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張炳智: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病學分會(CPA)會員,关注國家三級心理谘詢師,心理中級心理治療師,健康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主任。正确症2004 年畢業於瀘州醫學院,认知從事心理健康診療近20 年,抑郁長期堅持進行地震災區心理輔導工作。关注2014 年至2016 年連續三年參加了中國-挪威精神衛生人權與倫理培訓班,心理2014 年9 月至2015 年2 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修學習,健康長期致力於精神疾病、正确症心理學研究,认知撰寫了多篇心理學、抑郁精神病學論文,关注並在國家級、心理省級期刊上公開發表,健康對精神疾病、心理障礙、焦慮障礙、抑鬱障礙、睡眠障礙的診治有獨到之處。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我市抑鬱症患病率在3%左右,近年來呈增長趨勢。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近年來,抑鬱症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抑鬱症是最能摧殘和消磨人類意誌的疾病,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抑鬱症作為常見精神疾病的一種,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10日,記者從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雅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雅安市精神病醫院)心理醫學中心獲悉,我市抑鬱症患病率在3%左右,呈逐年增長趨勢,同樣不容樂觀,不少市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很多人患上抑鬱症而不自知。對此,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主任張炳智對抑鬱症進行了專業的解釋和相關的指導,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正確認知和預防抑鬱症,遠離精神疾病。 抑鬱症現狀 呈增長趨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我國抑鬱症患者呈增長趨勢,我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張炳智告訴記者,《中國抑鬱症防治指南》指出,90年代我國的抑鬱症發病率不到1%,2000年後便呈增長趨勢,2013年我國的調研數據顯示發病率達到了3%以上,最近兩年也成增長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也指出,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就雅安的臨床接診情況來看也不容樂觀,近年來接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同國家統計數據水平相當,大約為每百人有3人患抑鬱症,且患病率呈增長趨勢。 張炳智介紹,抑鬱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患者自殺。在我市,一些抑鬱症患者由於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拒絕就醫,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目前,在我市至少有10例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因為拒絕就醫或沒有及時就醫,而導致不良後果的發生,某些重症抑鬱症患者發生了跳樓等自殺悲劇。” 張炳智呼籲:對抑鬱症,需要大眾更多的關注和了解。 抑鬱症成因 患者麵臨三個主要問題 為何抑鬱症發病率高,且容易造成不良後果?張炳智說,就當下的發病率而言,一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致,二是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存在不少誤區。 就我市的臨床情況來看,患者不自知、漏診和誤診、避諱就醫,是我市抑鬱症患者麵臨的三個最主要問題。 〖抑鬱症易發年齡段〗張炳智坦言,抑鬱症在各個年齡段都有,通常20至30歲起初發病,並高發於中年,患者大多受到持續的社會壓力、慢性刺激所誘發。不過,導致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神經可塑性遭到破壞、心理社會環境因素、人格因素、兒童期的經曆和軀體因素等。另外,抑鬱症的種類也很多,有內源性、焦慮性、混合型、非典型、孕產性等。 〖防治抑鬱症麵臨麻煩〗抑鬱症最麻煩的是,很多患者患病後不能自知。因為,當出現抑鬱、焦慮和失眠等症狀時,很多人認為不過是一般的情緒低落,自我開解就行了,或者將其當作軀體疾病進行檢查和治療,結果延誤了對病情的控製和治療。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不自知導致的“漏診和誤診”。張炳智說,由於抑鬱症的種類很多,臨床征兆也具有隱匿性、不好分辨,通常抑鬱症患者會出現心慌、胸悶、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不適和全身疼痛、四肢乏力、失眠等症狀。在這些症狀下,患者很難自知自己患了抑鬱症,即便是到醫院就診,也會選擇到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科室就診。這樣的狀況下,患者到醫院對不適部位的軀體進行檢查,是查不出問題的,患者很容易被“漏診和誤診”。