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 做好本职工作 服务广大群众

时间:2025-04-20 23:17:49来源: 分类:百科

  正值三伏天,高温工作广持續的坚守高溫悶熱天氣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來說都是一場考驗。無論是做好長期忙碌在電力維護一線的電力工人,或是本职穿梭於各大街道的快遞員,又或是服务與火共“舞”的廚師……他們不顧烈日,每天堅持在高溫下工作,群众站好崗,高温工作广為廣大市民服好務,坚守攜手共創美好生活。做好在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範市的本职目標下,作為最基層的服务勞動者,他們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充滿信心。群众


  電力工人

  保障設備安全  守護萬家燈火

梅誌洪

  13日下午2時左右,國網四川雅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元公司變電一次檢修(安裝)班班長梅誌洪來到滎經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花灘電站,坚守對即將進行升級改造的做好電力設備進行現場查勘,以便之後對該電站的油壓裝置係統進行升級換代。

  檢查配件、查看型號、登記……一來到電站主廠房,梅誌洪就開始了工作,絲毫沒有受到機器運轉聲以及高溫的影響。廠房雖然能夠遮陽,但在這個有一半封閉的空間內,溫度遠高於戶外,而他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一直忙著手上的工作,沒有絲毫懈怠。

  “作為一線電力工人,和高溫‘戰鬥’早已成了常態。”梅誌洪說,他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是對電力設備進行安裝、檢修、維護以及技改等,而電力設備經過暴曬加上自身運行產生的溫度,一些設備的表麵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有時他們需要在這樣的高溫下工作三四個小時,隻為了提前消除隱患,確保高溫天氣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保障電力供應。

  1個多小時後,梅誌洪完成設備查勘,他和同事們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直到此時,他也終於能夠到廠房外休息,借著熱風把衣服吹幹。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桃月

【我對發展有信心】

  梅誌洪:“我們的職責是守護好千家萬戶的燈火。如今,隨著電力設備不斷升級換代,電力故障等影響市民正常用電的情況越來越少,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有序供電。”


  快遞員

  與時間賽跑  便捷千萬人

李嶽華

  高溫下,當我們坐在空調房一邊享受清涼,一邊愜意地在網上購物時,快遞員卻頂著烈日,穿行於大街小巷,將一個個包裹、一封封郵件及時送到市民手中。

  13日中午12點20分,快遞員李嶽華在市區萬達廣場前等候取件的客戶。熱浪一陣陣襲來,汗水早已流過他的脖頸。

  “每天早上將快遞分揀完就已經汗流浹背了。”李嶽華說,他每天早上都要到公司倉庫將負責片區的快遞找出來,這個過程就要幾個小時,然後才整理裝車開始派送。

  一年四季中,李嶽華和同事們最怕夏天,天氣太熱、雨水太多,不利於配送。“這樣的高溫天氣,一直奔波在路上,身體還真的吃不消。如果遇上雨天,還要擔心包裹遇水。”李嶽華一邊喝水一邊用毛巾擦汗,“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配送,一直到晚上7點左右。一天下來能派送兩百餘個包裹。”

  “中午稍微休息一下,馬上就要開始派送下午的包裹。這是我今天的第4瓶水了。”李嶽華說,他每天要在熱浪中奔波十幾個小時,衣服是濕了又幹,幹了又濕。

  待客戶取件後,李嶽華騎著車,迎著熱浪,又奔向了下一個目的地。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鄭瑤

【我對發展有信心】

  李嶽華:“快遞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少偏遠鄉鎮都有快遞網點,市民購物也更方便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信大家以後等待包裹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廚師

  汗水送自己  美味給顧客

汪萬趙

  三伏天,有這樣一群人,雖然沒有身處烈日之下,但仍然與高溫相伴,他們就是爐火旁的堅守者——餐館廚師。今年39歲的汪萬趙就是其中一員,從事餐飲服務多年的他在雨城區張家山路經營一家飯館,在酷熱難耐的天氣裏,他仍然守著爐灶給大家烹飪美食。

  12日上午10時許,雖然還未到用餐時間,汪萬趙就已來到餐館後廚忙碌起來,切菜、備菜、熬湯底等,窄小的後廚在兩個爐灶同時作業的情況下,溫度一下就升高了,熱氣迎麵而來。

  “現在的溫度還不算什麽,等會兒上生意後,真正的‘烤驗’才開始。”汪萬趙的話音未落,就接到了訂單,開火、放油、翻炒,一道簡單的家常小炒,雖然隻花費了五六分鍾,但後廚溫度驟升,汗水順著他的臉頰不斷往下流。

  隨著午餐時間臨近,店裏的客人也慢慢增加,後廚的溫度也越來越高。

  “就餐高峰期,我一開火就基本停不下來,衣服、帽子都會被汗水濕透。”汪萬趙說,他的餐館小,後廚沒有空調等設備,再熱也要先把客人的菜品做完。

  汪萬趙和妻子一起經營餐館已經6年,平時除了在後廚炒菜,他有時也會頂著烈日外出送餐。對汪萬趙來說,自己烹飪的食物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歡,還可以讓維持一家人生活的餐館經營下去,也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桃月

  【我對發展有信心】

  汪萬趙:“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餐飲服務行業在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我相信以後餐飲服務行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讓大家從美食和優質服務中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