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集团重组方案落地,旗下ST宏图连续涨停、南京新百却两连跌

时间:2025-04-21 04:16:04来源: 分类:焦點

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獲通過後,胞集百其控股的团重图连停南兩家A股上市公司卻被投資者給予不同待遇。

12月2日,组方ST宏圖(600122.SH)再收漲停板,案落漲5.14%至1.84元/股;南京新百(600682.SH)卻再跌1.7%至12.16元/股。地旗跌此前一日(12月1日),下S续涨在ST宏圖漲停的京新同時,南京新百甚至一度觸及跌停板,两连當日股價大跌9.84%。胞集百

11月30日,团重图连停南三胞集團創始人袁亞非以個人公開信形式宣布,组方金融債委會確認三胞協議重組已正式獲債權人近90%的案落高票通過。這就意味著,地旗跌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即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下S续涨據悉,京新這是國內首單大型民營企業協議重組案例。

同日,ST宏圖、南京新百均表示,“本次控股股東的重組計劃表決通過暫不會對公司目前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等待三年多,涉600億債務重組方案獲通過

作為江蘇省大型民營企業,三胞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以信息化為特征,以現代服務業為基礎,新健康與新消費兩大主業協同發展的大型跨國民營企業集團。

2004年,三胞集團以低於市場價的3.4元/股、總價2.6億元,入主陷入危機的南京上市國企宏圖高科(即ST宏圖),曲線登陸A股;隨後2011年,三胞集團又入主另一家南京國有上市公司南京新百。

截至目前,三胞集團分別持有ST宏圖21.45%和南京新百35.99%股權。

此外,2014年開始,三胞集團收購了以色列最大的居家養老護理公司Natali、英國最老牌皇家百貨HouseofFraser、美國最大新奇特產品連鎖Brookstone、美國生物製藥公司Dendreon等國際知名公司,同時其在國內收購通訊連鎖公司樂語通訊、“中國B2C第一股”—麥考林(目前已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著名團購網站拉手網、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等等。據不完全統計,三胞集團這幾年在國內外的收購累計耗資超過300億元。

連續並購後,到2014年年底,三胞集團宣稱,其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以信息化為特征,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集金融投資、商貿流通、信息服務、健康醫療、地產開發五大板塊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2016年,三胞集團總資產突破1200億元,年銷售1300億元;創始人袁亞非以400億元身家登陸胡潤百富榜並排名第32位。2017年,袁亞非財富升至470億元。

然而,無限風光背後,是沉重的債務壓力以及商譽負擔。2017年末三胞集團合並總資產880億元,其中商譽超過160億元。另據公開數據,截至2018年9月30日,三胞集團資產總計779億元,負債504億元。

2018年6月,三胞集團對雨潤集團的5.5億元擔保逾期;7月,一項融資主體為三胞集團的資管計劃到期無法全部兌付,5580萬元發生實質違約。這隨後引發了三胞集團係統性的流動性危機。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胞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的金融有息負債規模合計超過700億元,扣除南京新百、ST宏圖兩家未納入本次重組的公司負債後,三胞集團在當前重組計劃項下需解決的金融有息負債總額為624.49億元。

在11月30日發布的公開信中,袁亞非坦陳,“我們被成績衝昏了頭腦,盲目多元化擴張,如果不是中央及時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去杠杆’,我們很可能會在自我膨脹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喪失重組重生的機會。”

重組方案顯示,三胞集團將不對債權本金進行調整,債權本金將全部納入“留債清償本金”。並將清理處置留存業務資產白名單以外的非主營業務資產,該等資產處置所得款項或資產價值將全部用於清償債務,實現債務削減;同時其將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盤活主業優質資產,其中戰投作為資金紓困方提供相應紓困資金,企業按照重組計劃逐步完成各項償債工作。據此,2019年攜百億資金入場的中國信達資產和2020年12月底戰投80億元的中國華融資產是三胞集團此次債務重組獲得通過的重要原因。

ST宏圖連續漲停、南京新百卻暴跌,為什麽?

