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开源节流 被动存钱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时间:2025-04-20 22:38:53来源: 分类:探索

  “月光族”如何買房?开源這個問題似乎無解。很簡單,节流“月光族”不會存錢,被动掙多少花多少。存钱不過,也种如果換一種方式,生活給自己一點還貸的态度壓力,“被動存錢”也不失為“月光族”投資理財、开源購房置業的节流有效途徑。

  月月光

  錢就是被动存不起來

  在市區青衣江路某公司從事行政工作的於興華,今年26歲,存钱已經參加工作4年,也种現在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生活工資。於興華介紹,态度他剛剛大學畢業時,开源工資比較低,每月隻有1000多元,扣除房租、水電費、飲食等費用,每月毫無結餘。而他工作了1年多之後,工資有所上漲,但還是會“月月光”。“現在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了,還是覺得不夠用。”

  於興華說,工作了4年,他一直有購房計劃,隻是到現在他連一分錢都沒存下,“購房首付款也不能全靠借啊。”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於興華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會成為“月光族”,根源就是自己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記者在於興華的出租屋裏看到,一套僅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裏堆滿了各種款式的衣服、鞋帽。於興華告訴記者,他根本不會在意自己的住宿條件,每個月用在吃住方麵的消費也比較少,但他在穿著打扮方麵的消費卻不會省,占據了他收入的更大比例。

  於興華說,很多時候他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消費習慣需要改正,可是熱衷於服裝的他,每當外出逛街或者剛領工資時,內心的購物衝動便很難抑製,錢自然也存不下來。

  在我市,有些“月光族”能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欠妥,需要理性消費或更好地理財,管住自己的錢包。但和於興華一樣,到了關鍵時候,他們購物卻不會手軟,存款、繼續自然和他們無緣。

  與於興華同樣是“月光族”的劉瀟澤,是我市一家健身房的教練,每月有6000元以上的薪水,而他之所以會成為“月光族”,是由於自身的生活習慣所致。

  劉瀟澤大學時就比較喜歡唱k、泡吧,走上社會,拿到不錯的薪水,他自然不會放棄激情的夜生活。喜歡唱歌的他經常會很晚才回家,父母也沒有給他太多約束。雖然如今已經工作了兩年,但劉瀟澤卻沒什麽存款。

  先買房 給自己適當壓力

  對於劉瀟澤和於興華而言,無論是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或消費習慣,存錢都很難。而購房又是他們不得麵對的現實問題,壓力再大,都得解決。

  “我深知自己的消費習慣不好,但自己又管不住自己,主動存錢對於我來講是不可能的了,我決定采取被動存錢的方式慢慢改掉我的陋習。”於興華坦言,他已經籌到購房首付款,實施了自己的購房計劃。

  於興華說,今年上半年,他就開始關注我市的房屋銷售情況和房價走勢,經過幾個月的現場參觀、看房和查閱各種購房資料,他於近日選中了市區姚橋新城一家新建樓盤裏的兩居室小房,並交納了定金。

  麵對自己的缺點,於興華努力給自己營造了一個必須存錢的生活環境。“我覺得購房之後,適當的按揭還款壓力,會讓我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收入。”

  和於興華不同,劉瀟澤對於購房還沒有任何計劃,他還覺得現在買房有些過早。然而,劉瀟澤的父母卻不這樣想,他們知道劉瀟澤沒有想過買房。於是,劉瀟澤的父母以劉瀟澤的名義按揭貸款購買了一套兩居室的住房,讓他承擔還款責任。

  劉瀟澤告訴記者,當他父母把購房合同放在他麵前讓他簽字時,他就意識到,自己以後的生活不能毫無規律,也不能像以前那麽消費了。“當時我沒搞清楚什麽狀況,迷迷糊糊就簽了購房合同和按揭貸款合同。”

  劉瀟澤說,事後想想,他還是能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對他平時的生活很少過問,但隻要求他一點,就是生活要有規劃,對未來不能毫無頭緒。

  要麽提前置業購房,要麽“施壓”存錢。對於“月光族”而言,無論是主動給自己施壓,還是外界被動施壓,都是一種給自己製造存錢機會的不錯選擇。

  會節流 按揭也不當“房奴”

  談及“月光族”,很多人會覺得是個人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不良所致。然而,在我市,一些購了房、買了車,生活有規律的市民也加入到了“月光族”的隊伍當中。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月光族”是被動的。每月的按揭貸款、水電費、物管費、生活用品等各類生活正常消費,都會將這些“月光族”每個月的工資耗盡。

  居住在市區領地·凱旋帝景小區內的黃學勤,今年初就已經入住。剛剛購房不久的他,現在每個月都背負著還款壓力。

  黃學勤說,他去年以單價5000多元/平方米、總價50多萬元的價格按揭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可是,由於他當初購房時,沒有對自己的工資水平進行仔細核算,也沒有深思熟慮,就斷然地支付了三成首付,其餘七成房款辦理了10年的按揭貸款年限。

  雖然黃學勤和愛人共同承擔每月的按揭,但是由於購房之初的大意,導致他們每月的還款額度占據了實際總收入的60%以上,使他們淪落為“月光家庭”。

  在不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又為了能更大力度地省錢,黃學勤開始向父母“伸手”。他把父母家裏多出來的家具、電器等轉移到自己的新房中,甚至連一些鍋碗瓢盆等小件的生活用品也舍搬到新房中使用。“這的確為我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而且也讓家裏堆的‘廢物’得到有效利用。”

  在黃學勤的新房裏,記者看到這裏擺設的每一件用品幾乎都是舊物,就像是從二手市場裏淘來的一樣,但是每一件都擦拭得幹幹淨淨。置業讓黃學勤明白生活需要開源,更需要節流。他告訴記者,即使每月的還款壓力很大,他也不願被房貸“綁架”,成為“房奴”。

  黃學勤說,他不會向自己的父母伸手要錢,但是家裏一些舊的生活用品,他有需要就會利用。必須用錢的地方他不會小氣,能夠節省的他也會盡量節省。“開源的生活自然闊綽,但節流的生活也一樣很精彩。”

  記者 王星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