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雅安初产龙凤胎 今在卧龙又生龙凤胎

时间:2025-04-19 12:19:27来源: 分类:焦點


大熊貓“草草”產前出現活動量增大等妊娠行為

  17點55分,“草草”產下二仔,安初工作人員鑒別幼仔為雌性

  檢查完大熊貓幼仔後,工作人員立刻將其還給“草草”自然哺育

  育幼工作人員給“草草”二仔喂奶

  十年前,2008年,今卧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草草”在經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後,龙又被緊急轉運至雅安碧峰峽基地,生龙並在此成功產下一對龍鳳胎幼仔。曾雅

  十年後,安初2018年,产龙還是凤胎凤胎“草草”,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順利產下一對龍鳳胎幼仔,今卧成為開展野外引種項目以來,龙又首次誕生的生龙雙胞胎。

  今天下午,曾雅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傳來好消息稱:7月25日,“草草”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順利產下一對龍鳳胎幼仔。經專家初步鑒定,第一隻幼仔為雄性,體重215克,第二隻幼仔為雌性84克。

  目前,兩隻幼仔情況穩定,第一隻幼仔由“草草”親自哺育,第二隻幼仔已轉移至臥龍神樹坪基地,由大熊貓專家進行人工育幼。這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繼2017年野外引種實驗大熊貓成功產仔後,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功。

  說起這個“英雄”媽媽,還得從2002年開始說起。2002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從野外救助回來一隻雌性大熊貓,並取名為“草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臥龍核桃坪基地受損嚴重,“草草”與其它40多隻大熊貓分批次被安全轉運到雅安碧峰峽基地,當年初產的“草草”便在雅安碧峰峽基地成功產下一對龍鳳胎。

  2010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重啟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工作,“草草”與3隻配種後的雌性大熊貓,從雅安碧峰峽基地轉運至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同年8月3日,“草草”在野化培訓基地順利產下兒子“淘淘”。值得一提的是,“草草”的兒子“淘淘”和女兒“華嬌”還先後於2012年和2015年在我市石棉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功放歸山林。

  2016年底,為增加圈養大熊貓遺傳多樣性,提升圈養大熊貓種群活力,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率先啟動了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研究工作。經過專家論證,來自野外並有多次野化培訓經驗的“草草”成為圈養大熊貓野外引種的首例而個體,引種地為臥龍“五一棚”區域。

  2017年3月1日,“草草”正式從臥龍核桃坪基地轉移到“五一棚”野外,並於7月31日淩晨2點17分,順利產下一隻216克的雌性幼仔。

  今年2月12日,“草草”再次從臥龍核桃坪基地轉移到“五一棚”區域,正式開啟2018年大熊貓野外引種實驗。3月18日“草草”在“五一棚”金瓜樹溝區域,兩次成功與野生雄性大熊貓完成自然交配。根據音頻項圈記錄,交配時長持續16分18秒。6月25日,“草草”出現減食、活動量加大等妊娠行為,科研人員據此判斷,“草草”將在7月底產仔。

  從6月24日開始,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工作人員24小時日夜堅守,在一個月後,終於等到了龍鳳胎的誕生。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康君(圖片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