袁亞非在公開信中透露,將“集中精力做強做專生物健康產業”。

這正是南京新百當前最主要的業務。該公司布局山東省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研發腫瘤細胞免疫產品的美國生物醫療公司Dendreon運營公司世鼎香港與上海丹瑞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南京新百旗下健康養老板塊的業務公司分別是綜合養老服務型企業安康通,以及擁有以色列Natali、A.S.Nursing、Natali(中國)等資產的投資控股平台三胞國際。

盡管聲稱控股股東債務重組“與己無關”,ST宏圖、南京新百近年來的經營情況卻受到影響。

從股價來看,南京新百曾從2018年6月21日起連續收獲8個跌停板,股價從6月21日開盤價35.21元/股持續走低至同年7月2日收盤的14.8元/股,跌幅近六成;此後其股價又於2020年4月28日跌至7.79元/股,創上市以來的最低價,較2018年6月21日開盤價跌77.88%。

ST宏圖自2018年6月15日起以重大資產重組名義持續停牌,到同年11月2日才複牌,複牌後立馬“補”了4個跌停板,股價從停牌前的7.45元/股大跌至4.85元/股,跌幅約34.9%。進入2021年,ST宏圖股價繼續拉低,一季度曾陸續有19個交易日跌破1元/股“強製退市”紅線,其中2月1日至2月10日曾連續8個交易日跌破1元/股。

從業績表現來看,ST宏圖業績繼續走低,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月-9月,該公司分別虧損20.34億元、27.35億元、22.16億元、2.81億元,累計虧損額達72.66億元。期間,ST宏圖曾因連續虧損於2020年4月一度淪為“*ST宏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隨後,盡管該公司在新規後解除強製退市風險,卻仍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圖片來源:Wind

南京新百的業績則有所緩解。2018年,南京新百曾虧損8.86億元;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月,該公司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6.87億元、7.52億元、8.84億元。

今年上半年,南京新百旗下醫藥製造業務涉及營收9.58億元,同比增8.97%;旗下健康養老業務帶來營收8.76億元,同比增長19.76%;涉及傳統商業業務收入3.17億元。

圖片來源:Wind

目前來看,盡管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獲得通過,兩家上市公司自身的風險還有待解決。

2021年8月18日,ST宏圖披露,公司持有的江蘇銀行1億股已被凍結,處於輪候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4億股;公司持有的華泰證券1.23億股已被凍結,處於輪候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4.92億股;公司持有的富通電科3311.65萬股已被凍結,處於輪候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1.77億股;公司持有的宏圖三胞、北京匡時100%股權已被凍結;公司的貨幣資金1.67億元已被凍結。

2018年8月2日,南京新百披露,控股股東三胞集團自2018年8月2日被凍結的所持公司303,743,775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2.56%,占三胞集團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的62.69%)被繼續凍結,凍結到期日延至2024年7月19日。

此外,因公司治理違規行為,ST宏圖、南京新百數次遭監管部門關注甚至處罰。

2020年12月30日,因控股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袁亞非、時任南京新百董事兼總經理王彤焱、時任財務總監兼副總經理潘利建等上交所通報批評。據悉,在袁亞非任南京新百董事長期間,2019年5月7日,公司披露與南京三胞醫療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的收購資產暨關聯交易公告;但此前4月29日,公司在上述收購未經董事會審議的情況下,即向南京三胞醫療支付首期款項5000萬元,違反相關規定,也未披露首期款項支付情況。

2019年7月、2020年8月,ST宏圖因業績預告、收購資產事宜、債務融資工具等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數次遭證監會、上交所等監管部門處罰,時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鄢克亞、時任副總裁兼董秘陳軍、時任財務總監宋榮榮遭監管公開譴責或通報批評。