一些患者會因為就診方向的錯誤,而導致越治越治療不好,耽誤了對症治療,加重了病情,甚至還沒有找出病因就已支撐不下去,最終導致不良後果。 〖患者不必有病恥感〗張炳智表示,由於抑鬱症屬於心理問題疾病,因而,一些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病恥感,避諱就醫,不願意到醫院接受治療,這部分患者也很容易因耽誤對症治療而造成不良後果。 就我市目前的抑鬱症患者就診情況,張炳智分析認為,一般症狀的抑鬱症患者,很多都沒有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不少患者是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被醫生發現後才轉入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市民對抑鬱症的認知基本為“零”,很多人認為有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這樣的認知是非常片麵的。 抑鬱症可治愈 臨床治愈率可達99% “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並且早治早愈。”張炳智表示,抑鬱症可防可治,而且絕大部分的治愈效果良好,及早發現及早治愈,臨床治愈率基本上可以達到99%,但久拖不治則會導致走上自殺等絕路。 〖防抑鬱症“漏診和誤診”〗當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減退、活力下降、思維變得遲緩、伴有焦慮、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及各種軀體的不適症狀,如頭暈、胸悶、心慌、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等各種軀體不良反應,且到其它醫院去檢查基本檢查不出問題的,比如胸悶、心慌做心電圖檢查是正常的,頭暈做腦CT檢查是正常的。若出現上述情況時,市民可考慮到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防止抑鬱症的“漏診和誤診”。 市民如果出現不良心理狀態,且過於嚴重或長時間自我調節不過來,也應找心理醫生進行診治。當出現情緒紊亂、睡眠障礙、經常處於孤獨封閉、敵對、自卑、顧慮、誤會或不善與人相處等狀態時,都屬於不良心理狀態,也需要進行相應診療。張炳智特別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的一些症狀,不要顧忌太多,理應到專業的精神科醫院就診。 〖“準媽媽”們不必擔憂〗另外,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產婦增多,產後抑鬱的概率會增加。為此,張炳智提醒“準媽媽”們,產後抑鬱症比較容易治愈,不必擔憂。“產後抑鬱,主要是正常生產後體內激素變化所誘發的內環境改變而造成的不適應症,通常隨著產婦機體各項功能的恢複,很多人是能夠自愈的,隻需要家人多給予關愛。同時,患者如果能夠自己學會調節,基本上不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自己就可以調節恢複過來。但如果產婦症狀特別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 張炳智表示,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人群是亞健康抑鬱症,通常是因為某一件事,或某個狀況的發生,而導致的情緒低落,專業上稱為“抑鬱狀態”,這類人群隻需及時調節心態即可,不必驚慌害怕。 【科室介紹】 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是該院的特色專科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以精神疾病診治為主的精神專科,至今已創建65年,承擔著我市、甘孜、阿壩等周邊地區近500萬人口的精神疾病服務工作。 中心擁有一批知名的精神科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醫德高尚、醫風淳樸、臨床經驗豐富,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承擔著急危重症和疑難精神疾病患者的診療工作。現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5人、初級14人、心理谘詢師7人、心理治療師5人。 中心由精神科住院部、門診部和心理谘詢中心組成。其中,精神科住院部設有男、女獨立病區及身心障礙病區、物質依賴病區、心理障礙等六個病區,現有病床400張,每個封閉治療病區各設有急性期病房20張。病房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擁有各自獨立的治療室、監護室、隔離室、配餐室、飯堂,以及寬闊的活動場所。 目前,中心收治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為主,收治軀體疾病所伴發或所致的精神障礙、心境障礙(躁狂症、抑鬱症、雙相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人格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物質依賴、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等)和各種神經症。 中心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指導,通過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工娛治療、作業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社會功能訓練等綜合療法,為廣大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患者精神康複、心理健康、重返社會,深得患者和家屬的認可和信賴。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高菲菲
