安全技術標準的自動駕駛車輛在區內開展出租車示範運營。目前南沙對外發布已開放測試道路裏程達 925.65 公裏,其中一級測試路段 40.5 公裏、二級測試路段 94.81 公裏、三級普通測試路段125.89 公裏、三級其他測試路段 664.45 公裏。
去年10月,如祺出行在廣州南沙區正式開啟有人駕駛車輛與自動駕駛車輛混合運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實現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混合運營的出行平台。
去年12月,繼南沙區之後,花都區成為廣州市第二個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按照《廣州市花都區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及特殊運營場景混行試點總體管理方案》,花都區計劃到 2025 年,分五個階段投放總計不超過 2500 台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開展不同混行比例、車路協同不同參與度以及多種新型出行服務的大規模城市交通試驗;對符合花都區相關資質要求並取得《示範運營資格通知書》的自動駕駛企業以及取得《示範運營車輛標誌牌》的自動駕駛車輛,可在規定區域範圍內開展示範運營,加速自動駕駛技術成果的商業化落地,促進相關企業實現經營收入和技術進步的正向良性循環。
在談及廣州與其他城市在發力自動駕駛的思路差異時,廣東省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周玉山曾表示,廣州是場景引領,會較為精準地分析自動駕駛技術應用的場景並設計商業化落地的模式,從而對自動駕駛技術提出相對具體的要求,所以在製度設計和場景設計上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報告新增車聯網、政策體係創新進展情況
相比於去年,本次報告還新增了車聯網建設、政策體係創新等情況。
廣州完成了車聯網係統架構及互聯互通設計,廣州市黃埔、海珠、花都和番禺四個示範區建設已從方案設計階段轉至建設階段,且各示範區的車聯網建設方向與重點也有所不同,已初步形成了車聯網先導應用環境。
黃埔示範區以規模化驗證為建設方向,規模化部署城市道路、建築、市政設施融合感知體係,實現協同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的創新型應用;海珠示範區建設方向是與智慧城市 CIM 係統結合,完善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的關聯;花都示範區是以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為建設方向,兼具了辦公、生活、旅遊等多種屬性,利於開拓及滿足不同業務場景的應用需求;番禺示範區是以智慧城市模型及正向研發為主要建設方向進行設計,構建覆蓋從仿真測試、道路測試、特定應用場景示範到城市級綜合應用的多層次立體示範體係。
此外,包含道路測試政策體係和應用示範運營政策體係在內的政策體係創新也是報告提及的重要內容。
報告提到,為進一步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廣州市擬於近期出台新一輪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政策文件。
新政策有幾大創新亮點:一是優化異地測試車輛認可方式;二是允許在開放的高快速路開展測試;三是進一步細化車輛分類測試要求,全國創新性將“自動駕駛平均脫離間隔裏程”指標納入分類、分級測試條件,鼓勵企業加快技術迭代更新的步伐,同時允許開展遠程載客、遠程載貨測試;四是突出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在創新應用示範運營政策體係上,發布完“1+1”總體政策後,廣州市各業務主管部門先後製定9項配套政策體係,相關政策從智能網聯汽車運營車型認定申請、數據管理、車型年檢、事故車輛技術評定、安全員培訓管理、保障基金等多個維度夯實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政策體係,為應用示範運營工作保駕護航。
將完成1萬台智能網聯汽車的示範運營目標
步入2023年,報告明確指出,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工作在“鼓勵創新”與“加強監管”的動態平衡中迭代進步,保障各項工作安全穩妥發展。
道路測試方麵,廣州將重點在擴展測試許可方向、加強測試車輛道路運行、加強測試車輛事故管理與應急處理機製等方向落實推進工作,同時根據廣州市的經驗與特色,深化測試車型與應用示範運營車型的穩步銜接工作,繼續保持廣州開展相關工作的領先水平。
應用示範運營方麵,將積極總結前期的工作經驗,不斷優化完善相關管理措施和手段,確保應用示範運營工作穩健發展,並按照第逐步分區域先行先試的目標任務,有序推進5個階段的自動駕駛示範運營車輛導入率的工作,完成1萬台智能網聯汽車的示範運營規模的任務,率先進入智能網聯汽車社會化、大規模服務階段。
圖片來源:《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範運營報告(2022年度)》
車聯網建設方麵,廣州將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繼續深化車聯網核心標準研究製定,從而構建全麵的“車-路-雲-網-圖”標準體係架構,加速推動車聯網產業創新發展。
同時,廣州將持續總結建設經驗,聚焦場地環境建設、基礎環境建設、示範運營車輛準備與車載終端開發等任務,從而完成“一帶四區、區域互聯”的車聯網示範應用環境建設目標,完成1萬台智能網聯汽車裝載任務,探索驗證麵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運營服務的新商業模式。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灣財社)
標簽: 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