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工程管理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时间:2025-04-20 22:26:07来源: 分类:休閑

3月25日,第届第四屆國際工程管理論壇在京成功舉辦。国际工程管理功举來自國際工程行業的论坛企業高管、專家學者以及會員企業代表共600餘人齊聚一堂,京成聚焦“項目管理提質增效服務國際工程高質量發展”的第届主題,共同研討交流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前沿趨勢與實踐經驗。国际工程管理功举

在開幕致辭環節,论坛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房秋晨會長致辭表示,京成2024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再創曆史新高,第届行業發展正麵臨著綠色低碳、国际工程管理功举數智化轉型以及產業合作帶來的论坛新機遇,但同時也麵臨諸多困難挑戰,京成需要行業企業切實通過加強管理,第届不斷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国际工程管理功举助力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论坛

房秋晨會長致辭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尚潤濤副會長致辭表示,施工企業協會多年來一直與承包商會攜手合作,通過組織各種交流活動,開展行業研究與標準製定等工作,共同見證了我國工程建設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施工企業協會和承包商會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我國施工企業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尚潤濤副會長致辭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明、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重、國家油氣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竇立榮、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軍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蔣永忠、上海普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包曉春、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國際總經理李東春先後發言。

辛修明副會長主持論壇開幕式和主旨發言環節

李永明副總經理以“建築工業化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題作主旨發言,闡述了中建集團圍繞新型建築工業化所開展的“四維”驅動創新格局,並分享了中建集團圍繞新型建築工業化開展的一係列探索和實踐。未來中建集團將堅定當好新型建築工業化產業鏈主力軍,推動構建開放的產業鏈生態,持續推進中國建築產業和能力走出去。

李永明副總經理主旨演講

陳重副總經理以“國際大型複雜項目高質量履約的實踐”為題發言,他認為國際大型工程需以“服務業主需求、高質量履約、價值創造”為核心,以全麵提升ESG表現為引領,要強化項目策劃管理效能,深化科技創新和信息化賦能,夯實供應鏈建設基礎,切實發揮屬地化資源支撐作用,持續提高履約能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陳重副總經理主旨演講

竇立榮主任演講聚焦非洲油氣合作區建設,通過對創建中西非走滑構造體係理論及上下遊一體化工程成功實踐的深度剖析,全麵展示了專業技術對行業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以及探索油氣領域投資建設的新路徑。

竇立榮主任主旨演講

毛軍為副總經理在演講中全麵闡釋了工程軟件與人工智能在驅動智能建造模式創新方麵的具體應用,認為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築工業化是建築業轉型的雙引擎。智能建造離不開工業軟件特別是工程軟件的支撐。他重點介紹了中國建研院基於自主BIMBase平台發布的數十款涵蓋建築、交通、能源等領域的國產工程軟件,助力工程項目全流程的智能建造。

毛軍為副總經理主旨演講

蔣永忠副總裁在演講中詳細闡述了通訊項目管理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的創新和實踐,結合Deepseek及數字化轉型所麵臨的巨大挑戰,分享了進度、質量及成本的線下管理到線上管理的實踐轉化。

蔣永忠副總裁主旨演講

包曉春董事長分享了國際視野融合國產創新——PPE係列項目控製軟件的核心要義。他認為,項目控製涉及範圍多、戰線長、戰場遠,需要做好進度計劃、索賠防禦,形成體係化、係統化的機製,提升計劃管控能力。

包曉春董事長主旨演講

李東春總經理分享了工程機械綠色智能化解決方案在國際工程領域的創新與應用,認為工程機械的技術提升對於提高人員效率、能耗效率、安全運營管理效率和ESG綠色環保目標具有重要作用,柳工願加入工程行業智慧化、綠色轉型的運動中,助推工程管理提質增效。

李東春總經理主旨演講

在圓桌討論環節,中建國際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立新、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首席項目管理總監王宴濤、中谘工程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澹台恒華、中能建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暉、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工程管理係教授陳勇強等嘉賓圍繞“項目管理前沿探究”展開對話。上海普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平擔任主持人。

六位嘉賓的討論內容涵蓋國際工程項目履約管理、境外項目管理模式創新、全過程工程谘詢應用、供應鏈管理優化以及人工智能在合同風險分析中的實踐,為與會者帶來了豐富的行業洞察。

嘉賓研討環節

第四屆國際工程管理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我國國際工程行業搭建了項目管理專業領域的對接交流平台,更為推動國際工程管理領域的理論創新與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本屆論壇由上海普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會期兩天,其間還設置了成果發布環節、豐富的圓桌討論、專題發言及相關平行論壇,後續報道將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論壇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