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峡生态动物园 投资6000万元 改善动物生居环境

时间:2025-04-21 01:04:54来源: 分类:娛樂

與動物親密接觸

 

  從2009年至今,碧峰碧峰峽生態動物園投入6000餘萬元改善動物生存、峡生生活環境,态动投资提升動物福利。物园万元

  18日,改善記者走進碧峰峽生態動物園看見,动物在原生態場館動物群居、生居生活舒適、环境活動自如……

  場館擴大30-40倍

  剛走進和諧家園場館,碧峰毛驢、峡生梅花鹿、态动投资羊駝、物园万元天鵝等動物便大搖大擺地向遊客走來。改善不同的动物動物聚在一起,吃著遊客遞過的生居紅蘿卜。

  和諧家園是由原來的鹿園擴建而成。之前,動物的活動場地狹小,動物種類單一,僅有10餘隻梅花鹿擠在不足200平方米的場館中。改建過程中,碧峰峽生態動物園徹底改變早期籠養、展示理念,根據動物產地,營造(人造)草原、森林、濕地、山林、溪穀等自然環境,盡力還原動物野外生活環境,避免生硬的鋼筋水泥,體現生態、宜居概念。

  從和諧家園到獸舍有約200米距離,途中有休閑遊道、溪水、涼亭。每天上午10點半左右,動物便從獸舍漫步到和諧家園。在和諧家園,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下午4點半,動物又返回獸舍,結束一天的“工作”。

  “我們從改善動物生存生活環境入手,對動物樂園、二號場、和諧家園、五豹園、猴山鳥林等多處老式場館、展示場和獸舍進行升級改建。改建之後的場館與原來的老場館相比,麵積增加30-40倍,很大程度滿足了動物的活動需求。”碧峰峽生態動物園副園長孫鴻雁說。

  動物數量不斷增多

  在花果山動物場館,為了滿足猴子攀爬、愛動的生活習性,動物園在改建中將吊繩、秋千、瀑布、爬梯、假樹等適應動物活動習慣的“玩具”造得栩栩如生。在假樹之上,一隻母猴懷抱一隻幼猴坐在樹枝上,一隻公猴站在它的身邊,細心地幫它逮著跳蚤。

  遊道上專門為遊客設置了投食點,讓遊客與動物進行互動,拉近人與動物的距離;在五豹園,曾經的鐵籠變成了雙層的防彈玻璃,內部的石頭、樹木、蘑菇讓整個場館接近自然環境,老虎和豹子漫步在山石之間。

  由於生居條件的改變,增加了動物的繁殖能力,猴園的16隻猴子如今發展到60多隻。

  2012年,碧峰峽動物園又通過交換、引進等方式,增加動物130頭(隻),花費300餘萬元引進山魈、鸚鵡、河馬、環尾狐猴、阿拉伯狒狒等一二類動物品種,豐富了動物園展示品種。

  動物生命受到尊重

  在動物樂園旁邊的樹林裏,一塊動物墓地的墓碑上刻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們的朋友——碧峰峽生態動物園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安息之地。”墓地中埋葬的是東北虎阿龍。

  2000年9月12日,阿龍從上海野生動物園引進,是碧峰峽生態動物園的第一批東北虎之一,見證了碧峰峽生態動物園的發展,繁育了東北虎20餘隻,為碧峰峽生態動物園做出了重大貢獻。2010年10月2日,阿龍不幸年老病逝於碧峰峽生態動物園虎山。“阿龍死後,動物園還專門為它舉行了葬禮。”孫鴻雁說。為了紀念阿龍和為動物園做出貢獻的動物們,碧峰峽生態動物園專門為其設置了一塊墓地,並在旁邊建設了即將滅絕和已經滅絕的動物簡介牌,上有圖案——一把獵槍被一隻大手擰成了麻花。墓地前是愛護動物的紀念牆,許多名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案在上麵清晰可見。

  在動物園裏,曾經的雜食館、鹿園、猴山竺等名稱已經改換,取而代之的是動物樂園、和諧家園、花果山等。“通過對場館的更名,也體現對動物的尊敬,特別是突出對動物生命的尊重。”孫鴻雁說。

  在動物樂園,一隻在2000年獲得救助的岩羊,趴在草叢中咀嚼青草——它,已經在這個幸福家園生活了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