【專家簡介】
張炳智: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病學分會(CPA)會員,关注國家三級心理谘詢師,心理中級心理治療師,健康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主任。正确症2004 年畢業於瀘州醫學院,认知從事心理健康診療近20 年,抑郁長期堅持進行地震災區心理輔導工作。关注2014 年至2016 年連續三年參加了中國-挪威精神衛生人權與倫理培訓班,心理2014 年9 月至2015 年2 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修學習,健康長期致力於精神疾病、正确症心理學研究,认知撰寫了多篇心理學、抑郁精神病學論文,关注並在國家級、心理省級期刊上公開發表,健康對精神疾病、心理障礙、焦慮障礙、抑鬱障礙、睡眠障礙的診治有獨到之處。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我市抑鬱症患病率在3%左右,近年來呈增長趨勢。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近年來,抑鬱症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抑鬱症是最能摧殘和消磨人類意誌的疾病,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抑鬱症作為常見精神疾病的一種,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10日,記者從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雅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雅安市精神病醫院)心理醫學中心獲悉,我市抑鬱症患病率在3%左右,呈逐年增長趨勢,同樣不容樂觀,不少市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很多人患上抑鬱症而不自知。對此,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主任張炳智對抑鬱症進行了專業的解釋和相關的指導,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正確認知和預防抑鬱症,遠離精神疾病。
抑鬱症現狀
呈增長趨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我國抑鬱症患者呈增長趨勢,我市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張炳智告訴記者,《中國抑鬱症防治指南》指出,90年代我國的抑鬱症發病率不到1%,2000年後便呈增長趨勢,2013年我國的調研數據顯示發病率達到了3%以上,最近兩年也成增長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也指出,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就雅安的臨床接診情況來看也不容樂觀,近年來接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同國家統計數據水平相當,大約為每百人有3人患抑鬱症,且患病率呈增長趨勢。
張炳智介紹,抑鬱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患者自殺。在我市,一些抑鬱症患者由於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拒絕就醫,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目前,在我市至少有10例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因為拒絕就醫或沒有及時就醫,而導致不良後果的發生,某些重症抑鬱症患者發生了跳樓等自殺悲劇。”
張炳智呼籲:對抑鬱症,需要大眾更多的關注和了解。
抑鬱症成因
患者麵臨三個主要問題
為何抑鬱症發病率高,且容易造成不良後果?張炳智說,就當下的發病率而言,一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所致,二是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還存在不少誤區。
就我市的臨床情況來看,患者不自知、漏診和誤診、避諱就醫,是我市抑鬱症患者麵臨的三個最主要問題。
〖抑鬱症易發年齡段〗張炳智坦言,抑鬱症在各個年齡段都有,通常20至30歲起初發病,並高發於中年,患者大多受到持續的社會壓力、慢性刺激所誘發。不過,導致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神經可塑性遭到破壞、心理社會環境因素、人格因素、兒童期的經曆和軀體因素等。另外,抑鬱症的種類也很多,有內源性、焦慮性、混合型、非典型、孕產性等。
〖防治抑鬱症麵臨麻煩〗抑鬱症最麻煩的是,很多患者患病後不能自知。因為,當出現抑鬱、焦慮和失眠等症狀時,很多人認為不過是一般的情緒低落,自我開解就行了,或者將其當作軀體疾病進行檢查和治療,結果延誤了對病情的控製和治療。
最典型的情況就是不自知導致的“漏診和誤診”。張炳智說,由於抑鬱症的種類很多,臨床征兆也具有隱匿性、不好分辨,通常抑鬱症患者會出現心慌、胸悶、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不適和全身疼痛、四肢乏力、失眠等症狀。在這些症狀下,患者很難自知自己患了抑鬱症,即便是到醫院就診,也會選擇到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科室就診。這樣的狀況下,患者到醫院對不適部位的軀體進行檢查,是查不出問題的,患者很容易被“漏診和誤診”。一些患者會因為就診方向的錯誤,而導致越治越治療不好,耽誤了對症治療,加重了病情,甚至還沒有找出病因就已支撐不下去,最終導致不良後果。
