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灾后重建有远见

时间:2025-04-20 19:21:28来源: 分类:知識

  “離國道351線200多米、旬老離進入蘆山縣城的人灾快速通道百餘米、離林業產業園不足200米,后重當地流動人口至少數千人,旬老三五年後,人灾我們這裏就是后重‘黃金地帶’……”說這話的是蘆山縣思延鄉草坪村街子口組年近八旬的俞洪祥。正是旬老這樣的遠見卓識,在重建家園中,人灾老人向兒子灌輸商業思維,后重改修建純住房為修商住兩用房,旬老為今後發展做準備。人灾

  在投資超過家庭承受能力的后重情況下,為盡快把新房修起來,旬老俞洪祥悉數拿出積攢的人灾“私房錢”,並向家人表態:自己用退休工資包攬家庭開支,后重讓兒子、兒媳安心在外掙錢。

  瞄準商機

  老人主張建商住房

  俞洪祥的新家在蘆山縣思延鄉草坪村僑愛新村的進出大道旁邊。

  “基礎大梁底筋用的是直徑25毫米的螺紋鋼筋,澆柱用的是直徑20毫米的螺紋鋼,而且加了兩道腰梁,鋼筋用量超過民房建築標準!”正在工地忙著紮鋼筋箍的德陽建築工人黃傳勇說,這棟樓房基礎打得牢固,采用全框架結構、全商業混凝土,整棟房屋21根澆柱,從腳底到地麵,澆柱直徑超過35厘米……俞洪祥說,6間總占地270多平方米的房屋,就基礎鋼筋和首層地麵鋼筋已經超過5噸。

  說起建房,俞洪祥很激動。“修房子要把眼光放長遠,要注入商業思維。”老人年近八旬,但商業意識卻很強。俞洪祥家的老房子離新修的國道351線200多米、離進入蘆山縣城的快速通道百餘米、離蘆山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林業產業園不足200米,並且緊挨草坪村僑愛新村。這些項目建成後,流動人員將有數千人之多,兩三年後,這裏就是“黃金口岸”,商機無限。

  修房前,一家人召開坐談會,俞洪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子餘萬亭,建房不光解決住宿,要認準本地優勢,著眼未來,抓住重建機會,建一棟商住房,發展家庭經濟。在家庭會上,俞洪祥的想法全票通過。

  資金不足

  老人傾其所有支援

  “我吃過經商的甜頭!”20多年前,俞洪祥因病退休回到村裏。當年,草坪村還沒有商店。俞洪祥瞄準商機,發揮房多地盤寬的優勢,辦起經銷店,從事商品批發兼零售生意。他到雅安和成都批發貨物回家銷售,一個月能賺上千元。等開經銷店的人多後,俞洪祥又兼營生產資料。

  經過預算,修房需要花費近70萬元。“先借錢修,以後再慢慢還!”老人算了一筆賬,兒子和媳婦每月收入上萬元,債務要不了幾年就能還清。為支持兒子修房,俞洪祥除拿出所有積蓄外,還用每月退休工資負責家庭開支,讓兒子和媳婦專心在外掙錢。

  3月22日,新房破土動工。在建築單價上,俞洪祥沒與施工隊討價還價,但前提是必須保證建築質量。為此,雙方簽訂了合同,每個工序都有質量要求,老人按合同約定嚴查質量。

  采訪當天,來自德陽的施工人員正在紮底層鋼筋,老伴雷述珍正拿著磚刀剔磚,她說,能用的材料盡量用上,節約一點是一點。俞洪祥家的新房主體工程預計八九月完工。

  記者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