〖患者不必有病恥感〗張炳智表示,由於抑鬱症屬於心理問題疾病,因而,一些抑鬱症患者有強烈的病恥感,避諱就醫,不願意到醫院接受治療,這部分患者也很容易因耽誤對症治療而造成不良後果。
就我市目前的抑鬱症患者就診情況,張炳智分析認為,一般症狀的抑鬱症患者,很多都沒有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不少患者是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被醫生發現後才轉入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市民對抑鬱症的認知基本為“零”,很多人認為有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這樣的認知是非常片麵的。
抑鬱症可治愈
臨床治愈率可達99%
“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並且早治早愈。”張炳智表示,抑鬱症可防可治,而且絕大部分的治愈效果良好,及早發現及早治愈,臨床治愈率基本上可以達到99%,但久拖不治則會導致走上自殺等絕路。
〖防抑鬱症“漏診和誤診”〗當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減退、活力下降、思維變得遲緩、伴有焦慮、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及各種軀體的不適症狀,如頭暈、胸悶、心慌、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等各種軀體不良反應,且到其它醫院去檢查基本檢查不出問題的,比如胸悶、心慌做心電圖檢查是正常的,頭暈做腦CT檢查是正常的。若出現上述情況時,市民可考慮到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防止抑鬱症的“漏診和誤診”。
市民如果出現不良心理狀態,且過於嚴重或長時間自我調節不過來,也應找心理醫生進行診治。當出現情緒紊亂、睡眠障礙、經常處於孤獨封閉、敵對、自卑、顧慮、誤會或不善與人相處等狀態時,都屬於不良心理狀態,也需要進行相應診療。張炳智特別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的一些症狀,不要顧忌太多,理應到專業的精神科醫院就診。
〖“準媽媽”們不必擔憂〗另外,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產婦增多,產後抑鬱的概率會增加。為此,張炳智提醒“準媽媽”們,產後抑鬱症比較容易治愈,不必擔憂。“產後抑鬱,主要是正常生產後體內激素變化所誘發的內環境改變而造成的不適應症,通常隨著產婦機體各項功能的恢複,很多人是能夠自愈的,隻需要家人多給予關愛。同時,患者如果能夠自己學會調節,基本上不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自己就可以調節恢複過來。但如果產婦症狀特別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
張炳智表示,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人群是亞健康抑鬱症,通常是因為某一件事,或某個狀況的發生,而導致的情緒低落,專業上稱為“抑鬱狀態”,這類人群隻需及時調節心態即可,不必驚慌害怕。
【科室介紹】
雅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醫學中心是該院的特色專科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以精神疾病診治為主的精神專科,至今已創建65年,承擔著我市、甘孜、阿壩等周邊地區近500萬人口的精神疾病服務工作。
中心擁有一批知名的精神科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醫德高尚、醫風淳樸、臨床經驗豐富,長期工作在臨床第一線,承擔著急危重症和疑難精神疾病患者的診療工作。現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5人、初級14人、心理谘詢師7人、心理治療師5人。
中心由精神科住院部、門診部和心理谘詢中心組成。其中,精神科住院部設有男、女獨立病區及身心障礙病區、物質依賴病區、心理障礙等六個病區,現有病床400張,每個封閉治療病區各設有急性期病房20張。病房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擁有各自獨立的治療室、監護室、隔離室、配餐室、飯堂,以及寬闊的活動場所。
目前,中心收治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為主,收治軀體疾病所伴發或所致的精神障礙、心境障礙(躁狂症、抑鬱症、雙相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人格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物質依賴、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等)和各種神經症。
中心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指導,通過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工娛治療、作業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社會功能訓練等綜合療法,為廣大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患者精神康複、心理健康、重返社會,深得患者和家屬的認可和信賴。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高菲菲
收官不落幕!徐工服務萬裏行,時刻在路上
主演“微電影” 喻佳麗首次“觸電”
拓海·第一江岸江景房8號樓開盤
天氣冷颼颼 暖融融過冬有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